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国内快报 >> 资讯正文 | ![]() ![]() |
|
||||||||
从绿色向生态的转变 | ||||||||
作者:曹红艳 资讯来源:经济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9-12 | ||||||||
营区是军队屯兵习武的重要场所,也是军队能源资源消耗和武器装备试验与使用的主要集中地。营区环境质量的优劣,对军队战斗力的强弱具有关键性的影响。军队开展生态军营的创建活动,是军队现代化建设和适应国家整体生态环境建设形势的客观要求。 2004年8月和2005年7月,中央军委重新修订颁布《中国人民解放军环境保护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绿化条例》。2006年3月,中央军委制定颁布《中国人民解放军环境影响评价条例》。2006年7月,中央军委下发《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军队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意见》。人民解放军将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正式纳入了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由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等单位的专家以及石家庄某机械化步兵学院的有关同志参与的跨专业、多学科结合的“生态营区理论与建设模式研究”课题组,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分析了生态营区建设现实需求、现实基础、现实可能性,在总结我军开展营区绿化建设、创建园林式营院和绿色营区实践的基础上,深入系统地研究我军生态营区建设和发展的相关问题,提出了由“浅绿”的单一绿化美化向“深绿”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营区渐进的目标。如今这个课题组的理论成果已应用于全军创建生态营区的实践。 目前全军已有3所工程院校开设了环保绿化专业,20多所军事、政治院校增加了环保绿化课程。来自全军官兵的100多篇学术论文丰富了生态营区建设的实践,50多人进入生态营区建设专家库。 经过5年多的努力,人民解放军生态环境建设实现了从军队自成体系到纳入国家总体规划、从少量经费投入到国家重点投入、从局部单项治理到大规模综合治理、从建设绿色营区到创建生态营区的四大历史性跨越。 如今,45个国家的60多名驻华武官先后参观了我军生态营区,我军也有20多人次、150多名业务骨干陆续赴外参加交流和接受培训。2004年,中国首次举办了国际军事环保研讨会,55个国家的114名外军代表和我军80多名业务部门领导、专家出席了会议。国际军事环保交流也大大提升了中国军队置身生态营区建设的国际形象。 创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军事功能、居住功能和文化功能整体协调,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营区,正如总后勤部基建营房部环保绿化科训局张忍奎局长在与记者交谈时所反复强调的,这是一项新生事物和长期任务,生态营区建设不仅需要在摸索经验的基础上展开,更需要随着时代的前进创新完善,更新理念、提高标准、增强实效。“十一五”期间,解放军将再创建50个生态营区和800个绿色营区,营区建设的理念将实现由绿色到生态的根本转变。 |
||||||||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庐山生态日益恶化 牯岭百年老 敦煌: 绿洲风光美 产业养生态 微生物净化技术引来买家 公园 全国著名民间艺术家进京声援 绿色变奏曲 以“绿色”概念构建生活标准 绿色生态节能建筑——建筑的 瑞士推广绿色“汽油” 成都生态乡村旅游造就“绿色 环保总局:电子废物严重危害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5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