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国内快报 >> 资讯正文 | ![]() ![]() |
|
||||||||
绿色GDP核算结果公布 污染损失只揭开冰山一角 | ||||||||
作者:张沉 房煜 资讯来源:经济观察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9-10 | ||||||||
本报记者 张沉 房煜 北京报道 “今天我非常激动,特意穿了西装”,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说。“我们两个是始作俑者”,并肩而坐的国家统计局局长邱晓华接着潘岳的话说。 9月7日,国家环保总局与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了《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 这是中国公布的首份绿色GDP核算结果,“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的官方,发布过正式的绿色GDP数据,我们取得了很了不起的成果。”潘岳与邱晓华这两位“始作俑者”都对这个成果表示自豪。但他们同时强调,“这个结果还是阶段性的、初步的、探索性的。” 污染结果冰山一角 这份上周发布的中国第一份“经环境污染调整的GDP核算”研究报告结果显示,2004年,中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占当年GDP的3.05%;虚拟治理成本(即,将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按照现行的治理技术和水平全部治理所需要的支出)为2874亿元,占当年GDP的1.80%。 2004年当年,国家统计局修正后的GDP增长为10.1%。 “要记住3.05%和1.80%这两个数字”,潘岳强调。但他同时解释说,3.05%并不能与传统意义的GDP数据进行简单的减法。 因为,广义上的绿色GDP不仅要从传统的GDP中扣除资源和环境耗减成本,还要扣除人文社会部分的虚数。因此被认为能够更为真实地衡量经济发展的成果。 而此次公布的结果,并没有涉及到资源损失的核算,即使环境污染核算,也没有包括生态破坏、地下水损失等内容,因此并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绿色GDP。 所以,“这个结果,只是按目前的技术水平和数据支持,仅仅计算了十项污染物的损失,就占当年GDP的3.05%,可见污染造成的损失是多么大的一个数字,算出来的只是冰山一角。”潘岳说。 除了对污染已经造成的损失的核算,此次核算结果中,还对污染物排放量和治理成本进行了核算。 结果表明,在现有治理技术水平下,要全部处理2004年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需要一次性直接投资约10800亿元,占当年GDP的6.8%左右。同时每年还需另外花费治理运行成本2874亿元(虚拟治理成本),占当年GDP的1.80%。 而中国“十五”期间5年内的环境污染总投资,仅占GDP的1.18%。 核算意义大于结果 即便是这么一个并非完整意义上的绿色GDP核算结果,也得之不易。 据说,早在2003年5月的一次会议上,相识多年的潘岳与邱晓华在相谈间对绿色GDP意义的认识一拍即合。邱晓华时任国家统计局副局长。 次年3月,国家环保总局与国家统计局启动这一项目。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与时任国家统计局局长的李德水任项目领导小组组长(如今项目领导小组组长为潘岳和国家统计局局长邱晓华)。 项目组启动后,对全国31个省市和42个行业的环境污染损失核算分析,历经两年多才得到今天的结果。 项目技术组组长、国家环保总局环境规划院总工程师王金南,当天所作的报告中透露:在造成的5118亿元损失中,东部11省占的比例较大,共计2896亿,约占总损失的55%左右;中部8省次之,损失为1332.7亿,约占25.5%;而西部12省的损失为959亿,占18%多点。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雷明教授对本报说,绿色GDP核算结果公布,实际上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上的核算问题,发布的结果是符合联合国统计署关于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体系要求的,这样就为中国公众描绘出了一幅比较完整的环境经济发展蓝图,绿色GDP将逐渐被公众接受和认知。 雷明说,国家环保总局领导已经表示要利用得到的绿色GDP核算结果,下一步制定相关的污染治理、环境税收、生态补偿、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制度等环境经济和管理政策。 同时,还要根据核算结果确定哪些部门和行业是中国能耗的“高强度区”,哪些地区是中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重灾区”。这样可以为今后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污染重点控制,提供政策依据,也有利于对各地环境污染情况进行全面掌握。 将绿色核算进行到底 尽管这次绿色GDP核算结果还只是个“半成品”,但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郑易生认为,社会在给予关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不要幻想短期内通过绿色GDP核算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由于生物的多样性等原因,不是所有的环境污染问题都容易货币化换算,所以说绿色GDP核算体系是十分复杂、艰巨的工程。”郑说。 据了解,目前在核算等方面还存在很多技术难题没有解决,同时核算法规制度还不完善,当前关于对绿色GDP核算的方法和标准、核算过程监督、结果发布等相关规章制度,都还是空白。 从国际上看,从上个世纪70年代,挪威最早开展绿色GDP核算起,在30多年间,虽然很多国家做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工作,但目前国际上基本停留在研究阶段,还没有形成真正的绿色GDP核算制度,中国核算GDP的工作因此面临挑战。 尽管如此,潘岳表示,“绿色GDP核算不能等着条件全部成熟时再动手,那就晚了!”所以两部门决定,要开展一项成熟一项,成熟一项公布一项。今后,每一到两年就要算这样一笔账。 环保总局表示下一步要完善核算方法,将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作为常规工作开展下去。环保部门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开展各方面的普查核算工作,以补充这次统计的缺憾。 另据本报了解,在2005年开始的10省市试点绿色GDP核算,目前已完成了这些地区30%工业企业和3万多户家庭的调查,预计年底核算报告可能出炉。这也将为绿色GDP核算提供一手的基础数据。 潘岳说:“这只是个起点,我们的步子永远不会停!” |
||||||||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5118亿能否终结GDP论英雄时代 潘岳:用绿色GDP支撑科学发展 "绿色GDP是如何算出来的?" 解 潘岳: 5000亿元污染损失仅是 3.05%和1.8%意味着什么? 中国首个绿色GDP报告出台背景 中国首次发布绿色GDP报告 污 “绿色GDP核算”不是完整意义 中国首次发布绿色GDP 2004年 “允许GDP负增长”透露出了什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5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