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要肩负起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使命

——访全国人大代表、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
作者:耿国彪    文章来源:绿色中国杂志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3-13

  绿色中国 :我们知道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那么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林业怎样发挥这一主体作用呢?

  贾治邦:建设生态文明是时代赋予林业新的历史使命,迫切要求林业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森林是“地球之肺”,湿地是“地球之肾”,林业履行着植树造林、保护湿地等职能,完全可以为实现生态环境良好发挥主体作用。森林和湿地是陆地最主要的两大生态系统,它们以70%以上的程度参与和影响着地球化学循环的过程,在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中扮演着主要角色,对保持陆地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维护全球生态平衡、促进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发挥着中枢和杠杆作用。在维护生态安全中,林业承担着建设森林生态系统、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改善荒漠生态系统的重大使命。全球已出现的森林锐减、湿地退化、土地沙化、物种灭绝、水土流失、干旱缺水、洪涝灾害、气候变暖和水污染、空气污染十大生态危机,有八大危机主要靠林业来治理。正是基于这些认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要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要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要赋予林业以基础地位”,并提出要“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林草结合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全国人民的艰苦努力,我国生态建设已经取得了重大成就。全国森林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8.6%提高到18.21%;人工林保存面积达8亿多亩,居世界第一;全国沙化土地面积逐年减少;林业系统建设和管理的自然保护区达到1740处,约占国土面积的12.6%,有效保护了45%的自然湿地和85%以上的珍稀野生动植物物种,为维护国家和全球生态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也为建设生态文明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总体看,我国生态状况仍十分严峻,建设生态文明依然任重道远。生态恶化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我们必须下大力气加强林业建设,充分发挥林业在生态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为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生态良好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木材是世界公认的三大原材料中惟一的绿色原材料,森林是第四大能源,完全可以为发展循环经济和可再生能源发挥重要作用。木材和钢材、水泥并称为支撑经济发展的三大重要原材料之一,并且是其中惟一的绿色、可再生的原材料,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民众的青睐,需求目益增长。我国是世界上木材消耗大国,而且木材及林产品需求一直呈刚性增长,缺口越来越大。立足国内解决我国木材需求问题,是根本出路。从林地潜力看,我国有林业用地43亿亩,可利用沙地8亿多亩,利用率和生产力都还很低,开发潜力巨大。如果把林业的这些潜力充分挖掘出来,不仅可改善生态,还可满足社会对木材等林产品的需求,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将发挥重要作用。

  同时,森林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生物质能源,而且具有清洁安全、可再生、可降解、不与农争地、不与人争粮等优点。森林以其占陆地生物物种50%以上和生物质总量70%以上的优势,而成为各国新能源开发的重点。专家估计,到本世纪中叶,各种生物质能替代燃料将占全球总能耗的40%以上。我国现有林木生物质中,每年可用于发展生物质能源的生物量3亿吨左右,折合标准煤约2亿吨。我国现有木本油料树种总面积超过400万公顷,种子含油量在40%以上的植物有154种。利用现有林地,还可培育能源林1300多万公顷,每年可提供生物柴油500多万吨,木质燃料近4亿吨,折合标准煤约2.7亿吨。大力开发研制林业生物质能源,对于提升可再生能源比重,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促进节能减排降耗,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森林是人类文明的摇篮,林业是生态文化的主要源泉和重要阵地,完全可以为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发挥主体作用。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森林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孕育了灿烂悠久、丰富多样的生态文化,如森林文化、花文化、竹文化、茶文化、湿地文化、野生动物文化、生态旅游文化等,这些文化集中反映了人类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共同价值观。大力发展生态文化,可以引领全社会了解生态知识,认识自然规律,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促进社会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可以引导政府部门的决策行为,使政府的决策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可以推动科学技术不断创新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生态改善。生态文化是弘扬生态文明的先进文化,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文化基础。林业不仅要担当起生态建设的重任,还要做发展生态文化的先锋,不仅要创造大量的生态成果和物质成呆,还要尽可能地创造出丰富的生态文化成果,努力构建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大力传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为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现代林业建设的战略目标

  绿色中国:请问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与现代林业建设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

  贾治邦:建设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重大战略思想的进一步深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是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也是现代林业建设的新目标。建设生态文明有三项本质要求:一是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实现生态良好;二是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三是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林业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公益事业,又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产业,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文化载体,具有巨大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文化功能,这是林业的基本属性。建设现代林业就是要按照林业的基本属性和内在规律,构建三大体系,提升三大功能,发挥三大效益,以林业的多种功能满足社会的多样化需求。这既是现代林业建设的基本内容,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我们必须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现代林业建设的战略目标,作为林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全体林业建设者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始终不渝地坚持抓好。同时,要正确处理好林业三大体系之间的关系。只有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构建完善的生态体系,才能维护生态安全,实现生态良好,为产业体系和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只有构建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才能充分发挥林业的经济功能,更好地推动生态体系和生态文化体系建设;也只有构建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才能使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保障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持续发展。林业三大体系建设互为补充、相互促进,我们必须坚持统筹兼顾,推动林业三大体系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对林业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也给林业建设带来了新机遇。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加快构建林业三大体系,力争取得新的突破,努力为建设生态文明做出新贡献。建设生态文明,维护生态安全,既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更是林业部门肩负的光荣使命。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抓住机遇,开拓创新,不辱使命,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生态环境良好国家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上一页  [1] [2]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中国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中国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解偶联剂在污泥减量上的应用
0 前言  活性污泥的消化过程是一个利用菌群将有机污染物质…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