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离巴黎气候大会召开整整四周前,中法两国的气候外交又迈进了一步。
11月2日,法国总统奥朗德与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会谈时表示,法方希同中方合作,推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取得积极成果。会谈后,两国元首共同发表了《中法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
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法国总统奥朗德时提出,中方高度评价法方为筹备气候变化巴黎大会所作出的巨大努力,坚定支持法方办好气候变化巴黎大会。
根据环球网引述法国媒体的报道,法国媒体对于双方发表联合声明十分欣喜,之前几乎所有报道都提到,奥朗德此行的重点就是寻求中国支持气候大会,因为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大国,中国起“关键作用”。
法新社称,奥朗德认为这是在治理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上跨出的“历史性”一步,“这让我相信,联合国气候大会或许能达成协议了”。
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对此指出,对于巴黎气候大会来说,两个与新气候协议力度紧密相关的元素:长期减排目标以及为了达到目标不断提升减排雄心的机制,都在声明中有所体现。
声明显示,中法双方重申,确定一个清晰、可信的发达国家实现到2020年每年动员1000亿美元目标的路径至关重要。
声明还表示,法国重申所承诺的到2020年将每年现有30亿欧元资金支持提高到50亿欧元以上。中国重申所宣布的拿出200亿元人民币建立“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
巴黎气候大会即将于11月30日召开,会议的核心就是抑制或控制碳排放。人们期待,继《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后,巴黎气候大会能拿出成果,达成抑制全球气候变暖、具有约束力的多边协定,维持全球升温在2摄氏度之内。
绿色和平中国气候政策顾问李硕认为,相比于六年前的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中国今年来态度积极、大胆得多。中国正在下降的煤炭消费量和强劲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趋势,标志着中国已经开启了成为全球气候领导者的征程。
2014年底,中美曾在奥巴马访华期间发表《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美方承诺2025年在2005年基础上减排26%-28%。中方承诺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升至20%。
而在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访问美国期间,中美双方再次发表关于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中国指出要进一步向绿色、低碳、气候适应型经济转型。
而对于即将召开的巴黎气候大会来讲,情况并非完全乐观。“10月30日,联合国发布新的报告指出,根据各国迄今提交的国家自主贡献(INDCs),目前的努力并不足以将全球升温控制在两摄氏度以内。”李硕说。
更为严峻的是,一周前,巴黎气候大会前最后一轮气候谈判在波恩结束。法国气候谈判首席代表蒂比亚纳(Laurence Tubiana)向外界透露称,“刚刚结束的波恩气候磋商,各国达成了一份极不完善的协议草案,草案很长,文本有51页,而且有些还相互矛盾,各方达成妥协的空间不足。”
绿色和平气候政策部门国际负责人马丁·凯撒(Martin Kaiser)指出,目前的谈判结果将让11月底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大会变得愈加艰难,各缔约国代表团达成一份雄心勃勃的协议的机会更加渺茫。
对于波恩气候谈判,乐观来看,将淘汰化石能源作为长期目标等关键提议被写入草案,以及每五年提高一次各缔约国减排目标等提议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国家的支持。
绿色和平法国办公室执行总监让-弗朗索瓦·朱利亚尔(Jean-francois julliard)说,“现在还不是庆祝的时候,我们需要更多的大国在巴黎气候大会召开前做出或者达成更具雄心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承诺。全球需要在本世纪中期实现100%可再生能源,并从2016年起每隔五年提高一次减排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