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炉湾
道路绿化
一个城市拿下一次“中国最宜居城市”的荣誉不足为奇,能连续3年蝉联,那就是奇迹。
广东省珠海市就是这样一座敢于创造奇迹的城市!
5月3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与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在北京联合发布《2016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的“2015宜居城市竞争力”榜单中,珠海在289个城市和地区中排名第一。这是继2013年以来珠海连续第三次问鼎“中国最宜居城市”。
无独有偶,6月份珠海空气质量综合评价指数成功登上全国巅峰!7月12日, 2015年6月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及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等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报告显示,珠海除了保持空气质量达标天数100%以外,还首次超过“常驻”冠军海口市,荣登空气质量前十城市的第一名。
珠海何以榜单连续3年领跑中国宜居城市?何以空气质量一直稳居全国城市前列?毋庸置疑,良好生态是珠海的重要“法宝”。
有关专家指出,虽然宜居城市评选中衡量宜居城市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包括人口素质、社会环境、生态环境、居住环境、市政设施等5个维度和14个指标,但是,其中的生态环境指标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珠海如果没有充沛而有致的城市绿量做支撑,决不能连续3年问鼎“中国最宜居城市”。
绿是珠海实现蝉联的奥秘!
在珠海,森林与宜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尤其是最近几年,珠海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舍我其谁的胆识和气魄,在推进整个城市森林化的过程中所付出的辛劳和努力,都会载入整个城市绿色发展的史册。
1
绿色发展
珠海为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山海相拥、陆岛相望,是首批“国家园林城市”之一,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国家生态市、全国文明城市等称号。
荣誉面前,珠海市并未自傲,而是在绿色发展旗帜的引领下,以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为契机及林业生态市、区和“国家森林城市”创建为目标,加快绿色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截至目前,全市森林面积51268.4公顷,森林覆盖率36.42%,森林蓄积量321.95万立方米,均高于广东省林业厅下达的目标值;3大行政区香洲区(含横琴新区、高新区、保税区、万山区)、斗门区和金湾区(含高栏港区)已完成林业生态区创建,达到省林业生态县标准,荣获省政府授予的“广东省林业生态县”;2015年,珠海市蝉联中国社科院发布的全国宜居城市竞争力榜单并排名榜首;为全国首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命名的7个城市之一。
盛夏的珠海,满眼绿色,花团锦簇。公园里,植物多样,景致优美;林荫路上,景随路移,赏心悦目;天桥、下穿隧道、立交桥,生态景观各具特色;单位庭院、居民小区,立体绿化,见缝插绿……来自珠海市相关方面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15年年底,珠海市建成区绿地面积为66.31平方公里,绿地率为54.50%。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为71.85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为58.1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9.50平方米。珠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位居全国前列。
绿量充沛,空气清新,山海相拥,美景如画。人们生活在这里,就如生活在一个风景秀美的公园。在珠海,想不宜居都难。而这一切,无不与珠海推行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城市发展理念有着休戚与共的关系。
凤凰山一隅
庙湾山水交融
2
高端打造
珠海市2015年在创新驱动中保持经济稳中向好势头,GDP首破2000亿元,同比增长10%,增速为全省第一,这是继2014年珠海GDP增速领先全省之后再次领跑全省。
连续几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珠海市“折腾事”的能力和实力也在不断提高。比如,他们无论是打造宜居城市还是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都表现出了超高的投入和超高的品位。
邀请高端团队、专家谋篇布局。与国家林业局城市森林研究中心签署《生态环境建设战略合作伙伴框架协议书》;与9家国内外高端风景园林机构签订《珠海市政府与风景园林设计研究机构战略合作协议》;并聘请国内外6位知名专家学者作为珠海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及研究方面的专家顾问,对全市城乡绿化美化工作进行高水平谋划。
科学编制《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 “美丽珠海”绿化建设规划(2013-2020年)》,划定生态红线。组织编制《珠海生态市建设规划》《珠海市生态线控制性规划》《珠海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珠海市城市绿线规划》等多个专项规划,合理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和城市开发增长边界线,科学指导林业和生态园林建设。
高端打造需要雄厚的资金做支撑,珠海对绿色的投入毫不“吝啬”。2013年-2015年全市中央和省级林业资金下达5549.64万元,使用5308万元,使用率95.65%。其中下达珠海市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资金2013年、2014年、2015年分别为970.65万元、988.95万元、1011.95万元,全部按规定发放和使用,发放率100%。
高端打造,将宜居和绿色理念融入城市发展的全过程,并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的发展战略,为今日珠江西岸的绿色明珠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