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自然保护区!

作者:陶思明    文章来源:绿韵论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5-5
的事情,目的就是要使自然保护区名副其实。自然保护区不是经济开发利用之地,国内外法理、道理无不如此。那我们为什么非要去干如上所述的一些项目,又为什么敢这样去做呢?受法律保护的自然保护区,正在被非法律的因素进行着可怕的侵蚀与威胁,并在这种境遇中一天天败下阵来,这就是我国自然保护区事业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我们应该重新捡回法律的尊严,把为抢救自然生态而建立的自然保护区,重新抢救回来。并且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去抢救,否则晚了就抢救不回来了。

  自然保护区的不可替代决定了保护的重要性

    多年来,我国在生态保护上被认为是边恢复治理,边开发破坏,对这种情况听的多、看的多了,也许就习以为常了。但那是一个建立在宽广地域范围上的宏观概念,而自然保护区已经是保护自然的最基本地理单元了,是微观层次上的特定范围,是保护自然历史文化遗产和生物多样性最必须的也是最低限度的国土资源配置,可千万不能搞什么边建立、边破坏,那是经不起一丁点儿折腾的。独特的自然地理区域和特有物种不是到处都有,如今更是少之又少。在我们这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国度里,许多保护对象与其所在自然保护区甚至保护区核心区的关系,早就是“身家性命全系于此”而别无分号,不可能在保护区范围内还有什么生态上更好的地方可供进一步调整或有多余的地点可供开发破坏,也没有生态上相互重复的保护区或其他相同类型、功能的地方可供替代。因而,已经建立的这些自然保护区中的绝大多数,其特征、功能和价值,都具有惟一性,不少在全球范围内也是惟一的。开发了,生态破坏了,物种灭绝了,这些自然遗产可就真的没有了。金沙江水电开发一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中,为了替代长江合江—雷波段珍稀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关方面开列了8个替代方案,思路不可谓不开阔,但最终大家都认为替代方案“难以替代”,现有保护区“不可替代”,即为证明。然而,人类社会所有的开发建设工程项目所要达到的目的,在实现途径、方式或其布局上都有着十分灵活的多种多样的选择余地,关键在于决策者如何决策。如果不是这样认识问题,我们会犯历史性错误,届时想改正也只能是回天乏术了。

  我们既然承认不能生活在一个只有人类和完全人工化了的地球上,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地球最基本的特征—生物多样性,并把建立自然保护区作为最有效的措施,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加快实施,我们不说尊重自然、尊重自然保护区了,也该尊重我们自己的追求和劳动成果吧!自然保护区不是凭空产生、随便划定的,要有相应的自然要素和生态区域为基础,也需要缜密的政治、法律支持和大量人、财、物的投入。今天,我们高兴地看到祖国大地上有了不少自然保护区,表明我们还有值得保护的自然资产,还有可以和后代共享的财富之源,是一件非常光荣、自豪和骄傲的事情。也记载着各级人民政府、广大人民群众、科技工作者和自然保护人员的远见卓识和辛勤努力,历史将不会忘记。也许我们对自然保护区工作的规律性还探索、把握不够,管理上还不太细致、科学,甚至有些粗放,这些都是可以改进的。但是,无论如何也不能以发展经济为由把它们中的一些毁坏了。相对于地域广阔、地位至上的现时经济发展来说,承载历史和环境权利的自然保护区太弱小了,不仅需要法律的保护,也需要道德的关怀,科学和历史将会评判我们所做的一切。

  保护应纳入到经济决定中

    也许我们有千万个开发大自然的理由,并且已经进行了千万次开发,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但我们必须保证自然保护区不被实质性开发,最关键特征不被彻底改变,这是最低限度,也是自然保护区事业存在的惟一理由,它蕴藏着比现实经济效益更为本质更为重要的东西。我们必须把自然保护区的有效保护管理,有机地融入到经济决策中去,体现到经济与社会全面的健康的发展中去,使自然保护区所承载的价值、功能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从而保障其体面地走向远方,造福于子孙万代。这无愧于我们伟大的时代,也无愧于我们英雄史诗般的人类精神。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存在,不仅将使我们的发展更有保证,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而且将使未来的人们有可能看到一条蜿蜒曲折、奔腾不息、气象万千的天然河流和芳草萋萋、树影森森、鸟兽成群的生态区域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有条件从中获得更好生存和发展条件,过上比我们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在我们手上不开发,难道有什么可惜的吗?

上一页  [1] [2]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中国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中国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盘点大自然的十大"透明生物"
    同拟态的动物模仿环境一样,有些生物采取更极端的办法,…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