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规划实施:2011 水利发展里程碑

作者:何平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点击数:2048    更新时间:2012/2/7

  如果把水利工程比作人体的血管,直接通往田间地头的小农水工程就是“毛细血管”。

  以前每逢浇地,山东平原县恩城镇北十里铺村村民李令祥都要雇人装机泵,还要争抢水源,费时费力费钱;小农水工程的输水带通到农户田垄后,把农业用水送到每家每户地头上。现在,他家浇地采用的是一张射频卡,把卡片往田头的刷卡器上一插,出水口就涌出了清水,就近接一个水管,中途没有半点浪费 ,水就直接流入了麦田。

  瞄准农田水利薄弱环节,把疏通“毛细血管”作为重要工作。2011年全国安排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126亿元,带动地方投入200亿元,其中111亿元用于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以高效节水灌溉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为重点,启动了第三批400个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重点县扩大到1250个,并开始向牧区大县延伸,项目完成后预计可新增恢复灌溉面积1554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132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63亿公斤,可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300万亩,新增节水能力39.5亿立方米。

  (本报记者 何 平)

  基层故事

  今年地里“不差水”

  多日阴雨绵绵的南国广西乍暖还寒。记者在田阳县那满镇新立村共联屯田间看到,2000多亩俗称“圣女果”的小番茄长势喜人。

  “瞧,棵棵都花芽饱满,今年一定是个好收成!”42岁的村民马正规赶着给番茄绑枝。“往年种下番茄基本不怎么管,也就能保个本,今年的情况不同了。”

  去年11月竣工的现代高效节水灌溉示范项目,一条条渠道把清水引到了地头。“浇地时间节约了一半。”马正规让记者看地头的膜下滴灌设施:一条条白色薄膜覆盖在地上,一根根塑料水管分布田间,水和肥料顺着水管流到番茄根部,按需浇给每株番茄。地里“不差水”,加上跟村里的“圣女果”合作社学到了种植技术,他觉得很有干头。“一亩小番茄的产量在5000公斤左右,按每公斤3元的收购价格来计算,每亩地的收入在1.5万元左右,收入相当可观。”马正规得意地说。

  田阳县水利局局长农海告诉记者,田阳县光温高,而且常年无霜冻,高温少雨,是天然大棚,加上从以色列等国家引进了无公害种植技术,现在这里已成为我国最大的种植小番茄基地之一。

  本报记者 何 平

上一页  [1] [2] 

分享到: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气候变暖背景下,北极海冰变化机…
近年来,北极增暖速度是全球平均变暖速率的2-4倍,这对北半…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考试频道点击排行
  • 没有考试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