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要淡水湖泊严防蓝藻

作者:蔡敏 黄颖    文章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1400    更新时间:2012/5/5

    新华网合肥5月4日电(蔡敏 黄颖)随着气温逐渐升至蓝藻最宜生长的30摄氏度左右,巢湖、太湖、滇池等中国主要淡水湖近日纷纷启动应急防控预案,严阵以待防蓝藻,保证沿岸居民饮水安全。

    为及时监测和掌握巢湖蓝藻变化情况,安徽省环保厅近日启动2012年巢湖藻类预警应急专项工作,要求流域市县加强水质监测、工业污染源环境监管、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建立蓝藻水华发生应急预案与处置机制,正式打响了今年的蓝藻“防控战”。

    合肥市环境监测站站长杨家琛介绍,自4月至9月30日,市监测站将对巢湖12个湖体监测点位水温、pH值、溶解氧、透明度、氨氮等10项指标,出入湖河流的水温、pH值、溶解氧、氨氮、高锰酸盐指数等7项指标开展专项预警应急监测。

    “我们在巢湖的东、西半湖还各设有一个自动监测站,每天自动上传相关数据,”杨站长说,“我们会把监测数据及时上报给省监测站”。

    安徽省监测站还会通过卫星遥感图片,及时监测巢湖蓝藻聚集和变化情况,为及时、准确进行科学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另一个主要淡水湖泊太湖,5月也进入应急度夏期。今年,“电子围栏”、蓝藻处理“扩容提质”成了无锡市保证太湖安全度夏的“新武器”。

    江苏省环保厅公布,6月5日,位于太湖新城的环境监测中心将正式启用,对水、气、声、危废、放射源等环境要素实施全方位监测监控。太湖水源地还将建“电子围栏”,将水源地水质自动站升级为“超级站”。

    据了解,目前,无锡市在太湖沿岸建成了86个水质自动监测站,339家企业安装了在线监控仪,使得占全市污染物排放量95%以上的企业都在有关部门的实时监控之下,形成一个“水陆空”的监测网络。

    云南省昆明市滇池管理局日前强化了系列活动来保护滇池环境,行政执法队伍展开打击偷捕渔业资源的专项行动,以及“2012年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等,从多个方面保护滇池的生态环境。

    蓝藻是一种原始古老的藻类植物,在一些营养丰富的水体中,有些蓝藻常于夏季大量繁殖,并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加剧水质恶化,对鱼类等水生动物,以及人、畜均有较大危害。

    2007年5月底发生的太湖蓝藻事件,曾造成无锡市饮用水源地水质恶化,引发市民抢购纯净水,也给相关部门敲响了生态警钟。此后几年里,中国主要淡水湖加大了湖泊生态治理力度,同时高度重视夏日蓝藻防控工作。

分享到: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森林可持续经营:给陆地碳汇扩容
森林储存的碳占陆地生态系统碳库的40%,是陆地上除永冻土之…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考试频道点击排行
  • 没有考试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