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传统文化生态概说(三)

作者:南文渊    文章来源:《西部开发与多民族文化》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11-25

三、俭朴自然的生活方式

(一)对世俗物质财富的追求是多数人的生活目标。但是,在藏区,人们更注重对精神生活的向往。千百年来,寺院成为藏族人的寄托地,进寺院当僧人,成为人们(至少是大多数男人)的生活理想。18世纪中叶,藏区僧侣达48万人,占当时藏族人口134万人的三分之一以上。如果除去妇女儿童,那么成年男子至少有一半或6、7成人口在寺院,这与“家有二男、一人为僧”的说法相吻合。

    而在家的农牧民,除了自己尽量参加宗教活动外,倾其全力供养庞大的僧侣群体、建设大小寺院,则成为他们全部世俗经济活动的主要目的之一。

    据1955年对黄河上游的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阿曲乎部落的调查,该部落157户牧民1955年一年中宗教活动方面开支共64550元,占157户人家全部收入的43.9%。在果洛藏族自治州,50年代牧民的宗教开支一般占全年总收入的一半左右。

    不要认为民众将财富捐献给寺院是无偿的。实际上,当寺院集中了农牧民的财富后,除了用于寺院建设外,又通过另一种方式将财富返还于民众。

    首先,民众捐献于寺院的食物及钱财,很大一部分用于僧众日常消费中,由于历史上藏区几乎每户人家都有1名男子出家为僧(也有尼姑),所以广大民众捐献的很大部分仍用于出自民众的普通僧人。

    其次,寺院举行大型宗教活动时,周围民众基本都参加,寺院将有关财物赐于民众,并为僧俗大众准备大量斋饭,实际上花费不少。寺院还在民众遭受自然灾害时,往往施舍大量食物。对贫、病、孤、寡者有时也有一定的施舍。在历史上有这样一典型事例:公元1260年左右,上师八思巴回到西藏,在朵甘多新寺曾经接受僧俗大众大量捐物。其中一天之内收到1500函珍贵经典,还有土地、寺院、财宝等。过了10年,八思巴在藏曲弥仁莫召开法会,向7万余名僧俗大众捐献黄金963.3两,白银9大锭,锦缎41匹,彩绸缎6000余匹,茶叶120大包,蜂蜜600余桶,酥油13 728克,青稞37 019克,炒面8 600克。这样大规模收取民间布施,后又施舍于民众,也能说明寺院与百姓之间利益分配关系。
实际上,许多著名大活佛,都在不定期地向民众作这样的施舍。在当今社会有的活佛对某些民间福利事业如学校教育、文化建设及灾民专门进行捐献。

    民众向寺院僧人施舍,寺院又以某种方式将部分所得财富还原于民众,这种财富分配关系的意义自然是一种经济上的馈赠。但是,民众与寺院之间的财富往来关系的意义却不仅仅是经济方面的。它实际上是藏区自然、文化、社会生态系统中有机构成部分,对整个系统都有影响,尤其对社会的正常运行,精神领域的健康发展都有意义。

    首先,民众将维持生存所需之外的财富捐赠于寺院,它培养了民众对自己生活目的,生活意义的确定:生活不是为了追求世俗社会中的物质利益,而是服从于精神上的追求,摆脱轮回,渴望解脱,这是人生最终目的。为此,世俗的物质财富只是用来维持自己的生存,使人有气力从事善行。除此以外,便是多余的,应该奉献于宗教,奉献于众生。

    既然认定人应过一种清贫而适中的生活,不该屯积财富。那么,人从一开始不该向大自然索取更多的东西。藏族人很早就在藏南河谷发现砂金,可是一直未去开采。近代以来,随着内地及国外商人的涌入,人们广泛知道像买卖冬虫夏草、鹿茸麝香可获大利,但是过去当地多数藏族人并没有大规模地采集,始终对此行当不屑一顾,正是这样一种处世态度,才维护了高寒地区生态环境的比较完整。

    其次,由于普遍奉行一种清贫的生活方式,游牧社会维持着全社会普遍的清淡生活,由于对获取财富持一种淡漠态度,也就减少了人际之间为利益的竞争,竞争的淡化又导致人际之间一种互助、协商、和平的道德风尚的形成、

    第三,民众对寺院的供养布施,使寺院有可能创造出精美坚固的宗教艺术品,包括金身佛像、佛塔、壁画等,修建了华丽雄伟的佛教寺院,印制了丰富的宗教作品和民族文化作品,从而使藏族建筑、美术、雕塑、印刷、音乐、绘画、文学、历史、医学等各种文化艺术作品得以保存和发展。试想如果在广袤高原只有辽阔荒野而无寺院,藏族文化又何以能得到保存呢?寺院文化精品绝对不是活佛的,也不是寺院的,而是整个民族所创造、所拥有的,对寺院文化的摧残实际上是对整个民族文化的摧残。

