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生活 | NGO | 考试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Eteam | Ieco | 产业 | 留言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资源生态 >> 水资源 >> 资讯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广东:构筑绿色珠江 维护生命健康 保障和谐社会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广东:构筑绿色珠江 维护生命健康 保障和谐社会
作者:粤水婷    资讯来源:中国水利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3-22

    本站3月22日讯 (记者 粤水婷)昨天(21日)上午,广东省水利厅召开的纪念十三届“世界水日”暨第十八届“中国水周”专家座谈会上,来自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30多名专家围绕目前广东水资源存在的水源性缺水、水质性缺水、浪费性缺水的严峻问题,呼吁加快全社会治污节水、建设健康河流、保护生态平衡,达到维护生命健康,打造以水环境为重要自然资源支撑力的和谐广东共同目标。

    围绕十三届 “世界水日”,联合国确定2005年-2015年为生命之水国际行动10年,主题是“生命之水”;22~28日是第十八届 " 中国水周 " ,我国纪念今年“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确定为“保障饮水安全,维护生命健康”。广东水利厅邀请专家召开纪念座谈会上,中山大学陈晓宏教授指出,维护生命健康没有健康河流做保证谈何容易?不少专家共同呼吁,建设和谐广东“水安全”是最重要、最基本的生存生活条件。

    由于广东地处珠江流域最下游,治理干旱、洪涝、污染灾害等构成的水环境恶化问题显得比上游众多省份压力和任务都更加艰巨和繁重,因此更多专家关注“建设绿色珠江保障饮水安全”的焦点、热点问题。珠江委高级工程师王晋坦陈,珠江是祖国南方一条大河,她曾以其优越的地域环境,相对充裕的水资源滋润了沿江约 45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 哺育了一亿多智慧勤劳的人民, 创造了珠江流域多采的文化遗产 , 孕育出珠江三角洲的 富庶与文明,人与水的和谐相处为珠江流域沿线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但是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突飞猛进,口数量的大量增加,水污染状况的不断加剧,社会用水需求与水资源保障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近年来的连续干旱咸潮上溯和水环境持续恶化,使珠江三角洲及香港、澳门的饮水 安全开始受到威胁。据座谈会专家透露,去冬今春咸潮的大规模爆发及其给珠江三角洲饮水安全带来的严重威胁正是这种矛盾的集中体现,充分暴露了珠江流域水资源五大矛盾:

    ——干流水利设施严重不足,水资源调控能力薄弱,珠江已建的 水库及水利工程多分布在文流 , 干流上缺乏具有流域性调控能力的枢纽工程尤其是在西江干流上 , 尚未建成具有调控能力的枢纽工程 , 不仅难以控制与减轻洪涝灾害的威胁 , 对极易发生干旱地区的水资源 调度也显得力不从心。据统计,珠江流域每年受旱的面积约为 200 万 hm2, 几乎占了流域耕地总面积的 1/2 左右,由于枯水期可调控的水量不足,影响下游和珠三角地区饮水安全;

    ——水资源管理能力与开发能力不相适应,缺少关注水资源的综合利用,致使珠江流域各项工程设施中兴利库容与防洪、水资源可调节的库容 不相适应 , 在干流上更是如此。再加上珠江各级水资源管理机构不够 健全 , 管理设施落后 , 管理手段不多 , 法律、法规不健全 , 已经严重 制约了珠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水污染曰趋严重,珠江上中游地区水土 流失严重 , 尤其是岩溶地区 " 石漠化 " 发展 , 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 严 重威胁水资源的涵养条件。随着经济发展 , 珠江废污水的排放加重了水体的污,2003年珠江流域污水排放总量已达 167.5 亿吨 , 其中入河废污水量为 125.9 亿吨 , 而珠三角废污水排放量占总量的 49.7 % 2003年珠江流域评价河长 11621 公里 ,I 类水仅占 1.3%,IV - 劣 V 类水占 28.21%,其中珠江三角洲评价河长 1525 公里 IV 一劣 V 类水已占评价河长的 53% 。

    ——沿海地区水资源调蓄能力差 , 严重制约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珠江沿海的深圳、粤西雷州半岛及粤东潮汕地区、海南西部地 区等以及香港、澳门 ,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沿海缺水地区如何优化配置和保护水资源、保证水质的问题日趋突出。

    ——水资源浪费严重 , 节水意识薄弱。由于珠江流域水资源相对丰裕 , 节水问题并未引起各级政府、民众的足够重视和全社会的关注。 流域内各省 人均水消耗量、万元 GDP 水消耗量均名列前茅。目前流域内各省都没有形成定额用水、节约用水的一系列政策、 法规 , 没有实行超额累进的阶梯水价,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和污水的大量排放。

    为此专家认为构筑绿色珠江是保障饮水安全的最基础条件。首先当前要按照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 切实做好珠江水资源综合 规划,珠江三角洲面临的严峻水问题应是流域水资源配置的主要问题之一,从解决三角洲水资源入手 , 确定流域水资源配置的框架 , 并与流域内其他区域 水源配置框架建立有机联系 , 以形成整个流域的水资源配置格局。其次,尽快成立珠江三角洲供水统一协调机构统一规划解决珠三角以及香港、澳门的水资源配置问题,第三加强对海洋大陆架高盐水团活动机理的研究,尽早建立应对咸潮的预警预报系统。第四尽快建设维系珠三角供水安全的水源工程以应对咸潮的侵袭,珠海由于地形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再建大型的蓄水工程,为保障珠海、澳门等地供水安全,应考虑将取水口上移扩充取水能力 , 完善与之配套的管网及附属设施。第五加强对建设节水减污型社会的政策指导,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步伐,近年来持续大旱警醒人们,缺的不仅仅是水,最欠缺的还是科学用水、保护水资源和全民节水的意识,大干旱暴露的是水资源短缺实质上是治理危机,节水型社会要求水资源约高效利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建设节水型社会必须建立水资源的宏观控制指标和微观定额指标,核心是通过大规模的制度建设降低水治理的各种成本,促进节水和精心用水管水的激励机制,宏观控制指标用来明确地区、行业、部门乃至单位、企业、灌区的水资源使用权;微观定额指标用来规定社会的每一项工作或产品的具体用水标准,通过控制用水指标的方式提高水的利用效率,达到节水、减污的目的。大量用水必然会带来污水的大量排放 ,加强对节水政策指导全面建设节水减污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步骤。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绿色生态节能建筑——建筑的
    瑞士推广绿色“汽油”
    成都生态乡村旅游造就“绿色
    节能降耗看广东:万元GDP广东
    绿色生态住宅试点今起接受申
    百姓眼中“珠江变”
    路,一条绿色的哈达:青藏铁路
    绿色生态带来“双赢”
    以绿色为主题的香港湿地公园
    “绿色”成为杭州新品牌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