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留言 | FAQ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境学 >> 环境社会篇 >> 构建和谐社会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我国实行以开放促和谐的战略思路及政策选择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我国实行以开放促和谐的战略思路及政策选择
http://www.eedu.org.cn    作者:魏后凯,…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信息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2-28
  [摘要]1978年以来,对外开放在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也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尤其在地区差距、社会公平、民族产业发展、国家经济安全和企业社会责任等方面造成了诸多不利影响。可以说,当前我国对外开放过程中尚存在着诸多不和谐的因素。在以提高对外开放质量为核心的全面开放新时期,必须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实行以开放促和谐的新型开放战略,切实依靠对外开放促进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中经评论·北京)一、当前我国对外开放中存在的不和谐因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立良性的经济、社会、文化运行体制的过程,是使各方面关系趋于协调的过程,对外开放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应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从近年来对外开放的实践看,虽然对外开放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也引起或加剧了一些社会问题。当前,我国对外开放中存在的不和谐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外资不公平竞争与社会公平问题突出
  
  
我国在对外开放过程中,通过实施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来吸引外资,核心是各种税收减免政策。在所得税方面,内资企业的实际税负要比外资企业高出一倍或以上;在流转税方面,外资企业投资总额内的设备进口享受关税和增值税减免。此外,外资企业在投资、金融和外贸管理等方面也享受优于内资企业的照顾。在改革开放初期这种倾斜性优惠政策的设计有其合理性,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特别是内外资企业问的不公平竞争问题。超国民待遇引起的不公平竞争对内资企业产生了很大冲击,对外资进入也起到了不合理的引导作用。第一,内资企业的竞争地位被削弱。这进一步强化了外资的挤出效应,促使一部分内资外逃,以“外资”的身份重新流回国内,享受税收优惠。第二,外资企业由于优惠政策而获得较高的报酬,扭曲了中国对外资的实际需求,在当前国内资金过剩的情况下,还进一步诱致外资大规模进入。第三,即使没有先进的生产技术与管理经验的支撑,外资企业仍能够获得市场竞争力,这就削弱了外资采用先进技术的动力,也降低了外资进入的门槛。随着内外资企业统一税制的确定,不公平竞争问题有望得到扭转,但5年过渡期的存在,使这种不利影响短期内还将继续存在,而内外资企业在不公平竞争的环境下形成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的差异更将长期发挥影响。
  
  (二)政策体系不完善使对外开放中的环境问题凸现
  
  
改革开放以来,在利用外资发展经济的迫切愿望下,一些地区在引进外资的过程中具有较大的盲目性,缺乏对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考虑,对项目审批把关不严,给发达国家转移污染产业和夕阳产业提供了机会。同时,国内一批以出口为导向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贸易结构不合理已成为引起环境问题的重要因素。按海关统计,2006年我国贸易顺差高达1775亿美元,而在出口商品中,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的产品仍占有较大比重。这些产品主要依赖对国内紧缺的能源、矿产和森林等资源的消耗,大量出口对资源环境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
  引进外资过程中的盲目性和对项目审批的不严是高污染产业流入的重要原因,而环境标准、技术标准、资源消耗标准缺失或太低是这种情况出现的政策基础。由于环保标准的缺失或较低,使发达国家有可能将不符合本国环境保护要求的产业与生产技术转移到中国。虽然《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造成环境污染的项目不予审批,《外资企业法实施细则》也做了类似的规定,但仍有不少外资企业利用中国环境管理、引资可行性分析与审批中的漏洞,向中国转移具有较高污染的产业、生产技术和设备等。正是由于这些政策缺陷的存在,在我国经济发展受到严重资源环境约束的同时,低价值的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规模还在快速增长,结果造成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和环境污染的加剧。
  
