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生态文明内涵及历史定位

作者:张连国    文章来源:光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3-8


    二、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思潮具有生态文明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思潮具有生态文明的内涵,一方面这在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本身具有生态主义的维度,另一方面,晚期资本主义社会日益严重的以意义危机和生态危机为内涵的“现代性危机”,促使对资本主义具有批判立场的生态主义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结合并向马克思主义寻找思想资源,形成生态社会主义的思潮,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之科学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化。
   首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具有生态主义的维度。马克思主义是否具有生态主义的维度,在西方学术界是有争论的。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是非生态的或者反生态的,在其“人类中心主义中,在其工具论的自然观和通过技术控制获得解放的问题中,马克思没能越过西方传统中致命的非生态的二分法”。[11]在1995年9月巴黎召开的“国际马克思大会”,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是第一个生态学家,马克思主义“具有跨时代的征候”,“马克思主义哲学准确预见了‘后现代’的某些特征”。“马克思的思想始终保持通向几乎所有重大问题域的出场路径。”“马克思主义对当代的“绿色问题及环境—生态问题的哲学思考,就具有这样的魅力。”[12]我认为,马克思主义属于现代性的思想,但是马克思主义又是根本否定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思想,具有后现代的特征和生态主义的内涵,马克思主义本身也蕴含着生态主义的维度:

    其一,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蕴含着人与自然内在有机统一的生态哲学的思想。与现代理性哲学把人和自然的关系看成主客体的对立征服关系不同,生态主义把人和自然看作是有机整体的内在统一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在自然观上根本上超越了现代性的范式,把人和自然的关系看这是以人为调控者的内在有机统一相互依存并关系:

    一方面,马克思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的存在物”,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13],把自然界看作是人的有机的身体:“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形影不离的身体。”“说个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不可分离,这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己本身不可分离。”[14]恩格斯指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15]人们实践越多,就“愈会重新地感觉到,而且也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致,而那种把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对立起来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也就愈不存在了,这种观点是从古典古代崩溃以后在欧洲发生并在基督教中得到最大的发展。”[16]

    马克思主义在充分肯定自然界与人的生存的内在统一关系前提下,强调自然界对人的现在性地位,认为人要生存,就要解决吃喝住穿问题,就要从自然界取得生活资料,这就有了人和自然发生关系的“生产力”。马克思不是简单的强调人和工具在生产力的地位,而是也重视“自然的生产力”。马克思指出:“劳动的自然生产力,即劳动在无机界发现的生产力,(它)和劳动的社会生产力一样,表现为资本的生产力。” [17]马克思在评述重农学派时指出:“经济的再生产过程,不管他的特殊的社会性质如何,在这个部门(农业)内,总是同一个自然的再生产过程交织在一起。”[18]马克思在考察的地租问题时指出:“在农业中(采矿业中也一样)问题不只是劳动的社会生产率,而且还有由劳动的自然条件决定的劳动的自然生产率。可能有这种情况:在农业中,社会生产力的增长经济补偿甚至还补偿不了自然力的减少,—这种不少同事只能起暂时的作用,——所以,尽管技术发展,产品还是不会便宜,只是产品的价格不致上涨得更高而已。”[19]

    另一方面,马克思提出了“自然向人生成”的“人本学的自然界”的观点,与现代理性主义者从“抽象的思维者”的主体地位,把自然界看作是“抽象的、孤立的、与人分离的自然界”不同[20],马克思把自然界看作是在实践中生成的“人本学的自然界”[21]充分肯定人的实践活动对自然界的调控关系,“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我们对自然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22]

    其二,从人和自然内在统一的观点出发,马克思、恩格斯超越了他们所处的工业化时代,关注生态平衡问题,并揭示了生态破坏的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深层机制。

    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生态危机已初露端倪但没有恶化,马克思注意到了同时代人卡尔•弗拉斯在其著作中具有生态保护观点的《各个时代的气候和植物界》,推荐给恩格斯。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利用他的思想,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美索不达尼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完了,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失去了积聚和储存水分的中心。……”[23] 

    在马克思恩格斯所时代,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对生态的破坏仅仅是作为一种可能性而存在,尽管如此,马克思主义从人和自然内在统一的观点以及历史唯物主义其他观点,还是看到资本主义生产模式所造成的人与自然异化关系。恩格斯指出:“政治经济学家说,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其实,劳动加上自然界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24]但是,“私有制使我们变得如此愚蠢而片面,以至于一个对象,只有当它为我们所拥有的时候,也就是说,当它对我们说来作为资本……的时候,才是我们的”[25] 

