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自然生态 >> 资讯正文 | ![]() ![]() |
|
||||||||
专家科考建议保护“母亲湖” | ||||||||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星辰在线-长沙晚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8 | ||||||||
洞庭湖是鸟类的天堂,更是我们的“母亲湖” 本报讯 继2日结束了为期5天的考察后,昨日,环洞庭湖科学考察一行10余名中外专家在长沙召开总结会。针对洞庭湖存在的问题以及怎样保护洞庭湖,专家们将科考结果形成了《关于洞庭湖国际重要湿地保护与管理的若干建议》报告提纲。 专家们认为洞庭湖目前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生物多样性下降、污染加剧、对湿地资源与环境缺乏有效管理。专家们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中低位湖洲、河洪道芦苇和杨树的种植,过度捕捞和渔业养殖污染,管理不善,生态用水不足等。为此,在《关于洞庭湖国际重要湿地保护与管理的若干建议》报告提纲中,专家提出了16条建议保护洞庭湖。昨日,专家们还完成了环洞庭湖综合科考报告提纲。并针对洞庭湖目前的紧迫问题:非法捕捞与外来渔民问题、污染问题、围垦问题(内湖池塘化),对杨树种植“四不准”、理顺管理体制、将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圈列入湖南“十一五”规划、尽快成立洞庭湖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专家组等,建议省人大、省政府及相关部门近期采取行动。 相关链接: 中外科学家提出的16条建议: 湖区措施 ●落实三不准地区不能种杨树,中低位洲滩不准种杨树。 ●清除外来渔民,延长禁渔期,取消非法捕捞方式。 ●严格控制养殖污染、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 管理建设 ●建立洞庭湖统一湿地保护管理机构,对保护区进行整合,解决核心区土地权属问题。 ●洞庭湖的发展定位和综合管理(工业化、生态农业、城市化)。 ●由专家组成综合规划委员会。 ●保护区的建设。 ●加强退田还湖,促进洪水治理。 ●建立洞庭湖生态系统监测体系。 ●改善农民、渔民生计问题。 ●蓄洪区管理。 ●建立独立的洞庭湖法规。 宣传与认识 ●提高全民湿地保护意识。 ●尽快制定“2006年—2020年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圈综合规划”,考虑洞庭湖生态发展,考虑长远与整体问题。 ●洞庭湖到了不整体保护不行的地步,要单独立法,加大监督执法力度,要依法成立综合管理机构,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鼓励部门间信息交流,制定信息交流规则和分类。 ●要明确重点、目标,制定规划,各类专项规划要服从综合规划,各部门要加强执法力度,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 |
||||||||
资讯录入:anny 责任编辑:anny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植物杀手”蔓延东洞庭 豚草 污水直排洞庭湖 建“环洞庭生态经济圈” 十余专家会诊洞庭湖[图] 中挪联手治理洞庭湖 湖南地表水普遍受污染 洞庭湖 八百里洞庭生态告急(组图) 环境破坏渔民滥捕乱捞 洞庭湖 调查显示湖南洞庭湖地区生态 东洞庭湖国家自然保护区鸟类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5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