  (三)加剧了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收入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这具体表现在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社会各阶层差距上。对外开放中出现的不和谐因素加剧了这种趋势,除以上提到的内外资差别待遇,还有外资流入与出口规模等的不均衡分布。
  1.外资流入不均衡是加剧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首先,是扩大地区收入差距。外商在华直接投资高度集中在沿海地区,有力地促进了东部地区的资本形成、产品出口规模扩大和基础设施建设,由此加剧了地区差距特别是东西差距的扩大趋势。截至2005年,中国各地区累计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438.2亿美元,其中,东部10省市占82.1%,中部6省占7.2%,西部12省区市占4.3%,东北3省占6.4%。据研究,单纯从资本形成的角度看,在1985-1999年间,东部发达地区与西部落后地区之间GDP增长率的差异,大约有90%是由外商投资的差异引起的(魏后凯,2002)。其次,是扩大城乡收入差距。我国农业领域吸引外资规模及占全国的比重均很低,而且自2002年以来出现连续下降的趋势,2006年这一比重只有0.95%,是1997年以来的最低点。考虑到城乡人口规模的差距,农村地区人均实际利用外资的规模与城市地区相比存在巨大差距。虽然通过产业问的关联,投向其他领域的外资也会对农业产生促进作用,但比起直接投资来说作用要小得多。因此,流向中国的外资更多的是促进了城市地区和非农产业的发展,加剧了城乡差距拉大的趋势。
  2.对外贸易对收入差距的不利影响。虽然出口增长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但出口贸易规模的高度地理集中也加剧了地区和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趋势。首先,出口规模的高度地理集中将加剧地区收入差距的扩大。按货源地统计,我国出口货物仍主要来自东部地区,并有进一步向东部集中的趋势。2006年来自东部10省市的出口货物总值8605亿美元,占全国的88.8%,2000-2006年东部10省市累计出口货物总值占全国的87.4%。其次,城乡对外贸易差距将引起城乡差距的进一步扩大。中国农产品出口比重较低,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作用有限。2005年中国农产品出口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只有3.57%,与2004年相比,下降了0.37个百分点。
  
  (四)对民族产业和国内经济产生一定的冲击
  
  
外资无限制的大规模流入对国内民间资本具有挤出效应。在国内资金缺短的情况下,外资进入将可以填补资金缺口。然而,在国内资金充足、且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外资的进入将会对民问资本产生挤出效应(王志鹏等,2004;杨柳勇等,2002)。外资的投向、来源与技术特征等是外商投资产生挤出效应的直接原因。在结构上,内外资存在很大的相似性;在技术上,外资主要投向技术密集程度不高的一般加工业;在来源上,来自港澳台的中小企业投资占有较大比重。
  外资无限制的大规模流入还将会在国内造成行业垄断,制约民族产业的发展。外资企业的进入一方面促进了市场竞争,有利于国内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技术,产生一定的技术溢出效应;但另一方面,也依靠技术、管理方面的优势及品牌等无形资产,在国内市场获得较强的垄断势力。在“以市场换技术”的方针指导下,这个问题表现得更加突出。各种超国民待遇使得外资企业在国内获得很大的竞争力,即使是一些不具备先进生产技术与管理经验的企业,也能够据此获得市场优势,对具有更高效率的国内企业产生挤压,并可能导致整体效率的下降(Atiken等人,1997)。此外,巾于在分工中处于劣势地位,国内企业往往主要从事加工环节的生产,技术含量与附加价值都较低。从实际情况来看,外资企业的进入并没有完全改变中国工业品出口低水平扩张的局面,在部分行业,随着外资企业出口的增加,甚至出现了内资企业出口竞争力的弱化(杨丹辉,2004)。
  
  (五)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近年来,一些外资企业或向中国出口产品的企业没有能够很好地承担其应有的社会责任,国家和地方行政管理部门对企业社会责任也没有足够地重视,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一是对产品安全与产品质量责任的忽视或歧视。由于对中国消费者的权利和所具有的社会责任的漠视,在涉外的产品质量问题中,有相当一部分具有针对中国市场的歧视性质。这具体体现在产品质量(如原料来源和质量、健康标准等)的差异和应对产品质量问题(如保修、召回、更换和赔偿等)的政策差异方面。二是对保障中国雇员权利的忽视。一些来自发达国家的外资企业,漠视中国的法律法规与劳动者权利,在工作安全、薪酬待遇等方面不能对中国雇员给予基本权利保障。如不少外资企业员工获得应有劳动报酬的权利受到侵害;在雇员待遇方面存在比较普遍的歧视行为,如薪酬待遇、升迁机会等;在一些领域和企业工作环境差,对劳动者健康存在伤害。三是对承担环境责任的忽视。在对外开放过程中,一些高污染的外资企业流人中国,在享受外资优惠政策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破坏。前些年甚至还出现了大量进口“洋垃圾”的事件。
  
