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绿韵博客  环境生态论坛  留言 今天是:
网站首页资讯文章供求生活NGO考试旅游下载图库
载入中…
相关文章
环保社团参与公益诉讼值…
民间环保组织尝试“时尚…
“环保救市”,民间环保…
大旱之时 来自民间环保组…
NGO媒体攻略
民间环保组织是环境保护…
民间环保组织规模最大 各…
双重审批制度致国内草根…
环保民间组织如何与媒体…
中国民间环保组织现在进…
最新推荐最新热门
专题栏目
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NGO >> NGO研究 >> 能力建设 >> 正文
高级搜索
媒体与民间环保组织能否成为“黄金搭档”
作者:王卉 文章来源:科学时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2-11 23:17:00 | 【字体:

                    环保NGO与媒体代表一同调查北京市河流污染情况。本报记者王卉/ 摄

   “要促进环保民间组织(NGO)和媒体合作,首先就是NGO不要为项目而项目,要真正关注民生,要真正在公众眼中树立形象,真正代表良知、公益,做事情要做得很踏实,做好自己的功课,一定要专业、权威、扎实。”

    “对媒体来说,与环保NGO合作可以获得一些资源,包括人际关系以及专业方面的知识。对NGO来讲,媒体是柄双刃剑,既能放大NGO的声音,也会将其缺点放大到公众视野中。从一定程度上讲,媒体对NGO也能起到一定的规范作用。”

    11月15日至17日,2006年加强中国环保NGO与媒体合作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与会代表针对环保NGO和媒体如何更好合作、如何更好提升公众的环保意识等话题展开了讨论。

    这一活动的背景是,2005年11月以来,“中国的公民社会与环境治理项目”作为中英双方高层可持续发展对话的活动之一,得到英国环境、食品与农村事务部主管的“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执行基金”的资助,由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具体执行、绿家园志愿者承办的“中国环保NGO与媒体合作”项目正是这个项目的子项目之一,北京富平学校为总项目协调机构。

    在为期两天半的部分媒体和NGO的共同活动中,日程安排得很紧凑,既有分组讨论、个案分析,也有实地考察、模拟演练等。

    环保民间组织正在壮大

    中国环保民间组织现在的发展状态如何?《科学时报》记者从中华环保联合会了解到,2005年7月至12月,该联合会首次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中国环保民间组织现状调查研究”,并形成了相关《蓝皮书》。

    1978年5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成立,这是我国最早由政府部门发起成立的环保民间组织。1991年辽宁省盘锦市黑嘴鸥保护协会注册成立,1994年“自然之友”在北京成立,此后,类似的民间自发组成的环保组织在我国相继成立。这一时期是中国环保民间组织的诞生和兴起阶段。

    《蓝皮书》把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分为四种类型:一是由政府部门发起成立的环保民间组织,如中华环保联合会、中华环保基金会等;二是由民间自发组成的环保民间组织,如“自然之友”、“地球村”、环保志愿者群体、网络通联型组织、以非营利方式从事环保活动的其他民间机构等;三是学生环保社团及其联合体,包括学校内部的环保社团、多个学校环保社团联合体等;四是国际环保民间组织驻大陆机构。

    从数量上看,截至2005年底,我国共有各类环保民间组织2768家,其中政府部门发起成立1382家,占49.9%;民间自发组成202家,占7.2%;学生环保社团及其联合体共1116家,占40.3%;国际环保民间组织驻大陆机构68家,占2.6%。

    从人员上看,我国环保民间组织现有从业人员22.4万人,其中全职人员6.9万、兼职人员15.5万。我国环保民间组织规模普遍较小,平均每个环保民间组织的全职人员在25人左右;在民间自发的环保组织中,有近30%只有兼职人员而没有全职人员。

