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国内快报 >> 资讯正文 | ![]() ![]() |
|
||||||||
深海之下难宁静 加科学家呼吁立法限制海底商业采矿 | ||||||||
http://www.eedu.org.cn 作者:杜华斌 资讯来源:科技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5-18 | ||||||||
科技日报2007年5月18日讯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生态学家约钦•哈尔法尔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日益发展的海底采矿业将给海底珍稀生物体的生存环境带来威胁。该项研究发表在18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上。 所谓“黑烟囱”,就是当海水通过裂缝渗入地壳后,溶解了大量的矿物质,其中以硫化物为主。当含有矿物质的热水出现在热液口时,与周围的冷水混合,迅速变冷,这使得许多矿物质硬化,在热液口周围逐渐形成的一种像烟囱一样的结构,这里的“烟”实际上是矿物颗粒形成的浓云雾。 许多科学家认为,海底原生环境及原生生物体是地球生命的起源。哈尔法尔说,在海底“黑烟囱”附近大量开采硫金属沉积物,将促使喜好硫的细菌以及昆虫的繁殖,对海底环境造成破坏。 目前,一个加拿大公司正计划进行世界首次海底金和铜金属的商业开采活动,开采地点定于巴布亚新几内亚附近马内斯海底盆地,这个区域由于海底火山活动形成了大量的“黑烟囱”。海底采矿将采用露天采矿方式,采收海底平面以下20米的沉积物,使用遥控操作的水下采矿切割机,并采用液压泵系统每年将200万吨矿石运上水面。虽然这些海底露天矿大约距离“黑烟囱”500米至2000米,但哈尔法尔认为,采矿及运送过程所产生的数量不小的沉淀物将污染海底生物体的生存环境。 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期,科学家还认为生命一定需要阳光。但是,在发现这些“黑烟囱”后,科学家认识到,生命还可以依靠热能和化学能存在。由于海洋的历史基本等同于地球的历史,这些“黑烟囱”附近的环境可能是地球最古老生命的生存地。科学家认为,除了“黑烟囱”有其科学价值外,生存在其周围的生物体在医药和生物技术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此外,采矿过程还会将深海的浓缩营养物提升至海洋表面营养物相对缺乏的区域,引发海洋表面海藻繁殖,从而污染巴布亚新几内亚捕渔业赖以生存的水域。通过洋流,营养物将漂流到其他区域,破坏食物链,损坏其他国家甚至公海的生态系统。这样带来的问题是,虽然一个国家有权在其领海内开发自己的资源,但国际环境法规定这样的开发不能对其边境以外的区域的环境造成破坏。 上世纪70年代,采矿公司就开始将其注意力投向海洋,当时他们的兴趣是存在于海底表面的锰结核。由于开发成本高以及联合国海洋公约对公海深海采矿的规定,这些计划被搁置至今。但是,有关在各国领海内进行开采的法律法规限制就不多,甚至根本就没有。 由于金属需求迅猛增长,其价格也呈飞速上涨趋势,而地面可供开采的资源日渐减少。这样,对矿业公司及其投资者来说,海底采矿可以为其提供高品质的、开采成本相对较低的矿石。哈尔法尔表示,虽然已经有研究表明,在太平洋赤道区域开采海底锰结核的风险大于所得,但至今对进行大规模海底硫金属开采还没有专门的影响评估研究。目前,已经发现了250多个有开发价值的海底沉积物矿藏,如果加拿大公司的首次开采成功,有利可图的话,可以预见其他矿业公司将蜂拥而上。 哈尔法尔教授强调,现在就应该采取行动,通过科学和法律的形式,保护这些敏感的生态系统,尽量降低海底采矿对环境的影响。他认为,待开采开始后再进行立法将会非常困难。但他也认为,由于某些国家行政管理机构在采矿管理方面纪录不佳,制定海底采矿法规的前景不容乐观。 |
||||||||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欧盟:立法监管废旧电器回收 湿地保护已列入立法计划 防止环境继续恶化 生态补偿机 最具威胁外来生物过半入侵中 中国将对公众参与环保进行立 湖南省林业专家建言国家“自 日本治理环境污染重视立法 立法关注“呼吸问题”(新视 政协委员建议:立法解决儿童铅 江苏立法保护湖泊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7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