  二、新时期实行以开放促和谐的总体战略思路
  

  对外开放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必须为经济社会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服务。在以提高对外开放质量为核心的全面开放新时期,必须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实行以开放促和谐的新型开放战略。一方面,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动摇,进一步扩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全面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和开放型经济水平;另一方面,要统筹对外开放与国内发展,实行内外联动、相互促进,依靠对外开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一)实行以开放促和谐战略的基本思路
  
  
实行以开放促和谐的战略,就是要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以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为突破口,以全面提高对外开放质量为核心,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为目标,统筹对外开放与国内发展,着力于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升级、促协调、促和谐,依靠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全面提高对外开放质量,促进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1.坚持以开放促改革。要依靠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国有企业改组改造和政府职能转变,促进经济运行机制和公共管理制度完善,加快现代市场体系建设,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创造良好环境。
  2.坚持以开放促发展。要依靠扩大对外开放,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繁荣。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基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始终不能动摇的方向。但当前更应发挥对外开放在推动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切实改变过去那种重经济指标轻社会进步、重物质成果轻人的价值、重眼前利益轻长远福祉的发展模式。
  3.坚持以开放促升级。要依靠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全面提高对外开放质量,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尤其是要加强高新技术的引进吸收,鼓励外商投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产业链高端环节,推动产能过剩的优势产业向海外转移和高技术产品出口。
  4.坚持以开放促协调。要积极调整国家对外开放战略,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大力推进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农村地区对外开放的步伐,合理引导外商投资和加工贸易西进,鼓励外商参与我国主体功能区建设,使对外开放成为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城乡区域差距逐步向缩小方向转变的重要力量。
  5.坚持以开放促和谐。要依靠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加强资源、环境和劳动保护,大力发展节地、节水、节能、节材技术和环境友好型产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实行以开放促和谐战略的重点任务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教育、文化等各个方面。实行以开放促和谐战略,内涵也十分丰富,涉及到诸多领域和部门。当前,着重要按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积极调整对外开放战略,尤其是招商引资和对外贸易战略,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质量,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保障和创造良好条件。
  1.全面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是有选择地吸收外资,全面提升利用外资质量。要改变过去那种单纯追求外资数量和规模的做法,把着眼点更多地放在高新技术产业、高端产业、环保产业等领域,同时加强吸收外资研发、设计、营销、技术服务等环节,引导外资更多地流向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商务和社区服务等领域,优化吸收外资结构,促进社会全面发展。二是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要改变过去那种重硬件轻软件、重引进轻消化吸收的做法,鼓励企业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的同时,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着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三是调整对外贸易战略,促进对外贸易优化升级。要积极鼓励高新技术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限制资源消耗高、污染环境的资源型产品出口;逐步调整加工贸易政策,提高加工贸易水平和质量,积极引导加工贸易西进,鼓励企业由0EM向0DM进而向OBM方式转变。四是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建立海外生产基地。当前,我国还没有整体进入大规模“走出去”的阶段。实施“走出去”战略,必须为促进国内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服务。为此,要鼓励企业充分利用海外资源,在海外积极开展资源勘探和开发,建立海外资源和原料生产基地;同时,鼓励优势企业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开辟境外经济合作区,促进国内过剩行业的产能转移,带动国内就业、设备、技术和零部件出口,并避开国际贸易摩擦。
  2.促进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当前,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和谐,是与过去我们实行的重经济、轻社会的改革开放模式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为此,必须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加快社会事业和服务业的对外开放,依靠扩大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一是加快推进社会事业的对外开放。要积极引导外资参与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保险等社会事业发展,加强在社会领域的技术交流和合作。二是推动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围绕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把服务业作为下一轮对外开放的重点,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积极开展服务贸易,提高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的能力,使中国成为全球服务业外包的重要基地,扩大服务贸易出口。
  3.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在未来对外开放中,必须把扩大对外开放与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以开放促协调的良性互动格局。一是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重点围绕新农村建设和解决“三农”问题,鼓励外商投资发展现代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开展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强农业技术和良种引进,大力发展创汇农业和订单农业,鼓励农产品出口;充分利用各种海外资源,推进小城镇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二是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着力推进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对外开放,积极引导外商投资“北上西进”,参与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振兴,由此形成全面开放和以开放促协调的发展格局。同时,在利用外资、投资促进、对外贸易、口岸建设等方面,支持贫困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加快发展,尽快改变落后面貌。三是积极引导产业转移,构建新型产业分工格局。一方面,要鼓励和支持跨国公司在大城市中心区建立总部、研发机构、设计中心、采购中心和营运中心,并在周边地区建立零部件和组装生产基地,由此在大都市区形成按产业链延伸的新型分工格局;另一方面,要鼓励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地区提高产业准入门槛,推动外商投资的一般加工制造业向中西部、东北和沿海周边地区转移扩散。
  4.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过去,一些地区由于受突出政绩和急于求成思想的影响,对外资进入把关不严,引进了一些浪费资源、污染环境、档次较低的企业。在不少地区,目前大都存在低价出让工业用地的现象,一些外资企业大搞“花园式工厂”,造成土地资源浪费严重。为此,今后必须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提高对外开放和利用外资质量,依靠对外开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一是建立更加严格的资源和环保标准,调整利用外资和出口产品结构。要严格禁止引进那些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高的外资项目,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禁止低价出让工业用地和建设“花园式工厂”,加快推行工业用地“招拍挂”;严格限制或禁止出口那些高能耗产品和紧缺的资源型产品。二是积极推广资源节约、清洁生产和循环利用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一方面,要加强国际技术合作,积极引进和推广应用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环保技术;另一方面,要鼓励外资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
  
