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淡化能解救焦渴地球吗
海水淡化也有环境隐忧
海水淡化厂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排出的大量浓盐水、预处理化学物质和副产品等对海洋环境的危害方面。有文献表明,浓盐水排放会对海洋浮游植物的生长繁殖能力和细胞形态产生影响,这种危害在水体交换不畅的内海地区尤其值得重视。为解决淡化厂排放造成的环境危害,专家们提出了将排放的浓盐水与海水充分混合、实现水电盐联产的循环经济模式等解决方案。
海水淡化厂的取水方式对环境的影响,比较容易被忽视。因为海水淡化厂进水中的金属元素含量受取水方式的影响显著,间接造成排放的浓盐水中的某些重金属元素含量高,为避免发生此类问题,开放式深海取水和沙滩井取水等方式,会降低大部分金属元素的含量。
在这方面,国外更多地考虑取水可能对海洋生物造成的伤害,澳大利亚国内至今仍对此争论不休。为此,澳大利亚的黄金海岸、克内尔和奎那那的三家海水淡化厂在抽水作业时,水泵抽水速度只有0.1米/秒,速度之慢足以让鱼类逃生。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海水淡化厂
淡化水有望占北京用水1/3
1985年1月16日的《人民日报》,刊登了中国第一座海水淡化工程——西沙海水淡化站在西沙群岛永兴岛建成投产的消息。该工程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淡化能力为每天200吨。经过20多年的急起直追,我国建设了一批示范工程和大中小型海水淡化工程,缓解了我国沿海地区淡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也为我国海水淡化技术和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截至2010年底,我国共建成投产海水淡化装置76套,淡化能力总计55.78万吨/日,各省市分布情况为:浙江23套,山东21套,辽宁14套,河北6套,天津5套,广东3套,其他沿海省市4套。为更好更快地推进海水淡化产业发展,国务院2012年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海水淡化产业的意见》,提出了到2015年,我国海水淡化能力达到220万吨/日至260万吨/日,“海水淡化原材料、装备制造自主创新率达到70%以上;建立较为完善的海水淡化产业链,关键技术、装备、材料的研发和制造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等目标,任务可谓艰巨。
今年4月,备受瞩目的曹妃甸海水淡化进京项目有了积极进展。据国内媒体报道,该项目有望在今年底开工。曹妃甸海水淡化项目总投资170亿元人民币,其中制水工程一期投资70亿元,形成每天100万吨的淡化能力;曹妃甸至北京铺设270公里长的输水管道,投资100亿元。淡水输送进京后可满足北京三分之一的用水需求。更令人瞩目的是,为了避免项目对渤海海洋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曹妃甸在海水淡化过程中整合区域资源,由唐山三友化工公司和南堡盐场全部接收该项目排放的浓海水,用于盐的生产。
(本文写作过程中参考了《可再生能源用于海水淡化的研究进展》、《核能淡化的经验、需求和前景》文献,以及国际海水淡化协会、世界核能协会、水世界、澳大利亚环境保护和第一产业部门、维基百科、美国内政部、伦斯勒理工学院、华尔街日报等网站,在此一并致谢。)
瑞典工程师查尔斯·威尔逊在智利的拉斯萨利纳斯建造的太阳能蒸馏淡化装置,采用风车从地下抽取海水,放到长而浅的水槽里,海水经太阳高温蒸发,水蒸气遇到带框架的冰凉玻璃板,液化成淡水。这套装置持续运行了40年。
延伸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