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自然生态 >> 资讯正文 | ![]() ![]() |
|
||||||||
生态水滋养"华北之肾" 白洋淀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 ||||||||
作者:余建斌 资讯来源:人民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8-1 | ||||||||
白洋淀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总面积366平方公里,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湿地生态系统。据专家介绍,白洋淀年平均蒸发1773.4毫米,蒸发和渗漏量近3亿立方米,这对补充周边地区的地下水、减轻气候干燥程度、维护京津及华北地区生态环境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被誉为“华北之肾”。 由于连续7年干旱,加之上游建了大量的水库截水,使得年平均入淀水量几乎为零,白洋淀水位持续下降。这对白洋淀湿地的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多种水生动物及植物销声匿迹,仅芦苇产量就减少了1/3。 为了医治“肾衰竭”,白洋淀先后16次从上游水库调水济淀。2004年,水利部和河北省委、省政府又共同组织实施了“引岳济淀”(引岳城水库水补给白洋淀)跨流域生态补水工程,使白洋淀共受水1.6亿立方米,水位由补水前的5.8米上升到7.2米,水域面积由31平方公里扩大到120多平方公里。调水济淀保证了白洋淀的水量,避免了干涸,白洋淀又恢复了往日荷红苇绿的景象。 尽管白洋淀水位有所恢复,生态得到改善,但是离适宜水位的8.5米还有差距,同时流域内依然没有天然和清洁的水补给。目前白洋淀上游有大小水库共94座,控制流域面积10678平方公里,总库容32亿立方米。保定市环境保护监测站高级工程师于世繁说,水量的减少会削弱水体自净能力,容易造成淀内水污染问题。对此,安新县副县长刘春林希望能建立一种长效的补水机制,使白洋淀能保持3.55亿立方米左右的蓄水量,形成可持续的生态系统,保护这一颗“华北明珠”。 《人民日报》 (2005年08月01日 第二版) |
||||||||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黎巴嫩环境部长萨拉夫称黎生 绿色生态节能建筑——建筑的 生态环境补偿助力环保治理 我国集中出现工业化环境问题 江苏沿海生态环境质量不容乐 注重对河流的科学治理着力改 成都生态乡村旅游造就“绿色 环保总局:电子废物严重危害 世博园区共新扩建30条路 体现 陕西省水保生态环境创全国“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5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