  三、实行以开放促和谐的主要政策措施
  

  根据新时期实施以开放促和谐战略的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必须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推进形成以提高对外开放质量为重点的全面开放新格局。
  
  (一)调整国家利用外资政策,提高外资利用质量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和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当前我国已经进入生产能力过剩、资金相对充裕的时代。在这种情况下,除了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进行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生产基地之外,还必须对利用外资的功能重新定位,及时调整国家利用外资政策,充分发挥外资在促进地区协调发展、推动产业升级、提高技术与管理水平方面的重要作用。
  1.调整和规范招商引资政策。外商直接投资是资本、技术、品牌、人才、经营和管理经验的综合体。但长期以来,各地在招商引资实践中,更多的是看重其资金功能,注重的是外资数量和规模,利用外资实际变成了单纯的资金引入。在早期国内资金供给不足的情况下,这种引资战略及其相应的政策设计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然而,近年来随着国内资金缺口的改善和产业整体素质的提高,外资作为资金补充的功能已明显下降。截至2007年7月,我国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已达到117847亿元。在国内资金供给充裕的情况下,引进外资应更多地注重其技术、品牌、人才、制度与管理经验等载体的功能,逐步削弱其资金补充方面的功能。同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制止各地在引资优惠政策方面进行恶性竞争,搞低水平重复建设,切实降低引资成本。
  2.加快服务业的对外开放。长期以来,我国利用外资过多地集中在制造业。当前,应抓住国际服务业加快转移的机遇,不断拓展服务业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积极引导外资投向服务业,尤其是公共服务领域。一是完善服务业发展的法律、政策体系,使服务业政策与产业政策、技术政策、就业政策、货币金融政策等协调配合,以创造良好的吸引外资环境;二是根据国际惯例和中国的实际情况,规范外资进入服务领域的途径和方式;三是鼓励外资投向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领域,采取合资、合作等方式参与教育、文化、影视服务等行业发展。
  3.设立技术、产业和环境标准,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为全面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做到有选择地吸收外资,当前必须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积极引导外商投资方向。一是设立技术标准,提高外资进入的技术门槛;二是设立产业标准,推动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三是设立资源消耗和环境标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二)实行差别化的引资政策,促进区际关系和谐
  
