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生活 | NGO | 考试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Eteam | Ieco | 产业 | 留言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资源生态 >> 动植物保护 >> 资讯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青海:两次特大毒鱼事件威胁“水中大熊猫”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青海:两次特大毒鱼事件威胁“水中大熊猫”
作者:刘芳    资讯来源:新中国青年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6-4

 

  “川陕哲罗鲑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眼睁睁看着它走向灭绝,真是痛心啊!”6月1日,青海省水产局局长赵依民对记者说。

  他向记者证实,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和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川陕哲罗鲑,在今年上半年连续发生的两次特大毒鱼事件后,已濒临灭绝。

  川陕哲罗鲑属鲑形目鲑科哲罗鲑属,是哲罗鲑属鱼类中我国特有的一种,历史上在西北、西南分布很广,故而有川陕哲罗鲑的称谓。但近年来由于生存河段污染加剧和筑河拦坝等人为因素,它在川、陕地区早已消失,目前仅在青海省班玛县玛柯河地区有存活。据鱼类学家介绍,川陕哲罗鲑于第四纪冰川时期由北方扩散而来,冰期结束后停留在海拔较高、水温较低的河流中生存下来,并成为现在的一个独立物种,属珍贵鱼类,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是研究古气候、古地理变化的重要物证。在2002年11月公布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计划中,川陕哲罗鲑就被列入一级鱼类优先保护种名录。

  经过渔政部门多年调查,川陕哲罗鲑分布区仅在班玛县和四川省的阿坝县、壤塘县不足70公里的河段,这一区域又是现存仅有的为数不多的产卵场,毒鱼事件就发生在这一河段。

  据记者调查,由于川陕哲罗鲑个大、肉鲜、味美,目前在西南地区非常热卖,每市斤售价就高达200多元。青海省渔业管理总站和渔业环境监测站联合调查发现,有人基于经济利益等原因,向玛柯河内分两次投放有毒液体,力图毒死鱼后再拉网捕捞。

  两次特大毒鱼事件造成川陕哲罗鲑大量死亡。根据目击者描述,死亡的鱼小的仅2~3厘米,大的则在1米以上,河面死鱼漂了至少3天,可见死亡数量之大。另据当地群众反映,在四川省壤塘县管辖的团结桥检查站附近有人设置拦河网,因死鱼太多,网被撑破,死鱼漂向下游至阿坝县。据不完全统计,仅在第一次毒鱼事件中,当地群众就捞出30尾以上的川陕哲罗鲑,给本来就极其稀少的川陕哲罗鲑造成灭顶之灾。

  赵依民说,青海省水产部门很想摸清川陕哲罗鲑的基础资料,但多年来都没能从河内打捞过一个活体进行人工养殖,现在却被大量毒死,甚至可能造成种群的灭绝,实在太痛心了。“这样的损失不仅仅是死了鱼,更是在基因、生态方面的重大损失。基因是不可再生的,水生动物更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这么大的鲑鱼物种,一旦消失,是对不起子孙后代的大事!”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走向大自然--圈养大熊猫的最
    施工现场生态恢复垃圾污水集
    东北湿地功能和生物多样性明
    穿行在大熊猫的村庄间
    站在第一只大熊猫发现的地方
    首届中国(青海)三江源国际
    中德两国政府出资保护中国农
    非洲生物多样性国际会议通过
    岷山大熊猫保护区联合打击非
    四川生物多样性保护成绩显著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