    环保民间组织最普遍的资金来源是会费,其次是组织成员捐赠、政府及主管单位拨款和企业捐赠。76.1%的环保民间组织没有固定的经费来源。

    中华环保联合会副秘书长李恒远表示,近年来,环保民间组织在我国的环境保护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倡导环境保护,提高全社会环境意识;开展社会监督,为国家环境事业建言献策;扶贫解困,推动发展绿色经济;关注弱势群体,维护社会公众的环境权益;保护生物多样性,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大的发展空间。环保民间组织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和世界环境事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对于环保NGO的报道或者从事环保NGO工作,我感觉可能需要一些类似宗教信仰的东西,要投入,就必须对这个事业有热情有追求,最终上升为一种信仰。”《中国环境报》副总编辑李瑞农表示。事实也验证了这一点,调查显示:95%以上的从业人员是为了环保事业而不是谋生选择从事环保民间组织工作,参与环保活动的志愿者中有91.7%的人不计任何酬劳,一大批环保民间组织从业人员身上集中体现了促进我国和人类环保事业发展的奉献精神。

    从总体上看,我国环保民间组织起步晚、成长迅速、发挥作用明显,但发展不均衡。

    在2003年的“怒江水电争鸣”和2005年的“26度空调”行动中,多家环保民间组织开始联合起来,为保护环境和生态、实现环境的发展目标而一致行动。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已由初期的单个组织行动,进入相互联合、合作时代。环保民间组织活动领域也从早期的环境宣传、特定物种保护等逐步发展到组织公众参与环保、为国家环境事业建言献策、开展社会监督、维护公众环境权益、推动可持续发展等诸多领域。中国环保民间组织正在走向壮大阶段。

    在李瑞农看来,NGO有这样的发展趋势:不仅参与的人数、规模变大,地域和时间范围扩展,参与的层次提高,而且更加科学理性和规范,更具有建设性,更贴近我们的国情,更有利于环境问题的解决。

    环保事业、环保NGO和媒体相互需要

    李瑞农曾在英国文化委员会组织下参观过一个由化工厂和当地居民建立的社区环境委员会,参与此次活动的包括企业的代表、当地环保部门的代表,也包括当地的居民,该委员会定期公布企业的环境状况,并就企业环境问题及其对策充分接纳公众的意见,李瑞农觉得这种形式非常好。而最近在国内一些地方,他也看到类似的对工业项目在建设及运营中听取各方面意见的情况。

    中国环境问题出现得晚,但它的复杂性、艰巨性比西方国家更为严重。李瑞农认为,虽然国情不同,但解决环境问题的方式还是具有一定规律性的,公众参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它的发展趋势。

    “《中国环境报》作为关注环境问题的专业媒体,跟环保NGO是天然的盟友,但最近几年有些事情还是有隔膜,一起做得还不够,在公众参与方面我们的反映还不够。我们报社需要跟NGO合作,也打算有一个固定的阵地、版面来保证对公众参与的报道。从目前的环保形势看,公众参与已经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力量,而且是有生气和活力的力量。现在很多新闻聚集在NGO上、聚集在公众参与上,一个媒体如果无视这种发展,那就脱离了实际,也是没有生命力的。”李瑞农表示。

    “怎么团结在一起促进老大难问题的解决、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也是媒体与NGO要共同合作解决的问题。”李瑞农说。

    实际上,这也是本次活动开展的宗旨:通过媒体与NGO的合作,让环保向更加理性有序的方向前进,也让更多的公众参与到环保活动中来。

    北京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介绍,在国外可以通过诉讼解决很多环境问题,美国70%~80%的环境问题是通过法律解决的,但我们只能很大程度上依靠公众。毕竟,在中国很多方面的法律还是缺位的。“这种情况没有具体法律规定,不在管理范围之内”,面对很多环境问题,这是诸多管理者的一句让人并不陌生的话。

    李恒远表示,生态与环境保护是一项造福人类的崇高事业,必须由社会各界共同完成。环保民间组织与媒体是两支重要力量。这两支力量形成合力,会对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发挥巨大作用。这在以往的实践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证明。

    2006环保民间组织可持续发展年会刚刚闭幕,其中一项议题就是“环保民间组织如何与媒体开展合作”。“我们就此达成了三点共识:媒体对中国环保民间组织的工作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由于媒体对环保民间组织参与的环境公众事件的深入报道,促使焦点问题公开透明和合理化解决;媒体与中国环保民间组织进行直接沟通与交流,增进彼此的理解,从而在推动环保公益事业方面相互支持、推动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李恒远介绍说。

    通过之前针对“中国环保NGO与媒体合作”项目的调查研究和此次会议的讨论,为提高合作能力,大家就实施针对媒体和NGO短期与长期相结合的培训、建立长期有效沟通机制等方面达成共识。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