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新浪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5-22

  前  言

  一、我国生物多样性现状

  (一)概况

  (二)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现状

  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成效、问题与挑战

  (一)行动计划的实施情况

  (二)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

  (三)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三、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战略目标

  (四)战略任务

  四、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

  (一)内陆陆地和水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

  (二)海洋与海岸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

  五、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领域与行动

  优先领域一: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政策与法律体系

  优先领域二: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部门和区域规划,促进持续利用

  优先领域三: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与监测

  优先领域四:加强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

  优先领域五:科学开展生物多样性迁地保护

  优先领域六:促进生物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的合理利用与惠益共享

  优先领域七:加强外来入侵物种和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

  优先领域八: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优先领域九:加强生物多样性领域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

  优先领域十: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与伙伴关系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落实配套政策

  (三)提高实施能力

  (四)加大资金投入

  (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附录: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项目

  前  言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三个层次。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保障。

  《生物多样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规定,每一缔约国要根据国情,制定并及时更新国家战略、计划或方案。1994年6月,经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同意,原国家环境保护局会同相关部门发布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目前,该行动计划确定的七大目标已基本实现,26项优先行动大部分已完成,行动计划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开展。

  近年来,随着转基因生物安全、外来物种入侵、生物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共享等问题的出现,生物多样性保护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生物多样性下降的总体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资源过度利用、工程建设以及气候变化严重影响着物种生存和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物物种资源流失严重的形势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为落实公约的相关规定,进一步加强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有效应对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环境保护部会同20多个部门和单位编制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提出了我国未来20年生物多样性保护总体目标、战略任务和优先行动。

  一、我国生物多样性现状

  (一)概况

  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12个国家之一,拥有森林、灌丛、草甸、草原、荒漠、湿地等地球陆地生态系统,以及黄海、东海、南海、黑潮流域大海洋生态系;拥有高等植物34984种,居世界第三位;脊椎动物6445种,占世界总种数的13.7%;已查明真菌种类1万多种,占世界总种数的14%。

  我国生物遗传资源丰富,是水稻、大豆等重要农作物的起源地,也是野生和栽培果树的主要起源中心。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栽培作物1339种,其野生近缘种达1930个,果树种类居世界第一。我国是世界上家养动物品种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有家养动物品种576个。

  (二)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现状

  1.部分生态系统功能不断退化。我国人工林树种单一,抗病虫害能力差。90%的草原不同程度退化。内陆淡水生态系统受到威胁,部分重要湿地退化。海洋及海岸带物种及其栖息地不断丧失,海洋渔业资源减少。

  2.物种濒危程度加剧。据估计,我国野生高等植物濒危比例达15%—20%,其中,裸子植物、兰科植物等高达40%以上。野生动物濒危程度不断加剧,有233种脊椎动物面临灭绝,约44%的野生动物呈数量下降趋势,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群下降趋势明显。

  3.遗传资源不断丧失和流失。一些农作物野生近缘种的生存环境遭受破坏,栖息地丧失,野生稻原有分布点中的60%—70%已经消失或萎缩。部分珍贵和特有的农作物、林木、花卉、畜、禽、鱼等种质资源流失严重。一些地方传统和稀有品种资源丧失。

[1] [2] [3] [4] [5] [6] 下一页

 
分享到: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科学家发现植物染色体 似人类"男…
    植物也“男女”有别  据国外媒体报道,瑞士科学家研究发现…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