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环境保护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作者:潘文良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2

统筹城乡环境保护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关于潼南县统筹城乡环保发展的对策措施

潘文良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加大节能环保投入,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这为我国统筹城乡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指明了方向,绘制了蓝图。潼南县作为“重庆一小时经济圈”的边缘县,如何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进程中实现城乡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共同发展,是一个必须面对和认真解决的问题。

一、 统筹城乡环境保护的战略意义

(一) 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我们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围绕发展而进行。不过,这种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不是盲目的乱发展。它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第一要素。由此可见,环境保护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一是可持续发展鼓励社会经济发展。不仅要重视经济增长的数量,更要追求经济增长的质量,挤出污染GDP;二是可持续发展的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三是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追求社会的共同进步。

(二) 环境保护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由此可见,这“二十字”赋予了新农村极其丰富的内涵。农村富裕了,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了,对环境的要求必然相应的提高。因此,村容整洁就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对农村环境保护的具体要求,环境保护也就成了新农村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三)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是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二0二0年比二000年翻两番。这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把环境保护作为了一个重要条件。统筹城乡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在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必须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环境保护利国利民,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执政为民”的最好体现。统筹城乡环境保护,全面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绕不开,躲不过。只有面对农村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实际,牢固树立统筹城乡环境保护的理念,找准农村环境保护的切入点,以城市环境保护反哺农村环境保护,消除城乡环境保护二元结构,那么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的环境问题就一定能得到科学解决。

(四)统筹城乡环境保护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

统筹城乡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生态文明建设是统筹城乡环境保护的重要条件,二者相辅相成、互为推动、互为促进、互为补充。统筹城乡环境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至关重要。建设生态文明,绕不开生态环境问题,需要“生态保护观”的支撑。两者是一致的,缺一不可。统筹城乡环保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二、 农村环境保护现状分析

(一)农业面源污染较突出。一是化肥、农药等污染。农药及化肥的不合理施用、塑料薄膜残留物、农机用的机油及柴油残留、饲料添加剂以及其他污染物等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有逐年增加趋势。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潼南县农村农药使用量达440余吨、化肥施用量达3000余吨。农药有效利用率不高,仅25%左右,施用后大部分流失进入土壤、水体、大气、生物体;化肥的过多及不当使用,不仅造成土壤板结,而且大量化肥被雨水淋失进入地表及地下水体,致使硝酸盐浓度超标,威胁农村饮用水安全。二是养殖污染。农村畜禽养殖污染呈加重趋势。个别乡镇小型养殖场污染问题比较突出;江河、水库等网箱养鱼、肥水养鱼,致使水体富营养化,水质较差。

(二)农村环境卫生较差。一是农村集镇的环境卫生“脏、乱、差”较突出。垃圾清扫保洁差,各集镇大量生活垃圾,污染江河及饮水源。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或溪沟。二是农村院落环境差。垃圾遍地、污水横流,在潼南农村一些地方也是较为普遍,加之畜禽敞放养,畜禽圈舍、家用厕所等紧邻厨房及人居场所,导致环境卫生差,蚊虫苍蝇多,臭气熏人,危害人体健康。这种环境卫生状况与漂亮的楼房形成鲜明对比。

(三)工业污染有加重趋势。分布在农村的工业企业呈逐年增加的势头,且生产型排污企业居多。潼南近年因企业生产排污、石油钻(堪)探等造成的污染纠纷,一是数量增多;二是损害加重;三是范围扩大。

(四)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农村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被忽略,未得到相应的重视。农村广大干部、群众对环境保护缺乏正确认识,头脑里很少有环保概念,参与保护环境的意识不强、自觉性低。

(五)农村环境管理薄弱。农村环境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乡镇一直没有环保专门机构,很难顾及到点多、面广、量大的农村环保问题。一些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往往逃过监管,不能得到及时纠正和有效制止。农村偏远处的极少数小造纸厂,无法被取缔。

(六)农村环保投入不够。面对农村突出的面源污染、环境卫生差及生态脆弱等问题,其投入显得力不从心,远远不能满足解决现有环境问题的需要。逐年增大环境保护投入的机制没有形成。

三、统筹城乡环境保护的对策措施

确立“122345”的工作思路,推进潼南县城乡环保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体讲:

(一)制定一个规划

统筹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规划,完善生态环境功能区划。一是将农村环境保护规划放在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同等重要位置,全面统筹,科学规划。要结合潼南融入“重庆一小时经济圈”发展的规划和布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面向未来,以改善城乡环境质量为目标,以环境监督执法为手段,以建设“渝西生态明珠”和防治环境污染为重点,统筹城乡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二是根据潼南的地理位置及森林植被、旅游景区等的特点和分布,从循环经济角度在产业结构上予以配套布局,按照“生态养殖区、生态种植区、生态居住区”的要求,逐步完善生态环境功能区划。

(二)树立二大观念

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和“循环经济”两大观念,以此推动城乡环保和生态文明建设。一是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二是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战略选择。可以从三个层次理解,一种新的发展理念,一种新的生产方式,一系列的产业形态。发展循环经济没有固定模式,而生态农业实际上是循环经济在农村的实现形式。

(三)统筹二大建设

1、统筹城乡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一是配强仪器设备。配备能满足今后一个时期潼南城乡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应急监测、预警监测等需要的仪器设备,达到西部地区二级以上环境监测能力的标准;二是完善规章制度。要完善环境监测制度体系建设,为预警体系建设提供制度保障;三是提高人员素质。强化监测人员业务培训,提高环境监测人员思想、业务素质和监测预警能力;四是扩大环境监测预警范围。逐步开展土壤、植物污染监测及生态环境监测,为生态经济建设、农村环境保护提供科学的依据,确保农村生态安全。

