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两型”社会领航生态文明

作者:秦尊文    文章来源:湖北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2-16

  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而“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就是建设“两型”社会。十七大闭幕之后,湖北立即着手调整申报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主题,由原来的“新型城镇化”变更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由于紧贴十七大精神,湖北和湖南在全国众多申报试验区的省区中脱颖而出。12月14日,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同时获批“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3年来,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正在为中国的生态文明领航。

  制定“两型”政策法规

  2008年初,省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开始编制《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和城市圈建设的5个专项规划。《总体方案》设计了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科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统筹城乡发展、节约集约用地、财税金融、对内对外开放和行政管理共9个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9月10日,《总体方案》获国务院批复,从而使武汉城市圈成为国内第一个启动综改试点的城市群。

  2008年10月,省政府下发《湖北省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试行办法》。省环保厅在城市圈9个城市的支持下,制定了《湖北省主要污染物排污权出让金收支管理办法》,确定了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机构,并于2009年3月18日正式启动了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同月27日,成立了“湖北环境资源交易所”。现已成功组织了4次交易活动,共有28家企业参与了排污权竞价交易,成交主要污染物排污权2454.1吨,总成交金额达915.79万元。

  2009年7月31日,湖北省人大常委会通过《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促进条例》,为“两型”社会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障。2010年10月省人民政府制定《关于加强环境保护促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意见》,重点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责任追究、政绩考核、排污许可和排污权交易、生态补偿、绿色证券、绿色信贷、绿色保险、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作出规定,并适当扩大环境保护行政强制权。

  探索“两型”增长方式

  武汉城市圈积极探索“两型”增长方式,致力于实现三大转变:即实现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物资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的转变,从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转变,从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型向内需外需协调拉动型转变。

  一是大力推动自主创新。2009年底,东湖高新区被国务院批准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与北京中关村一起成为全国仅有的两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与此同时,另有两家开发区晋升“国家队”:2010年3月和11月,黄石经济开发区、武汉吴家山经济开发区分别被国务院正式批复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二是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加快发展。抓好咸宁核电工程建设,积极筹划新的核电项目。及时跟进与对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努力争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有利地位。扩大省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模,争取国家批准设立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基金。做大做强研发设计产业,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三是努力调整需求结构。2009年武汉城市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5177.4亿元,比上年增长39.6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29.14亿元,比上年增长30.39%。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一步增强。

  四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创建了武汉循环经济研究院,设立了青山――阳逻――鄂州循环经济示范区。积极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依法实行清洁生产强制审核,建立清洁发展机制。加快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核电等新能源的开发和建设,促进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

  形成“两型”产业结构

  形成“两型”产业结构,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武汉城市圈各市以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新兴产业的发展为重点,加快发展“两型”产业。

  工业方面,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建立淘汰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2009年武汉市着力推进八大重点产业的调整和振兴以及15个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启动了60个“两型”关键或共性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应用项目;黄石市重点拉长延伸钢铁、有色、建材等6大产业链,发展壮大黑色金属、有色金属、机械制造等8大产业集群,推进159个重点项目的实施;鄂州在做大冶金、建材、纺织服装产业的同时,突破性发展信息产业、医药化工等新产业;孝感利用邻近天河机场的优势,大力发展临空经济;黄冈建立了黄州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区,逐步形成一定区域的再生资源加工利用基地;咸宁重点支持核电、蒲圻电厂二期、合家环保设备研发制造基地等项目的有序推进;仙桃在巩固提传统产业的同时,兴建9大节能环保设备制造项目,环保产业成为支柱产业;潜江以获批全国资源枯竭转型城市为契机,打造特色生物产业,建设国家级甲壳素生产基地;天门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农业方面,推广“两型”发展模式,实现大农业内部的产业对接。以保障食品安全为重点,建立一批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产品、有机产品生产基地,积极推进粮食、油料、蔬菜、棉麻、畜禽产品、水产品、果产品等优势农产品生态化。通过现代生物技术,提高作物抗病虫害能力。落实财政补贴政策,鼓励使用有机肥,推广使用生物农药,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开发和推广农业循环实用技术,实现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和产业化。

  服务业方面,重点发展生态旅游业、生态商贸物流业和金融服务业。充分利用武汉城市圈生态环境资源优势,实现开发与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加快建设一批生态旅游景区;从商贸环境、商品采购销售、生产者责任等方面入手,推行生态商贸模式;按照安全、高效、环保的要求,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

  倡导“两型”消费模式

  树立“两型”消费理念,建立“两型”消费模式,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基础。武汉城市圈倡导绿色消费,强化绿色管理,突出环境保护,促进商业、餐饮、娱乐业健康发展。已全面禁止商场、医院等机构提供免费塑料包装,禁止旅馆、酒店、餐馆主动提供一次性碗筷、牙具、拖鞋和洗涤用品。以“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为重点,以最少的能源投入、最低的资源消耗和最小的环境干扰,营造安全、健康、舒适的绿色空间,改善人居环境,推动绿色建筑发展。2008年正式启动废弃电池收集网络,在城市圈内9个城市同步进行废弃电池的集中处置。武汉市通过200家超市平台回收的废旧电池量达197万个,约39吨。由于环保效果明显,孝感、黄冈、黄石等8个城市也启动了该活动。“绿色出行计划”逐步推进。2008年,武汉市青山区率先推行免费租用自行车服务后,这种大范围“通借通还”的租车方式立即受到市民的广泛欢迎。同时,积极研发推广新能源公交车。“生态文明”,是我党历史上继十二大提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十六大提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之后提出的第四个文明,标志着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又一次升华。2010年10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大篇幅地强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预示着我国更加注重生态文明,“两型”社会建设力度将越来越大。武汉城市圈建设“两型”社会,领航生态文明,使命艰巨而光荣,前程远大而光明!

  (作者系省社科院副院长,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德国沃邦小区:绿色生态社区 人与…
    沃邦小区的“太阳能船”。沃邦小区渗水与排水渠。  近日,…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