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深度报道 >> 正文

科学观测研究强助力 擘画湿地保护新蓝图

——国家环境保护呼伦湖湿地生态环境科学观测研究站通过建设可行性论证

Eedu.org.cn 作者:曹秉帅 王文林 …    资讯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1/9/26
摘要: “巍巍兴安岭,滚滚呼伦水。千里草原铺翡翠,天鹅飞来不想回……”这首传唱近40年的歌曲《呼伦贝尔美》勾勒出呼伦湖青山与绿水互生,草原与湖泊共存的和谐画面。

曹秉帅 王文林 邹长新

2021年9月4日,由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南京所”)联合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北方寒冷干旱地区内陆湖泊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组织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和南通大学共同申报的国家环境保护呼伦湖湿地生态环境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呼伦湖观测研究站”)通过建设可行性论证。

“呼伦湖观测研究站将以呼伦湖湿地为核心,以流域水生态、水资源、水环境为重点,开展生态环境长期定位观测研究,对于破解呼伦湖乃至北方寒冷干旱内陆型湖泊湿地生态环境问题,加强湖泊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与监督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南京所副所长李维新表示。

破解难题 对症下药是出路

“巍巍兴安岭,滚滚呼伦水。千里草原铺翡翠,天鹅飞来不想回……”这首传唱近40年的歌曲《呼伦贝尔美》勾勒出呼伦湖青山与绿水互生,草原与湖泊共存的和谐画面。

呼伦湖湿地位于呼伦贝尔大草原腹地,素有“草原之肾”之称,地处北方防沙带和东北森林带两大国家主体功能区交汇点,是呼伦贝尔草原草甸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核心区,作为内蒙古第一大湖、中国第五大湖泊、亚洲中部干旱地区最大淡水湖,在调节气候、遏制草原荒漠化,实现碳中和目标,以及维系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平衡乃至我国北方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北方气候暖干化加剧,上游来水锐减,呼伦湖水位显著降低,导致湿地面积急速萎缩,水生生态系统功能退化,高氮磷负荷条件下,蓝藻水华频发。国家高度重视呼伦湖生态环境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多次做出重要批示。如何找准病因、对症下药,切实落实总书记批示精神是当时摆在我们面前的巨大难题。”内蒙古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窦华山感慨道。

强强联合 撸起袖子加油干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科学指导呼伦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2018年11月,南京所与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签订合作协议,联合组建呼伦湖研究中心。呼伦湖研究中心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理念,不断在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数据库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管理支撑服务及成果产出等方面夯实基础。

“近年来,我们与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在呼伦湖流域联合开展了大量基础观测研究工作,实施了一批重点科研项目,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遥感等技术,在流域尺度高精度监测方面取得了新突破。我们坚持边研究边产出边应用,为呼伦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提供了坚实保障和重要科技支撑。今后开展的呼伦湖观测站建设是大家优势的进一步集中体现,我们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信心。”研究院副院长敖文表示。

稳扎稳打 开启观测新征程

2019年,南京所联合研究院等多家单位对包括上自大兴安岭、阿尔山及蒙古国肯特山源头,下至呼伦湖的重点流域及大气物质传输区域开展了系统观测,范围涵盖中蒙俄三国交界区,面积近30万平方公里。技术团队统筹水生态、水资源、水环境,构建了呼伦湖湿地生态观测网络,包括湿地植被、鱼类、浮游生物、底栖动物、水质、水位、大气沉降、干草入湖、草地植被、鸟类、两爬动物、哺乳动物、节肢动物等要素在内的近200个固定监测断面、样地及样线,持续支撑呼伦湖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与监管需要。

“呼伦湖观测研究站顺利通过建设可行性论证更加坚定了我们的信心,我们相信这将会是一个全新的起点。下一步,我们将持续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埋头苦干、稳扎稳打、守正创新,严格按照国家环境保护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的有关要求,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加强观测站网的网络化与信息化建设,促进资源共享,把呼伦湖湿地生态观测站建设成为一个集科学研究、监管支撑观测、野外开放平台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综合性、专业性科学观测研究基地。我们坚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生态环境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政府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通过全体观测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我们一定会不负所托,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呼伦湖湿地生态观测站,向党和国家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南京所所长赵克强表示。

旅行

资讯

更多>>

生活

资讯

更多>>
友情链接
环境生态网 环境科学、生态学的网上家园 客服信箱 eedus@126.com 粤ICP备09031317号-1
Copyright © 2004-2017 www.eedu.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