2、统筹城乡环境执法监督体系建设。按照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的要求,加大投入,建立过硬的环境执法监察队伍,完善环境执法监督体系,增强环境执法能力。

(四)完善三大机制

建立和完善城乡环保机制。是考核机制。明确县直相关部门、街道及农村乡镇环保工作任务,县政府与各部门、街道及乡镇签订目标责任书,纳入全县综合目标考核内容,城乡考核力度一致;二是问责机制。建立和完善环保责任追究制度,全面推行环保问责制;三是投入机制。建立城乡多元化环保投资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逐年增大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投入。

(五)突出四大重点

1、保护城乡生态环境

发展生态经济,是统筹城乡环保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第一、全力打造“渝西生态明珠”、“西部绿色菜都”。潼南县委、政府全力打造“渝西生态明珠”、“西部绿色菜都”的定位,是潼南发展生态经济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保护潼南的生态环境非常有利,必须合理规划和布局,做出特色,形成“品牌”,全面提高森林覆盖率,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和效益,推进“生态富民”。第二、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 大面积成片种植油菜、黎树等,精心打造和包装,以此全面推进生态观光农业发展。要把渝遂快速铁路和高速公路沿线作为发展生态经济的重点。

2、保障城乡饮水安全

保护城乡饮用水安全,是统筹城乡环保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任务。不论城市或农村,凡是500人以上的集中式饮用水源,都必须划定一级、二级、准保护区,并分级设置界碑;要取缔保护区内的排污口、垃圾堆放场,实行城乡保护一致;农村分散饮水户,要采取打井取地下水、封井口防脏水污物进入、安装电动提水泵提水等办法,改善饮用水条件,确保饮水安全、卫生。

3、防治农村面源污染

以防治畜禽养殖污染为重点,全面加强农村面源污染防治。一是生态富民程建设。大力推行以“三分三改、三池三园”(即人杂、人畜、人禽三分离,改厨、改卫、改地面三改,沼气池、垃圾池、污水处理池三池,家园、菜园、果园三园)为内容的“生态家园富民工程”,促进农村范围“节能减排”(节能,燃料方面的节省;减排,减少煤、柴禾等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排放),农民家庭清洁卫生,生态环境改善。二是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并做到科学使用。大量施用有机肥、复合肥,采用生物综合防治技术防治病虫害,禁止使用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三是防治养殖污染。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重点,第一、规模以上集中养殖污染防治。不仅是重点,而且也是难点。要积极探索规模以上的畜禽养殖粪便处理新技术,通过处理达到综合利用目的。合理制定养殖规划,科学划定养殖区。第二、农村一家一户的畜禽敞放养,规模不大,畜禽粪便在院落周围到处可见,滋生蚊蝇,不仅不清洁卫生,而且容易传播疾病。因此,要提倡圈养,粪便进入沼气池,并定期消毒。

4、小城镇环境保护

统筹小城镇环境保护,大力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一是加强小城镇建设环保规划。小城镇建设与环境保护要做到“三同步”,即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建设。要加强小城镇建设环保规划编制的指导和实施的监督,将生态保护、生活污水及垃圾的处理等环境保护措施纳入规划,全面统筹实施;二是加强小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要根据各地小城镇发展的实际,逐步增大投入,完善小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场镇垃圾清运率,增大绿化面积,利用生化技术处理生活污水。有条件时建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

(六)强化五大措施

1、统筹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宣传教育。

针对潼南城乡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实际,逐步将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向广大农村扩展。要让广大农民群众、农村学生享受到接受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与城市广大居民及学生同等的权利;要通过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让农村人提升环境保护意识,并享有对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的知情权和补偿权,提高公众环保参与率,扩大保护环境的社会力量。

2、统筹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管理体制。

明确县政府各职能部门环境保护的职责,整合环境管理资源,加强城乡环境保护管理网络建设,形成“县级---乡镇(街道)---村级---民间链条的环保管理网络;科学设置县环保局内设机构,合理划分内设机构职能,形成相互关联,运转协调,效率高、机制活的新格局。

3、统筹城乡工业发展布局。

 乡镇辖区内原则上不摆布有污染的工业企业,就是环境影响评价过关的项目,都不应摆布。这类项目须集中摆布到县工业园区内。要切实防止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以免加重农村溪河、水库、塘埝承载污染的负荷,加大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难度;

4、统筹城乡建设项目环境管理。

严格城乡建设项目环保审批,就农村建房、页岩制砖、开采石料、发展规模化养殖业等都应严格把关,首先是不能破坏森林植被,以免破坏生态;其次是规模化养殖要进行环评,落实畜禽粪便处置措施,否则,不予审批。

5、统筹城乡生态环境执法。

坚持科学发展观,推进环境法治建设,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着力解决“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问题,有效保护广大人民群众合法环境权益,维护社会公平。

  参考文献:

1〕 何洪华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  重庆出版社2007.8

2〕 石建斌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实践与探索  红旗出版社  2006.12

3〕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报告

4〕 蒋贤孝 循环经济视角下的产业结构调整途径  中国环境生态网  2007.9.22

 

 

作者:潘文良

单位:潼南县环境保护局   




文章录入:pwl226    责任编辑:anny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中国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中国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研究称全球变暖毁灭远古雨林
隧道内发现的蕨类植物美国研究人员在伊利诺伊州一处煤矿发现…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