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固树立建设生态文明的四个自信

作者:张修玉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5/2

张修玉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落。”当前,我国正迈入生态文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笔者认为,为尽快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必须牢固树立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四个自信”。

一是牢固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自信。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将实现从局部现代化到全面现代化。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内容贯穿到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各方面与全过程,明确突出生态文明在“五位一体”中的统领地位,并坚持不懈地加以推进,是党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与战略构想作出的总体部署,也是新时期生态治国、文明理政道路上的战略选择。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这是“一带一路”战略下全球思维的发展理念,也是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五大路径。

回顾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体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适应了新时期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反映了党在执政道路上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认识。在“五位一体”战略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统领与灵魂,经济建设是基础,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载体,社会建设是条件,这五大方面相互作用、相互镶嵌、相互影响。

二是牢固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自信。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现代工业文明之后的后现代文明形态。它是人类遵循

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集成的伦理形态。生态文明是贯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这种状态是人类主动改变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和行为方式,以自身文明与进步不断拟合生态环境平衡的规律而逐步形成的,是人类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标志。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可以说生态文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理论的提出与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历史唯物论全面深入剖析人类发展历史的基本规律,是坚持实事求是,面对现实、面向未来,以理论创新解决发展中的环境短板、突出难题的重大决策。

作为人类文明理论自信的成果综合,生态文明不但要求我们统筹有关环境保护各方面的工作,而且需要全面推进国土空间布局、国际合作、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制度完善等方面的变革,进而持续促进社会形态、政治状况、精神面貌、财富结构等方面的重大进步。生态文明建设将通过多种渠道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进行全面的引导和调整,从而不断充实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山论”,科学揭示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3个发展阶段的关系,剖析了经济与生态在演进过程中的相互关系,阐明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自信。经过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引发的生态红利和生态理念在华夏神州大地裂变出强大能量,在国际上受到高度评价。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是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有益探索,生态文明理念将走向世界,为其他国家应对经济、环境和社会挑战提供经验借鉴。

三是牢固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推进会议上强调,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尽快把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建立起来,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治理体系的系统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了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和政策,对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做出了顶层设计,以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生态文明“四梁八柱”制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自信。

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中,“四梁”是指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的优化国土开发、促进资源节约、保护生态环境、健全生态制度四大任务,“八柱”是指逐步建立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国土开发保护制度、空间规划体系、资源总量管理和节约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和补偿制度、生态环境治理制度、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市场体系、生态文明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八大制度体系。生态文明制度自信的确立,应当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阶段特征,应当针对性地解决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环境治理方面的问题,并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进行预先部署和设计。

四是牢固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自信。

生态文明是人类福祉的重要内容,与我国几千年来崇尚的“天人合一”道德观、“人与自然和谐平等”的价值观和“以资源为基础适度消费”的发展观不谋而合。中国古人用“阴阳五行学说”解释了处理自然界的奥秘、人与自然之间关系以及自然界各种物质之间相生相克关系。“天地人三才论”强调要尊重自然规律,处理好人和自然关系,即处理好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的关系。道家提出的“天人合一”思想也与今天所说的生物与环境协同进化的生态学观点一致。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始终遵循着这些朴素的系统生态观,并以全面、整体和联系的耦合观点来协调社会与自然的关系,逐渐完善形成与生产力水平和环境条件相适应的社会系统及其支持体系,从而支持着中华民族生态文明建设的永续发展。从我国传统生态哲学的闪耀思想到当今社会生态文明福祉的实现,充分体现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自信。

作者单位: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分享到: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地球生病了怎么治
     李卫军和纳米二次离子质谱。 大气作为一个整体,和生命体…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