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自然生态 >> 资讯正文 | ![]() ![]() |
|
||||||||
穿行在大熊猫的村庄间 | ||||||||
作者:高富华 资讯来源:新快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7-18 | ||||||||
穿行在大熊猫的村庄间
四天的徒步考察,无数次发现大熊猫的粪便和窝,一次山林里的追击,我们最终未能与野生大熊猫谋面。 人类活动分隔了大熊猫栖息地各处的联系,使它们失去和其他更多大熊猫交配的机会。大熊猫需要在更大的范围内寻找配偶,它们需要一条爱情走廊。
01 野生,才有价值
去年10月1日到4日,我们在宝兴走了四天。 离开邓池沟天主教堂,我们先来到蜂桶寨自然保护区大水沟大熊猫救护站,这里曾抢救过巴斯、戴丽、硗远等大熊猫,眼下还有一只名叫“白杨”的大熊猫生活在这里。但戴维对这一切似乎并不感兴趣,倒是听说救护站后一个叫野猪岗的山坡上,有一只成年大熊猫经常出没,他显出了惊讶和关注的神色。 在管护人员的带领下,我们上了野猪岗。在海拔1800米的地方,出现了箭竹丛,果然在箭竹丛中发现了大熊猫咬食箭竹的痕迹和粪便。掰开粪便,里面还是新鲜的竹叶。 虽然没有亲眼看到野外大熊猫,戴维·谢泊尔却显得心满意足———这里真的有野生大熊猫。 “我反对大熊猫克隆,也反对大熊猫圈养保护。如果大熊猫都需要圈养保护,那么大熊猫这个物种已毫无价值可言。”戴维后来说。
02 很多人家野生熊猫光顾过
去年10月2日,我们沿宝兴县西河溯流而上,前往大熊猫栖息地的腹地中岗村。山道崎岖难行。中岗村并不小,有800多人口,但整个小山村没有一部电话。 中岗村周围,都是箭竹丛,在这里大熊猫进农家是经常发生的事。去年,村民李志华在山中种药材,煮腊肉的香味引来了大熊猫,大熊猫围着窝棚转了好几圈,拱翻了铝盆,吃了锅中的腊肉,还叼走了铝壶;半个多月前,又有一只大熊猫跑到村民陈志勇家,咬坏了他家的一个铝盆和一件衣服后,又一摇三摆地走了。后来,森林管护人员在中岗山青草坪发现了它的踪影,它还带着两只幼仔。 在中岗村的扑鸡沟我们看到不少大熊猫活动的痕迹。一棵大树下,有一个用树枝、杂草铺成的窝。戴维从窝中发现了大熊猫、金丝猴、黑熊、青麂等动物的毛发,专家们戏称:“这是一间动物招待所。” 与“动物招待所”相距100多米远的地方,还有一个别具一格的“大熊猫公馆”。和我们一路同行的保护国际(CI)中国项目负责人、北京大学教授吕植曾在秦岭进过大熊猫产仔树洞,她惊叫:“这个树洞可能是大熊猫产仔房!” 其实,夹金山整个就是一个“世界动植物基因库”。休息喝咖啡的时候,中科院成都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庄平指着一块五彩斑斓的石头说:“别看这石头小,这是一个生物多样性的博物馆呢。”这块石头上面的杂草有好几个品种,地衣、苔藓、藻类一应俱全。更难得的这是一块含铁质的石头,裸露部分氧化后红得发紫。 ■图:戴维·谢泊尔在考察途中。
|
||||||||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走向大自然--圈养大熊猫的最 站在第一只大熊猫发现的地方 岷山大熊猫保护区联合打击非 生态动物园总体规划敲定 大熊 赠台熊猫乳名最终投票决定 申遗:拯救大熊猫栖息地 大熊猫放归记 我国大熊猫繁育拯救实现突破 卧龙大熊猫“喜妹”顺利产下 赠台大熊猫按“郎才女貌”标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5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