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江水源保护面临尴尬 生态补偿又难以落实

作者:贺林平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点击数:1237    更新时间:2011/4/28

  东江,是广东省广州、深圳、东莞、惠州、河源等地以及香港特区的4000多万城乡居民的主要饮用水源。如今,其源头保护却面临尴尬。

  日前,记者深入东江源头江西寻乌县和广东连平县等地调查,发现当地为保护水源作出巨大牺牲,经济发展严重受限;相应补偿迟迟难以落实,导致农村经济脆弱,居民生活困苦,防污治污缺资金、缺技术。

  “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相隔千万里,共饮一江水。”有识之士呼吁,区域有分界,污染、环保无分界,流域上下游地区唯有同心协力,互相扶持,才能保东江之水长清。

                   

  穷——

  水源地群众生活困苦,缺乏保护水源的积极性

  江西省寻乌县三标乡东江源村海拔700多米,全长562公里的浩浩东江,源于村里桠髻钵山间的一道小山泉。

  4月的山中,凉意阵阵、雾气蒙蒙。记者在东江源村看到,零星散落山间的黄土坯房破败不堪;仅有几十名学生的村小学,除掉光了漆的课桌椅外没有其他的教学设备;蜷着袖子躲在屋檐下的老人一脸沧桑,偶尔碰到一两个穿着旧中山装和破解放鞋的老农在田间劳作……所有的景象透出一个字——穷,与想象中的“世外桃源”相去甚远。

  “寻乌有‘稀土王国’和‘中国蜜桔和脐橙之乡’的美誉,不缺发展的底子,但保护东江源头的重任,不允许我们发展。”寻乌县水利局局长曾邑峰对记者说,橙树要使用农药化肥,导致水土流失和污染,而开矿的污染更是不言而喻,没法靠吃资源饭来发展。

  近年来,寻乌县陆续关闭了100多个污染矿点,对坡度在25度以上的果林,实施退果还林,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县委书记马玉福介绍,这里已取消了商品林砍伐指标,为此县财政每年不仅减少收入1000多万元,还要补助林业部门200万元。

  失去了采矿和林果两个支柱产业,这个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不到2000元的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发展艰难,农村经济更是一蹶不振。东江源村党支部书记张昌权家里原本有100棵果树,每年光是卖水果,纯收入就有8000元。现在这项收入没有了,日子过得紧巴巴,其他人情况也差不多。

  许多村民到城市打工,村里只剩下老人和小孩。12岁的何爱华,爸妈长年不在家,要自己烧火煮饭给两个堂妹吃。她上的第一堂课就是环保课:不要乱丢垃圾,不要砍树……

  保护水源和发展经济之间的矛盾,困扰着这个脆弱的小山村。香港环保公益组织“地球之友”于2008年11月22日进驻东江源村,帮助村民改造厕所,建设沼气池,植树造林,并在小学中开展环保知识教育。项目负责人陈志强说,“穷”的问题不解决,村民保护水源的积极性就上不去。地方政府检查监督工作稍微放松,各种破坏行为就会反弹。

  困——

  地方经济发展受限,薄弱财力难以应付防污治污    

  河源市地处东江上游,境内有新丰江等多条支流汇入东江,是广东的“生态发展区”。为保护这一带的水源,广东先后出台了《广东省东江水系水质保护条例》等多个法律规章。将于今年5月1日施行的《广东省东江流域新丰江枫树坝白盆珠水库库区水资源保护办法》,明确禁止在库区从事破坏水资源的采石、开矿、取土、陡坡开荒、毁林开垦、大规模禽畜养殖等活动。

  “当地政府不但要确保环境不被破坏,还要采取措施防治水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广东省水利厅厅长黄柏青说,发展受限固然减少了污染,但也使地方财力难以增长。要大量投入生态保护及污染防治工作,财政负担就很沉重。

  目前,河源市的财政主要还是“吃饭财政”,去年省里考核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河源被扣了3.5分,就是因为差钱,很多污水处理厂无法上马。

  记者来到连平县污水处理厂,发现厂内设备有的部位已经生锈,大片空地上杂草丛生,院落里看不到一个工作人员。前两年,几个省人大代表调研,发现它自2004年7月投产后一直未能正常运行,日开机只有几个小时,现在情况也没太大变化。据称这是广东省山区县首个建成使用的污水处理厂,号称采用国内最先进的处理工艺,日设计处理污水量3万吨。

  “本级财政收入3亿元仅够发工资,无法保证水资源保护工程的巨大投入。”连平县委副书记黄远程实话实说,“目前,我县仅有县城建了污水处理厂,规划的另外3个污水处理厂因资金原因迟迟不能开工,部分乡镇的生活废水和垃圾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各支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水质。另外,全县尚有129.7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面积没有根本治理。”

  这种情况在东江上游的粤东北山区并不少见。广东省水利厅水资源处处长林进胜介绍,很多污水处理厂即使磕磕绊绊地建起来了,也因为缺钱出现两个问题,一是配套管网没有铺设到位,处理设备“晒太阳”;二是山区居民居住分散,生活水平低,污水处理厂运营成本高,可收的污水处理费又少,有人查的时候开一下,没人查的时候就不开。

  江西寻乌也因地方财力有限,关闭的一大批矿山后续治理跟不上,大部分仍处于荒废状态,植被破坏导致塌陷、地裂、滑坡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

  难——

  生态补偿落实受阻,“勒紧裤腰带保护”不可持续

  2010年11月4日至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曾组织香港区的23名全国人大代表,赴东江流域考察水源地污染防治情况,日前他们发布了总结报告。黄玉山、刘佩琼等人大代表提出,中央及广东省政府应以转移支付方式,给予流域保护重点地区经济补偿,同时,中下游经济发达地区也应该对上游地区作出适当的生态补偿。

  “生态补偿呼吁了好多年,但落实一直受阻,问题就出在实际操作层面。”有关人士指出,一方面,哪些属于绝对的上游,哪些属于绝对的下游,不好划定;另一方面,补偿的分寸也不好把握,是补偿上游基本的生活需求,还是让他们不工作也能生活?如果东江要补偿,其他的河流要不要补偿?省与省之间如何协调?

  广东于2007年1月成立东江流域管理局,在实施科学分水、水量调度、水资源保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管理局副局长梁裕明认为,目前的行政管理体制,决定了水利管理体制。上下游协同合作、共同保护的机制,囿于行政区划而难以成形。

  “按行政区划,寻乌县属于江西省,从流域来看,它又属于东江流域,后者在概念上是广东的。这就使我们处于‘三不管’的尴尬地位。”曾邑峰说,“珠江水利委员会说我们属于长江流域,长江水利委员会说我们是珠江上游,两边都不投入。去年我们仅从江西省水利厅拿到700万元,这对全县的治水是杯水车薪。”

  尽管这样,目前东江上游地区还在努力保护水源。河源市开展21个行业重点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婉拒400多个总投资500多亿元有污染的工业项目,对全市23家企业实施环保在线监控。市水务局副局长温文中说,目前,河源境内新丰江、枫树坝水库水质常年保持在国家地表水I类标准,东江干流河源段水质保持I—II类标准。

  然而,专家认为这种“勒紧裤腰带保护”的状况不可持续。调查显示,东江流域的水库库区还存在不同程度的采石、开矿、陡坡开荒、毁生态林种经济林、大规模禽畜养殖等威胁水源保护的活动。

分享到: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气候变暖背景下,北极海冰变化机…
近年来,北极增暖速度是全球平均变暖速率的2-4倍,这对北半…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考试频道点击排行
  • 没有考试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