    其三,马克思提出了对人和自然关系进行“合理调节”的理论。在马克思的时代,生态问题和环境问题主要集中在农业发展的后果上,大的工业对生态的破坏还不十分明显。马克思在评论德国植物学家弗拉斯《各个时代的气候和植物界》一书是指出:“本书证明,气候和植物在有史时代是有变化的。……他断定,农民非常喜欢的‘湿度’随着耕作的发展逐渐消失(因此,植物也从南方移到了北方),最后形成了草原。耕作的最初影响是有益的,但是,由于砍伐树木等等,最后会使土地荒芜。……结论是,耕作如果自发地进行,而不是有意识地加以控制(它作为资产者当然想不到这一点),接踵而来的就是土地的荒芜,像波斯、美索不达尼亚等地以及希腊那样。”[26]在这里,马克思提出了“有意识地加以控制”人和自然关系的思想,具有生态主义的视野。马克思在论述资本主义必将对共产主义所取代的历史趋势是指出:“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解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它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27]从生态主义的视野来看,马克思实际上提出了人和自然界之间生态经济的循环关系:首先是对社会的调节前提,社会化大联合的生产制度;第二,调节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循环关系;第三,“最小消耗”、“合乎本性”是进行合理调节、循环的原则。

    其四,马克思提出了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内在统一的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以及人与自己和谐的具有“自然-然道主义”的文化精神的理想社会形态。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将是一个被超越的暂时的历史阶段,取代资本主义的是一个具有自然-人道价值理念的生态文明的社会形态。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因而也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的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他是人向作为社会的人既合乎人的本性的人的自身的复归。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任何自然界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 自我确证、自由与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它知道他就是这种解答。[28]马克思所说的实际上是一种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之间以及人和自己之间三种和谐关系的生态文明形态和社会形态。

    第二,随着以意义危机和生态危机为内涵的“现代性危机”的显现,在西方形成了绿色社会运动,其中之一是生态社会主义运动及其思潮。生态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与生态主义结合起来。揭露了生态危机的资本主义制度根源,揭露了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对第三世界生态破坏的“生态殖民主义”,指出了资本主义体系必然被取代的历史前景:

    前东德统一社会党党员鲁道夫•巴罗是欧洲生态运动和和平运动的代表人物,他在理论上主张生态人道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谋求“绿色”(生态运动)和“红色”(共产主义运动)政治力量的汇合,其代表作是《红色道绿色》(1983)。前波兰共产党“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亚当•沙夫,1972年后成为“罗马俱乐部”最高的成员之一,1980年担任罗马俱乐部执行委员会主席,积极推动生态运动与共产主义运动的结合,加拿大学者威廉•莱易斯认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最新发展阶段。他从法兰克福学派对资本主义“异化”的分析出发,其他异化的消费,提出建立“稳态经济”的思想。莱易斯和另一个生态社会主义者阿格尔八生态危机的根源归结为资本主义制度本身,认为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扩张的动力是追逐利润,生产无政府状态所带来的“过渡生产”和“过度消费”必然造成生态危机。生态危机的出现提供了从本质上改变资本主义的可能性。应该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建立一个摆脱异化劳动和异化消费、人和自然和谐并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保护自然理智地使用自然资源的后代着想的“稳态”社会经济模式。安德烈•高兹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生态学》一书中,集中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生态学的关系,主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与生态运动结盟,反对晚期资本主义。高兹认为,资本主义是追求经济和理性的社会,即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的生产的模式是与生态合理性的要求不相容的。资本主义追逐利润的最大化和市场、消费的不断扩张,这将破坏生活的基本要素和生活质量。生态危机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积累的逻辑之中,为了满足这一逻辑,需要引导人的消费最大化,创造商品消费量的最大化。拉比卡指出,发达国家对不发达国家的掠夺是造成不发达国家和第生态环境的化的根本原因。生态殖民主义者为了保护本国的生态环境不惜破坏他国的生态环境。发达国家资本主义性质决定他们只能解决本国或局部地区的生态危机,不可能解决全球性的生态危机。生态危机不可能通过改良来解决,只有通过革命,消灭资本主义制度才能最终消除生态危机的社会根源。[29]

    上述生态社会主义的思想,尽管既有浪漫主义、空想主义和资产阶级的思想特征等弱点,但他们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对当代生态危机的资本主义制度根源的揭示,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化。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中国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中国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解偶联剂在污泥减量上的应用
0 前言  活性污泥的消化过程是一个利用菌群将有机污染物质…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