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国内快报 >> 资讯正文 | ![]() ![]() |
|
||||||||
香格里拉开山修路破坏生态 | ||||||||
http://www.eedu.org.cn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深圳晚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4-2 | ||||||||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70多年前,一个叫詹姆斯希尔顿的英国人,用一本书向世人揭示了秀美而神秘的香格里拉,如今,香格里拉人自己也在用发展旅游和发展经济来急切地揭开自己的面纱。在香格里拉通向四川的路上,记者看到很多石堆和修路的场景,然而生态保护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公路施工沿途采石 2001年云南中甸县正式更名为香格里拉县,近年来,游人大量涌入,公路建设滞后。不过最近记者在香格里拉采访发现,公路施工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威胁。 在香格里拉通往四川的省级公路沿线,施工正在紧张进行。村民尼玛一家人承包了一公里的路段,打地基、运石头,已经干了10几天。尼玛说:“哪里方便哪里就可以挖。” 在道路沿线,不时可以看到一个个采石场,像山体上裸露出的伤疤。 香格里拉应该是秀美神秘的,但记者在采访中却看到一幅满目创痍的景象,在海拔3700米、距离香格里拉县只有80多公里的小雪山地区,也是三江源保护区的重要部分。曾经这里应该是茂树参天,股股溪流从这里最终汇入长江。但现在河床几乎干枯,旁边是被砍伐后的树干和光秃秃的山坡。 据了解,这让人触目惊心的场景,源自1982年的一场大火。2.2万亩森林被焚毁,间接损失不可估量。20多年过去了,这里依然难以恢复生机。 ■破坏生态的代价 扎巴是香格里拉格咱乡翁上村的村民,以前靠拣松茸一年能收入七八千元,去年,由于电线断落,点起大火,一座山的森林被烧毁,现在全村人失去重要的收入来源,经济陷入窘境。 村民扎巴说:“村子前后(的树)都是我们不允许砍的,必须要保护,因为它出松茸以后就成了我们的饭碗,现在这边全部烧完了,我们(饭碗)就没有了,难过,很痛。” 据了解,当地政府今年已经对矿山、野生动物,和水资源的保护或管理进行立法,决心不再走资源消耗和破坏的老路。 “雪山上的雪融化不完,普鲁鸟就不会停止鸣叫。”这句古老的西藏谚语告诉我们,美丽的香格里拉是上天赐给人类的礼物,我们希望香格里拉能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我们希望,香格里拉成为我们心中永远的香格里拉。 ■投入不足制约生态保护 迪庆藏族自治州州委书记齐扎拉说,目前新建公路,特别是景区公路,已经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基本的前提。但部分没有作为景区规划的路段,受制于自然条件和建设成本,很难完全避免对生态的影响。当然,架高架或开隧道是最好的方式,但成本太高。“架高架的成本至少是目前修路方式的2到3倍。” 尽管山河秀美,但香格里拉还是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香格里拉地区依赖木头财政,森林曾被大量砍伐。1998年开始,香格里拉全面禁止树木砍伐,生态逐步恢复,但由于摒弃传统的资源消耗型工业化发展模式,财政收入和经济发展压力也骤增。 迪庆藏族自治州州委书记齐扎拉说:“其它地方经济发展了,你不让它发展,让它在传统产业里面,显然这是一个巨大的矛盾。”
|
||||||||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清污水,净垃圾,降硫分,保 河北将削减污水入海保护环渤 藏式节能建筑落户香格里拉 洪湖生态存三大隐患 水鸟考察 关注生态保护珠江 “人祸”造成敦煌生态恶化 以特别之为 立特别之位 保护洱海生态 做强旅游产业 群贤毕至谈生态 森林大火影响生态 造成鱼类体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7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