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乡再现旧时波
◆本报见习记者徐晶锦
今年69岁的祁起一直居住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管墅直江边的下市头社区。作为枕水而居的“老柯桥人”,在水乡集镇升级为现代水城的进程中,祁起一度因为河道水质变差而黯然神伤。而3年来的“五水共治”,让这位“老柯桥人”找回了美好的感觉,并且变得更加自豪。
“只愿还一个儿时乐园”
源头截污,支柱产业升级
“小时候,我的父亲无论天热还是天冷,总要在水面上仰面朝天躺着,多则1小时,少则半小时。”谈起昔日的水乡生活,祁起满脸留恋之情。那时候,家门口的河道是大人小孩最好的“水上乐园”。
但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随着纺织印染企业多起来,河道水质就越变越差了。祁起说:“有时流过的水墨黑墨黑,连长满青苔的石头都发黑了,父亲的水面浮身健身法从此没了去处。”
柯桥治水的决心之大,体现在敢向支柱产业动刀。70个“五水共治”建设项目陆续实施,236.3亿元的投入力度居绍兴市各县(市、区)第一、全省领先,这是史无前例的投入;全区292个工业小区集中整治,停产整治一大批工业小区,规范提升一批有发展潜力的小区,这是前所未有的整治力度。
印染产业是柯桥区的特色优势产业,也是亟待转型升级的传统产业。印染污水处理不达标,将严重影响水域整体环境。
在柯桥江滨水处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傅小春拿着两瓶透明塑料瓶装的液体向记者展示,一瓶是印染企业排放的印染污水,液体呈黑色,并散发着刺鼻的臭味;另一瓶则是经过污水处理后最终排放的水,澄澈且无色无味。
据了解,位于滨海工业区内的柯桥江滨水处理有限公司承担着印染集聚区内43家印染企业的污水处理工作,每天的污水处理量达15万吨以上。
在这里,43家印染企业产生的污水,通过纳管统一收集处理,最终达到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通过“停产整治一批、整改提升一批、集聚一批”,柯桥印染业从中低端向中高端变革“闯关”,这正是柯桥区“治水”带来印染产业转型升级的体现。
“我在江边走,鱼虾水中游”
清好“三河”,引得凤凰来
2005年,柯桥区对管墅直江、夏家溇直江、中泽横江等城区3条河道进行了整治。
但有很长一段时间,水质依然好不起来,特别是柯桥古镇区域内的管墅直江和古运河交汇处,水质依然混浊。2014年上半年,在“五水共治”刚开始时,祁起还看到,方家汇头段有粪便污水直排入河的口子。
作为“治污水”的重点,“清三河”堪称柯桥区“五水共治”最漂亮的一仗。调查统计,2014年初柯桥区垃圾河多达137条、黑臭河82条,并由此衍生了一批防污水筑坝。通过分析成因,柯桥区制定“一河一策”,由镇(街道、开发区)属地负责,采取清除内源污染、做好截污控源、开展生态修复、规范沿岸排放口设置等措施。
3年来,137条垃圾河、82条黑臭河、129条拦河坝消失了。“2014~2016年,绍兴市对柯桥区考核的20多个水质断面达标率从4.8%升到72.4%,达标断面从1个增加到21个。”柯桥区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说。
水质提升、水环境改善,不仅让“唯有门前鉴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的水乡情景再现,更吸引了一系列大型水上项目和活动落户。
“以前透明度只有几公分,现在能见度达1尺多。水质变好了,鱼和螺蛳也出现了,钓鱼的人也来了。”站在水清景美的江边,满头白发的老祁笑呵呵地说。
“巡的是河,留的是情”
“制度”管河,提升幸福感
2014年街道成立了“五水共治”护河志愿队,祁起就率先报名参加。在护河巡河中,寻觅到了孩提时代亲水乐水的乐趣。
他告诉记者,有一次沿着浙东古运河北岸向西走,来到清水苑小区段,透过清清河水,居然发现几条红金鱼在游动,这让他十分激动。
如今老祁的护河巡河不仅局限在管墅直江,还延伸到新开河、瓜渚湖等区域。
据介绍,柯桥区800多条河道一律由镇(街道)干部担任镇级“河长”,实现全区河道“河长”全覆盖,由34位区级领导担任“河长”的主要河道由原来的18条增加到36条,落实第一责任;自2015年7月以来,柯桥区全面建立河长微信互动机制,推进河道管理常态化。
截至目前,共建立36个区级河道微信群和16个镇街河道微信群。52个微信群建立以来,目前已解决问题3200多个。
治水带来的改变,市民最有发言权。柯桥区华舍街道九旬老人周世昌讲述治水带来的变化:“在数年治水中,大量的‘清水工程’干得十分出色,河道面貌一新,水质提升,就连我家门前河里多年不见的小鱼小虾都露面了。”他说,污染企业的整顿、搬迁与关停,河道的挖泥砌岸等举措,都实实在在地改变了身边的环境,这样的治水举措,他拍手称赞。
据了解,2016年柯桥区“五水共治”群众满意度为79.78%,比去年提高10.84个百分点,满意度明显提升。
延伸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