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活动信息 >> 公益之窗 >> 正文

探索低碳出行新思路

Eedu.org.cn 作者:陈妍凌    资讯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0-12-3
摘要: 这项特殊的马拉松比赛,鼓励学生用创意的思维,亲手设计、制作节能车辆,以“用最少的能源,行最远的距离”为宗旨,探索增效节能新思路。

本报记者 陈妍凌

“我每天都在思考,这辆车的动力总成怎样做才能更环保。”刚结束2020年“壳牌汽车环保马拉松”中国站比赛,吉林大学学生戴佳恒终于从紧张的备战中舒了口气。

这项特殊的马拉松比赛,鼓励学生用创意的思维,亲手设计、制作节能车辆,以“用最少的能源,行最远的距离”为宗旨,探索增效节能新思路。

在本届比赛中,戴佳恒所在的吉林大学肯赛节能车队,凭借自主设计的一款城市概念车,夺得并列第三名。他们对自己的作品很有信心:“经过改良,完全适合上路。”

和肯赛节能车队一样,比赛中,许多大学生车队的表现都可圈可点,为比赛创下多个“首次”记录。

过半数车队首次参赛:48支车队PK“云造车”

1939年,一群科学家开了个玩笑:比比看谁能让汽车最省油。当时那场比赛的获胜者勉强跑出了每加仑行驶50英里(21公里/公升)的成绩。而正是这样一个简单的玩笑,后来慢慢演变为一场更有组织性的赛事——“壳牌汽车环保马拉松”。

今年恰逢这项全球性赛事35周年,也是赛事登陆中国的第二年。受疫情影响,本次比赛改变以往线下竞赛模式,学生车队相聚虚拟赛场,开展“云端竞技”。

比赛吸引了全国各地学生车队的踊跃参与,共有来自37所高校的48支车队报名参赛,遍布19个省25座城市,其中28支车队系首次参赛。

首次参赛的不乏“黑马”。如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风音车队,实力不俗强势跻身八强;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华汽电动车队、北京交通大学绿动之心知行队,则将造车技术和低碳理念结合,带来令评委印象深刻的创新作品。而北京理工大学翼昇一队在备赛过程中,动手设计制作小型低速直流风洞,模拟风阻实验,并夺得原型车设计奖。

戴佳恒表示,虽然今年学校的教学、科研进程受到了疫情影响,但车队成员参赛的热情却很高。他所在车队自去年结束首次比赛后,就开始备战今年的比赛,他的微信头像也换成了自己与赛事LOGO的合影。

“我们很享受一起造车的感觉。”戴佳恒说。

首次出现氢燃料电池车:下一代共享汽车前景广阔

今年的比赛分为原型车和城市概念车两个组别,肯赛节能车队参加的是后者。城市概念车作为与乘用车外形相似的四轮车,要求设计符合道路规范,并附加其他功能。

“我们的车非常节能环保。”戴佳恒介绍,这款单人单座城市概念车,正投影面积小、风阻系数小、传动损耗少、轻量化设计佳,在设定工况的行驶条件下,每升油约可行驶200公里。

此外,这款车还兼顾安全性和舒适性,配备5点式安全带、车灯、转向灯、刹车灯、雨刷等,“它的前景就是作为共享汽车和老年代步车。”

根据比赛规则,设计车辆的能源有3种选择,即内燃机(汽油、乙醇、柴油)、电动和氢燃料电池。

同样聚焦城市短途出行应用场景的同济大学志远一队,设计了一款以氢能作为动力来源的城市概念车——Z201,这也是“壳牌汽车环保马拉松”中国站赛事中首次出现氢燃料电池车。

在设定工况的行驶条件下,Z201可以实现标准状态下每立方米氢气支持50公里驾驶,相较于现存的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约每立方米氢气支持20公里~30公里的行驶路程,具有较大优势。此外,车队还为之配备电机制动能量回收系统,使车辆更节能。

“氢能将是未来最环保的车辆能源。”志远一队队员赵思迪说,虽然现阶段氢燃料电池车的推广还面临加氢站少、氢气供给不足等问题,但他已经开始畅想,有朝一日路上跑的都是氢燃料电池车,会是怎样一番景象。

首次纯线上比赛:“吃瓜”网友贡献环保“脑洞”

今年首次迎来的线上比赛,也使得赛事格外热闹精彩。据统计,微博话题“壳牌汽车环保马拉松”,阅读量达8亿次。

参赛让车辆工程专业的赵思迪“很开心,蛮有成就感的”,不仅能和队友们一起设计车,还可以通过比赛传播和展示燃料电池车的设计理念和最新研究成果。一些网友、学生了解了志远一队的Z201后,感叹“原来氢能源车可以这么节能环保啊。”

网友在旁观比赛的同时,也积极参与互动,共赴这场以低碳环保为主题的线上派对。

以微博平台为例,赛事主办方发起的“塑‘行’未来”话题,邀请大V@Bigger研究所和@毕导THU作为低碳环保理念传播者,在8小时内,完成挑战任务。

@Bigger研究所挑战零废弃生活,出行靠自行车、下馆子自带非一次性餐具等,向网友展示很多生活琐事都能助力低碳环保。

@毕导THU则带领学生和网友,为未来畅想8种不同形式的能量来源。有网友留言:“汽车行驶本身就产生大量的热量,在汽车表面散发,这种热量能不能像太阳能一样被收集起来?”

更多的人选择“脑洞大开”:室友睡觉打呼噜的声能、冬天反复脱毛衣静电产生的电能、卫生卷纸滚动的动能、头部脱发等产生的化学能、抖腿震动的动能、打字敲击键盘的指尖动能……日常生活中,点滴都是能量所在,处处皆是灵感来源。

如主办方所言,活动正在鼓励年轻一代探索低碳出行思路,共同建设一个更清洁、更美好的未来。

旅行

资讯

更多>>

生活

资讯

更多>>
友情链接
环境生态网 环境科学、生态学的网上家园 客服信箱 eedus@126.com 粤ICP备09031317号-1
Copyright © 2004-2017 www.eedu.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