|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国内快报 >> 资讯正文 | ![]() ![]() |
|
||||||||
圆明园防渗工程环评:34天后的N种可能 | ||||||||
作者:张有义 资讯来源:法制早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5-16 | ||||||||
处于两难的环保总局:不指定环评机构,似无人敢出头承担环评;强行指定环评机构,目前又没有相关法律法规上的依据。环保总局虽已给圆明园管理处下了提交环评报告的“最后通牒”,却无奈依旧—— -有关单位不敢承担圆明园环评责任,环保总局火了——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日前点名批评不敢承担社会责任的北京师范大学所属的环评单位,并提出进一步改革环评单位资质管理办法,拟对环境影响评价行业进行全面整顿。 -有关专家指出,环评是对环境质量的科学评估,追求的是精确。合格就是合格,不合格就是不合格。决不能“三心二意”。 -打假名人郭振清:“再要这么拖下去,我就去把圆明园铺好的防渗膜捅个窟窿,让老天爷下雨去滋润这可怜的遗址。” □本报记者 张有义 2005年5月10日,根据4月份的听证会,国家环保总局向圆明园管理处下达了限期40天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通知。时至今日还有三十余天,有能力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单位,还是没有敢伸头的。 “我再等34天,看看是否会有一个让所有关注‘圆明园事件’的人都满意的结论,否则,我依旧会坚持提起公益诉讼的主张。”打假名人郭振清还是那样执著。 在这种情况下,从大体上分析,三十余天后对于圆明园管理处会有两种可能的处境,一是进行评价,二是没有进行评价。在这两种可能的处境下,又有若干细化的可能——包括郭振清可能的公益诉讼。 获得评价后的N种可能 如果在这三十余天的时间内,由一家有资质的环境评价单位,为圆明园的防渗工程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估,其结果无非两类:该工程符合环保要求,或者该工程将破坏圆明园的生态结构,影响这一地域内的环境。 按照前者的结论,国家环保总局就得放水,使已经干涸多日的圆明园恢复往日的湖光水色。但这就目前情况看,首先违背了民意,接下来的事情会继续是被声讨。郭振清有可能将圆明园管理处推上被告席。此种结论最大的风险是,若干年后,如果真的应验了诸多反对防渗工程的专家意见,这真是历史的罪孽。 按照后者的结论就比较复杂: 1.圆明园管理处被罚款 首先,圆明园管理处要面对国家环保总局不低于20万的罚款,本来经营上的困难会继续加剧。 2.国家出资恢复圆明园原貌 要恢复圆明园原貌,拆除原工程,这项费用要远远大于罚款数额,甚至费用难以估量。如果圆明园管理处方面不能负担,国家不会坐视不管,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圆明园的闹剧”就是对国家资源的极大浪费。 3.相关人员被行政、刑事处理 做出圆明园改造方案的专家学者和相关管理人员,不仅会遭到公众的质疑,也会受到相关的行政处分,甚至有可能构成刑事犯罪。 另外,从自然角度而言,已经数月无水的圆明园,在事实上其生态结构已经有一定程度的破坏,那么所面临的将是,圆明园本身的生存问题。这个集历史、人文、景观于一身的神秘建筑群体还会有往日的生机吗? 没有评价的N种可能 如果三十余天后,依旧没有环境评价机构为圆明园的防渗工程进行评价,国家环保总局可能会指定相关机构环评,接下来便是常见的罚款行为。 依据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任何有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的项目,都应由具备相关资质的环评中介机构进行环评,通过主管部门审批后方可施工。对有环评资质的机构来说,对工程做出科学严谨的正确评价,是他们的法定责任和义务。但是,这项国际通行的环保监督机制,移植到中国后就发生了“变异”,“环评”报告成为任人摆布的玩偶,环境评价机构所做的工作,不过是将委托单位的委托项目包装为“合格”,然后从中收取评估费用。这是科学机构向商业者的媚俗。 依据法律规定,圆明园防渗工程应当在事前就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但他们没有这样做。所以,环保总局不管是否有评价报告和结论,都有权力对圆明园管理处进行处罚。但圆明园管理处肯定觉得委屈,甚或为环保总局的罚款处罚再次要求召开听证会,这符合行政处罚法中关于数额较大罚款,当事人请求,应当召开听证会的规定。在这种背景下,罚款行为可能会被遥遥无期的拖延。 另外一个现象是,有资质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也被席卷进这场漩涡中。 已有专家指出,环评是对环境质量的科学评估,是非常严谨的一项自然科学,追求的是精确。合格就是合格,不合格就是不合格。环评单位夹在海淀区政府和国家环保总局之间,自感左右为难,谁也不愿得罪,这不是一种科学的精神,而是一种典型的媚俗心态。 罚款和评价机构的是否“献媚”,其实还是问题的次要方面,重中之重是——圆明园防渗膜的拆与不拆的问题。要拆就必须搞评价,所以环保总局必须指定评价,但这种指定,目前没有相关法律法规上的依据。还可能的是,环保总局放宽圆明园管理处的评价期限。 国家环保总局会不会在没有评价报告的情况下,强制去拆除防渗膜呢?应该不会,我们是法治国家,罚款还可能会带来听证会的召开,何况要强制拆除呢?圆明园方面肯定更会要求召开听证会。 等不急的郭振清 欲将防渗膜捅个窟窿 郭振清急了:“这都是扯皮、拉锯战,时间被耗的越长,圆明园越饥渴,时间再长,是否拆除防渗膜已经没有意义,那时可能圆明园的生态结构就已经被破坏,甚或无法复原。”郭振清说,“再要这么拖下去,我就召集几个志愿者,现在就把圆明园铺好的防渗膜捅个窟窿,让老天爷下雨去滋润这可怜的遗址。”
|
||||||||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圆明园防渗工程过了环保关 长白山机场建设重环保 项目未经过环评 植被一时难恢 环保总局认定《无极》拍摄活 圆明园“数字重建”有望在今 守望家园:圆明园,为何如此 中国启动“国家环境友好工程 圆明园整改工程准备就绪 防渗 新京报:圆明园之争历史不能 圆明园整改仍无动静 防渗湖底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5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