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生活 | NGO | 考试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Eteam | Ieco | 产业 | 留言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保热点 >> 荒漠化与沙尘暴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治沙不能违背科学规律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治沙不能违背科学规律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5-9

  4月17日,在中国北方,在首都北京,一场罕见的浮尘天气灾害引起了人们对治沙问题的追问。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几乎所有的科学家都认同这样一个理念:治沙的根本在于治理尘源。“有人认为治理沙尘暴,只要种树就可以了,因为树能挡住风。这一说法很可笑。”中国科学院甘肃分院寒旱所研究员陈广庭说。

  陈广庭指
出,形成沙尘暴的两大因素,一是风源,一是尘源。解决沙尘暴的根本问题,不是单纯解决风源问题,而是解决尘源问题。京津地区浮尘或沙尘暴的来源是内蒙古的几大干涸湖泊,但是有关部门在这些治理沙尘源的科研项目上,“投入几乎为零”。相反的,每年政府在植树造林的投入上可谓不遗余力。这种做法显示了相关政策在治沙难题上没有抓住根本。

  中国科学院海洋所宋怀龙支持陈广庭的想法。他说:“毕竟人们不能限制风这种客观存在的自然力,毕竟风的位置比树高,植树造林能起到减小风速的作用,但不能从根本上限制风的移动。”

  “沙尘暴的尘源大多是裸露的尘土,要阻止这些尘土被风吹走,可行且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增加植被、固土。方法是种草,而不是植树。”陈广庭说,植树造林防止沙尘主要是借鉴前苏联的模式,但是这种模式很显然没有从根本上认识沙尘暴。

  中国科学院植物所首席研究员蒋高明曾尖锐地指出,花费巨资的“三北防护林”曾被誉为中国的“绿色长城”,但是收效不大。“绵延上千里的防护林,现在已经是坍塌的‘绿色长城’。由于普遍种纯林,在发生虫害时,一倒一大片。”这些惨痛的教训足以说明,违背自然规律的造林是得不偿失的。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中国防沙治沙:尊重自然 改善
    “认领”沙漠 治沙专家全程“
    沙尘暴频发拷问防沙治沙执法
    新世纪我国防沙治沙综述
    人退沙退:新的治沙观
    李生军治沙六载半造林三千万
    椰子棕的妙用
    菊芋治沙:屡受挫折的理想
    防沙治沙典型重新沙化的背后
    莫让绿化英雄流汗再流泪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