  
从国际经验看,市场经济国家对外资的区域性优惠大多集中在各种问题区域,如落后地区、萧条地区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资实行的区域性优惠则恰好相反,过去主要集中在相对发达、增长迅速的东部地区,这不利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为改变这种状况,当前必须采取多方面综合措施,积极引导外资投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以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东西良性互动。
  1.积极引导外商投资“北上西进”。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当前要采取相应的政策,积极引导外商投资“北上西进”。一方面,对珠三角、长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要设置更高的市场准入标准,限制其发展资源消耗高、能耗高、排放高、产品档次低的一般性产业和产品;另一方面,鼓励外资和沿海企业到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投资,并在土地、信贷、财政贴息和税收刺激等方面给予相应支持。
  2.帮助中西部搞好投资促进工作。一是帮助中西部地区编制产业发展规划,确定产业发展重点和投资导向,明确规划招商的理念;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健全商务人才培训网络,加强对中西部商务尤其是投资促进方面的人才培训;三是加强对中西部投资促进方面的设施建设,打造一体化的中西部投资促进信息平台;四是利用乌洽会、西洽会、中部博览会、中国一东盟博览会等投资贸易平台,促进区域营销和形象建设,强化对中西部投资项目的包装、推介和宣传。
  3.鼓励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西进。经过20年左右的发展,目前我国沿海有不少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都面临着发展空间不足的问题。从长远发展看,除了鼓励这些开发区向海外发展外,还应该鼓励它们利用自身的管理、营销、人才和资金优势,采取合资、合作、参股、委托经营等多种形式,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扩张,以解决其发展空间不足问题。
  4.研究制定主体功能区利用外资政策。为支持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当前应尽快组织力量,研究川定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4类主体功能区的对外开放战略和差别化的利用外资政策。显然,对于不同的主体功能区,由于其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不同,在利用外资、扩大出口以及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也应有所差别。
  
  (三)促进沿边地区和重点区域的全面开放
  
  
加快沿边地区对外开放,大力发展边境贸易,实行以开放促开发战略,建设沿边开放带,对推动沿边地区发展,实现兴边富民、保土安民目标,构筑沿边全面开放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1.强化大通道和口岸建设。一是强化大通道建设。通过双边或多边协商,积极推动连接口岸的同际铁路、公路、航空和水运通道建设,保障客货运输的畅通。当前应尽快启动泛亚铁路,积极推动绥芬河、珲春口岸中俄双方铁路建设;建设联结东北亚、中亚、东南亚、南亚的航空运输体系;推进澜沧江一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加快建设连通缅甸、越南和老挝的高等级公路,开通和改善澜沧江-湄公河航运;加强与中亚、俄罗斯的油气管道建设。二是加强口岸设施建设。尽快开通建设阿尔山等口岸。设立边境口岸建设专项资金,加大对重点口岸基础设施的投入,尽快实现重点口岸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讯,强化口岸功能,搞好大通关建设,实行通关便利化。建议将沿边重点口岸建设列入国家基本建设规划,并在口岸关税方面给予相应支持。
  2.加快建设沿边对外开放带。实行“大边贸”战略,按照以开放促开发和“出口带基地、基地带产业、产业促发展”的思路,构筑“基地产业、口岸企业、出口市场”的产业化模式,统筹沿边对外开放和沿边地区发展。实施沿边公路干线工程,沿着边境线修筑一条高等级公路干线,将边境各县市和重点口岸连接起来。利用邻国丰富的资源和口岸优势,建立一批边境出口加工园区或基地,大力发展以毗邻国进口原材料和满足毗邻国市场需求为主的口岸加工贸易。
  3.对口岸加工园区给予政策支持。一是在口岸加工园区设立保税仓库,或者按照国家现有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政策,实行海关监管,封闭运行。二是在资金信贷方面,对口岸加工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在中央外贸基金或其他方面给予支持,对园区企业给予出口信贷支持。三是在质量认证和出口商品检验方面,积极支持园区出口企业通过产品论证、国家安全认证、企业质量体系论证和环保论证。四是在开放服务贸易领域方面,允许外资银行、证券、保险、物流、商贸、中间服务等机构进入园区设立分支机构,并开展相应业务。
  4.建立跨国经济合作区和保税区。要进一步加大沿边开放力度,近期内可考虑选择条件成熟的边境口岸组织边境经济合作区试点。例如,在中俄边境组建黑河-布拉戈维申斯克、绥芬河-波格拉尼奇内、珲春-哈桑跨国经济合作区,促进双边边境贸易的发展,繁荣两国边境地区的经济。从长远发展看,可以考虑在一些有条件的边境口岸,设立以保税仓储、出口加工和转口贸易为中心业务的保税区,或者建立边境自由贸易区。
  
