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国内快报 >> 资讯正文 | ![]() ![]() |
|
||||||||
中国不会过早限气体排放量 | ||||||||
http://www.eedu.org.cn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金融界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4-25 | ||||||||
据路透社取得的《全国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显示,当局承认气候暖化将对中国的生存环境产生严重后果,因为中国的农业与沿海地区都将受到极为负面的影响。 不过,报告说:“如果我们过早地负起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责任,直接的后果将是限制中国的能源与制造业,中国产品在国际甚至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将转弱。”报告认为,气候变化问题还有许多“未确定因素”,国际上限制排放量的要求因此对中国是不公平的,而且会造成经济问题。 国际能源总署(IEA)专家不久前预测,中国很可能在明年、甚至今年就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温室气体排放第一大国。这项结果比IEA稍早的预估提前了三年。IEA的预期如果成真,中国显然会受到更大压力,被要求控制排放量。 长约400页、由十多个部委专家和官员执笔的《全国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代表了中国官方首次对全球暖化议题作出回应。 另一方面,中国领导人则继续在各种场合强调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前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07年年会”开幕式做主旨演讲时说:“中国古代就有‘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的理念。为了实现发展的可持续性,中国将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将可持续发展作为重大战略,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奋斗目标。”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陈德铭同日在论坛的分组讨论中透露,中国还是要发展汽车工业,但是为了保护环境,中国将推广电动车,10年后中国的汽车总量也不会超过1亿辆。 吴邦国指出,亚洲国家都面临着解决资源环境与工业化的矛盾的相同挑战,不能继续走大量消耗资源能源的传统工业化道路;也不能为了环境资源的制约而放弃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前者走不通,后者不公正。他说,亚洲国家应该选择“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他也呼吁发达国家在技术转让、资金投入、人员培训等方面,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的帮助。 为了说明中国认真对待环境保护,吴邦国也重申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明确到2010年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05年末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目标和措施,以及中国政府加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等多项国际条约。 在论坛的分组讨论中,发改委副主任陈德铭在“亚洲如何进行合作确保能源安全?”的讨论会上回答提问时表示,中国不会重蹈西方的覆辙,大量采用高污染的小轿车。 陈德铭不认为亚洲到了2015年可能会有10亿辆汽车,他指出,中国在交通总体政策上,制定了城市内部以公共交通为主,城市之间以轨道型的城际交通为主,不是以发展小汽车为主。 他也举出中国发展汽车的环保政策,包括推广使用含有乙醇的燃料和含有生物性的材料、加大推广天然气和采用电动车。他估计到2025年,中国的小汽车不会超过1亿辆。 陈德铭说:“当然,汽车工业是一个很大的工业,我们还是要发展,而且我相信,我和在座的朋友们都会看到,未来几年,中国的小汽车还可能走向国门以外。” |
||||||||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人均二氧化炭排放量全球第一 周生贤:五大因素制约减排目标 浙江严控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 前三季度污染物排放量攀升 G 太阳能建筑:1+1>2 气候公约:工业化国家温室气 环保总局:2010年二氧化硫排放 美出台新规定降低汞排放量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7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