    第四,民众对寺院僧侣的供养,使藏区社会中形成了专门的知识分子集团——僧侣群体,使他们有条件专门从事精神文化活动。本来,在过去几千年中,无论那个社会,从事文学、艺术、哲学等方面的创造研究工作,只是极少数较为富有且有闲暇的人们的一种爱好。在藏区这样的社会里,人们生存极其艰难,既无闲暇又无财力从事这类精神活动。寺院及其供养制度,便为藏族中多数家族中的一两位成员提供了一个摆脱日常生活烦恼、专门从事精神活动的机会,因为几乎每个家都有子女进入寺院做僧人,从而使较为广泛的民众享有精神活动的权利。因为民众的大量施舍供养,使大批僧人能够脱离世俗生产,专心致志从事宗教文化活动。

    僧人群体全身心地投入宗教研究和宗教活动中,他们的价值取向引导着全藏人的生活目标:向往觉悟,行善乐施,他们世代对宗教文化的积累,从而保留发扬了藏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建立了系统的藏传佛教文化,包括佛教教义、历史、哲学、文学、艺术、医学、天文学、地理学等等。由于僧人们的辛勤努力,他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包括各学科的学术经典,精美的艺术作品,宏伟的寺院建筑,等等。同时受僧人价值观的影响,藏族人民形成以宗教道德为核心的社会道德规范与法律意识,至今仍影响着藏族人的行为方式与生活习惯。

(二)“回归自然”、“保护自然”,我们在呼喊这些口号时,往往将自己置身于自然之外,以一种自然的主人来提醒自己:我们脱离自然太久,现在该回自然中休息一下了。但是,藏族人从来没有这种将人从自然中分开的观念,他们始终坚持人就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生于自然中,与自然万物共同生长。人的生活始终融于自然之中,否则便是异常。

    藏民热爱自己的草原,说草原上有金瓶似的神山,明镜般的神湖,翡翠般的森林,彩云般的鲜花。藏族语言中,一般不说登山、上山、下山之类词语,而只说“进山”、“出山”、“山里去了”,因为山——自然不是攀登、征服的对象,山不是独立于人之外,山是人的居住地,但心目中山就是统管者和依赖者,人是山体的一部分,人与山融为一体。人与山体的其他生物一样,崇敬山、保护山,不可能敌视山、破坏甚至征服山。当一些运动员爬上高山后称:“征服了某山峰”,当地农牧民对此却颇不以为然,“爬上山就算征服了山吗?”“山能征服吗?”人只能敬畏山,与山融为一体,而不能去征服它。

    游牧人常年维持清贫生活。一壶清茶、一碗青稞炒面,是长期的饮食结构;一件羊皮祆,白日当衣穿,夜里作被盖;一顶帐篷是全部家产,成年累月在高寒草原与牛羊为伴。世人认为其苦不堪忍受,而牧人却视为正常生活。而且,这并不是低贱人的生活,它是整个部落社会成员的共同生活,人们心甘情愿维持普遍的清贫生活,并不刻意追求财富,过奢侈生活。这已成为做人的准则,普遍认可的道德规范,人们说:“男人节制是智人,女人节制是贤女,大官节制是伟人。”在藏区,一个部落所属的地域,其一切资源和生物(草山、泉水、土地、家畜、野生动物)都被认为归自然所有,而使用权归该领域一切生物,包括人和其他动物。
因此,人们得到任何财富或收获,他要与周围人、周围的动物均等分配。“露水大的一点东西分着吃,针尖大的一点活儿一起干。幸福与快乐若降临,共同享受无偏私。”打猎时,猎人捕获了猎物后,在他未拿回家向神佛、向家人、向邻居分配前,任何一个外来人首先看见了猎物,猎人便要与其平分。如果是众人集体狩猎,那么,获得猎物众人平分。以后,别人获取了猎物,也照此分配。

    环青海湖的藏族部落之间每年有几次重要的生产互助与财富相互馈赠活动:5月份,各户牧民的母羊产羔已结束,牧民们准备阉割公羊羔。于是几户或十几户联合起来组成一个组,轮流到各户阉割。主人宰几只羊慰劳帮忙人;待到8月份剪羊毛时,又组成互助组到各户剪羊毛,主人同样宰羊招待。这种集体劳动、集体食宿要持续十多天或二十多大。此外,节日期间各户都要相互馈赠礼物,至于婚丧嫁娶,全部落的人都要前去张罗,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这种互助馈赠成为一种互惠性的活动,各家各户都有赠送的义务,同时也得到了部落民众的认可。一个部落在这种相互援助中维持着他们的正常生活。