  (四)完善对外贸易政策,促进贸易结构优化升级
  
  
为优化进出口结构,转变贸易增长方式,充分实现国内国外资源的优势互补,当前亟需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明确重点鼓励和限制的进出口产品领域,使进出口结构更加符合我国的产业发展需要和资源环境特征。
  1.进一步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在出口商品结构方面,要继续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降低出口商品的资源和能源消耗;同时,要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产品出口,提高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和增值程度。在进口商品结构方面,适当扩大国内短缺资源以及生产急需的能源、关键技术、重要设备和重要原材料的进口。
  2.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一是提高国内企业参与加工贸易的程度和水平;二是推动加工贸易产品结构升级,向以高新技术产品为主的方向转变;三是鼓励国内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为跨国公司配套,增加零部件和原材料国内采购的比重,促进加工贸易产业链条向上下游延伸,提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四是完善加工贸易监管,规范发展出口加工区,探索国际通行的自由贸易区,提高加工贸易的便利程度,创造加工贸易稳定规范发展的环境。
  3.实施倾斜性贸易优惠政策。一是加大力度促进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农产品出口,主要通过完善政策,健全对这些地区有利的农产品出口促进机制、财税支持和信贷支持等,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贸易环境。二是通过土地、信贷、财政贴息、税收和出口补贴等政策促进东部地区劳动力密集型出口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促进这些地区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和农业人口的转移。
  
  (五)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当前亟需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切实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一是促进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提高技术引进的实效,实现“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创新开发-提高国际竞争力”的良性循环。二是优化技术引进结构,注重引进技术的环境效应。尤其要加强资源循环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废物处理技术以及清洁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能源节约技术等的引进。三是将引进高新技术与改造传统产业结合起来,发展高科技农业和先进制造业,在增加产出的同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降低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为实现以上目标,需要建立完善的政策支撑体系:一是搭建更加完善的技术引进信息和政府公共服务平台,提高引进技术的适用性、先进性,避免低水平重复引进;二是扭转“重硬件、轻软件”的倾向,增加技术引进过程中消化吸收配套资金比例,提高专利和专有技术许可的引进比重;三是建立企业技术引进和创新促进体系,促进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推广;四是综合运用经济手段鼓励技术引进和创新,包括金融和信息支持、决策咨询等,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工作给予适当的税收减免等优惠;五是继续鼓励跨国公司来华兴办研发和设计中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优化创新环境,促进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活动的渐次升级;六是对引进技术设定环境效应标准,并对能够显著改善环境、降低环境负荷、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技术提供相应支持。(魏后凯,刘长全,王业强)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生态文明:人类与自然界的和
    构建协调、和谐、可持续的家
    [原创] 科学发展  促进人与自
    发展地球科学促进人与自然和
    保障国土生态安全 促进人与自
    生态修复:还人类一个和谐的
    人与自然和谐:拯救地球母亲
    强化法制建设,促进人与自然
    关注人与自然和谐 建设和谐
    汞污染不等于健康危害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