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战略举措
要全面实行最严格水资源制度。今年7月中央召开了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将水利在经济全局中的定位提到了新的高度,对水利发展和改革进行了全面的部署,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要加快用水总量控制,水功能区和水资源管理考核制度,确认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应该说这是对水利认识又一次大的飞跃,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纲领性文件。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制度,就是要像重视国家粮食安全一样重视水资源安全,像抓好节能减排一样,抓好节水工作,要通过建立四项制度,确立三条红线,着力改变当前水资源过度开发等问题,使水资源要素在我国的经济布局中成为重要的、约束性的、控制性的、先导性的指标。
一是建立用水总量控制制度。要制定水资源利用的控制红线,建立用水指标体系,守住这条红线,要从供水管理向蓄水管理的改变。要建立流域、省、市、县取水指标控制的体系,要贯彻好三个严格,就是严格执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项目;二是严格取水审批管理,对取用水总量超标的地区,要限制取水;要严格地下水的管理和保护。
二是建立用水效率控制制度。确立用水控制红线,把节水工作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当中,要确立用水指标体系,要强化节水的管理。要抓紧制定节水强制性标准,尽快淘汰不符合节水标准的用水工艺设备和产品,加快推进节水技术的改造,普及节水技术,全面加强企业的节水管理。
三是建立水功能区纳污的制度,按照水功能区的要求,严格控制入河湖的指标,要把限制排污总量,作为减排工作的重要依据,对排污量超过的地区,要限制审批新批的排入口。
四是建立水资源管理和考核制度。要把各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性指标,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硬约束,纳入相关领导综合考核评价体系,作为地方政府相关领导干部考核评价重要依据,要加强水量、水测监控系统,夯实行业的基础,提高行业的水准。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代表,实行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是走生态文明的道路,对于水资源工作的根本要求,我们愿意加强与有关部门的交流和合作,面对水资源面对的问题,为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最后祝贺本次论坛圆满成功。
延伸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