    在辽阔的藏区,热情地招待外来的旅行者、僧人及各部落的人,这是世代相传的习俗。“客人来了,请坐下,先喝茶,再敬酒,空肚子说话,不是牧人的规矩。”无论是亲戚还是陌生人,只要人家前来你的帐篷投宿,主人须尽自己力量招待客人,给他饮食、让他住宿,主人陪伴他说话。在过去高寒封闭的牧区,人烟稀少,帐篷中偶尔来一客人,牧人自然高兴,就像生活在喧闹拥挤的城市的人渴望回到清静的大自然中去一样,生活于寂静的自然中与动物交往的牧人,对于外面的人类社会永远充满着好奇向往之心。见到外来人,牧人渴望了解外面社会的奥秘。所以与客人长夜漫谈、喝茶、饮酒,是他生活中一大乐趣。在这里人们遵循着一条古老的人际相处原则:人类皆兄弟,财富应共享。不仅要与人类共享财富,而且要考虑到同一环境中其他生物的需求。在部落地域既留有家畜食用的草场,也留出足够的草地供野生食草动物食用。比如,低洼处牧家畜,高山处留给野生动物;野生食草动物到夏季牧场后,牧人一般不会惊扰它们。
富贵长寿,成为许多人的人生目标,既富贵又长寿,算是圆满幸福的人生。虽长寿但贫贱,不算成功的人生;虽富贵但不长寿,也是“英年早逝”,实在可惜。但是传统社会中的藏族人并不刻意追求这种目标。他们随缘任运、顺其自然。有位僧人说过:人活上几岁是活一次,活上80岁也是活一次,都到世上走了一趟,各自命运不一样罢了。所以对早年死亡也并不要过分痛惜,老年人也不要以长寿而自高自傲,更不要刻意追求长寿。老年时代,怀揣木碗,手持念珠,骑上慢牛,游走天涯,或到人家投宿乞食,或到寺院磕头拜佛,无牵无挂,无物物欲。冷眼看人世,放歌向原野,岂不快哉!

    另一种活法则是白日捻毛线,转经轮,晚上诵佛经、磕长头。日升出帐浴阳光,日落进帐烤粪火。行则跟随人后,聚则闭口少言。儿孙勿念,牛羊莫牵,但念佛教,只行善事。轻轻地退出社会,悠悠地随缘任运,静静地老衰死亡,悄悄地转世投生。这是最自然的死亡法。(也就是说不要强作青年状,不要对青年一代指手画脚,以为没有自己下一代会迷失方向。)

    那么,什么物品最为珍贵呢?对此,虔诚信仰佛教的藏族牧民有自己的看法:

    祭神、祭山、祭湖时所用的自然是珍贵之物;敬献给尊贵客人的,治病救人的也是珍贵之物,那么,它们究竟是些什么呢?

    最珍贵物品是:青稞、豌豆、大麦、小麦;牛、羊、马及岩羊、黄羊、野牦牛的毛;金银、珠宝;大黄、羌活、柴胡、蒲公英、藏红花、冬虫夏草、灵芝、雪莲等药物。

    人工制作的珍贵物品是:拥有百头奶牛人家制出的酥油;一百只绵羊肩上的肩毛;三白(鲜牛奶、酸奶、曲拉)与三糖(红糖、白糖、蜂蜜)食物;精制的金银碗(用来向佛敬献食品)。

    神圣地方的也是最珍贵的:冈底斯山的圣石,阿尼玛卿雪山圣石;玛旁雍措的圣水,青海湖的圣水,布达拉宫山上的土,白色动物的皮毛。

    由此可见,最珍贵的物品也是最平常的,它们都是自然界所拥有的。山石、水土、植物、动物,这些是藏区常见的。而别的社会视为宝贝的金、银、钱、财等珍稀物,藏族并没有特别的看重。至少在传统的牧业社会里,金钱并没有特殊意义,人们交易是物物交换,货币并没有起媒介作用。而金、银作为一种贵重的金属,主要用途是塑佛像、镀屋顶,让佛像闪光,让寺院生辉。另外一种作用是以金银来作祭品,以祈祷万物生长,消除自然灾害。比如:“吐蕃王朝时期,松赞干布及各地官员将各种珍宝埋于一些圣地内环行路之内,其数无量,由是可使大地生光,天降时雨,旱、霜、雹、植物锈病及饥馑等均无,疾病不乱发生,吉祥如意!”他们用金银促使大地万物生长繁荣,是因为最珍贵的东西可以保护整个生态环境,也会保护人自身的生存。珍贵者于大地珍贵,于万物珍贵,于民众珍贵,于佛法珍贵。如果珍贵者成为个人私有财产,为个人利益而不惜破坏环境谋取利益,那么珍品就成为害人之物了,人们说:“恶人的茶酒是毒水,悭吝人的钱财是火坑。”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中国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中国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解偶联剂在污泥减量上的应用
0 前言  活性污泥的消化过程是一个利用菌群将有机污染物质…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