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篇:绿色农业新天地 近年来,我市在抓好“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工作的同时,切实抓好环境保护和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建设示范区推进农业现代化 在做好古镇镇省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的同时,为了进一步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强辐射带头作用,我市先后建立了小榄、横栏、西区等3个市级示范区,43个镇(区)级农业示范园区。目前,各示范区内农田路网水利等设施基本完善,布局较为合理,生态环境得到优化,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三赢。如古镇镇自1999年定为省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以来,省、市、镇、村四级共投入8.6亿元资金,用于修路筑桥、整治基塘、推广自动喷淋、建设花卉苗木精品市场、招商引资、信息网络建设、引进名优品种等。经过三年多的建设,示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2002年农村人均收入7500元,比全市农村人均收入5886元高出27个百分点。示范区高水平、高档次的建设连续几年获得专家的好评,今年还被立项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及无公害农产品
 图:生态农业谱写着一首生机盎然的大地史诗 近几年来,我市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全面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全市农业生产基本上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2000年,中山香蕉、中山塘鱼、罗氏沼虾、中山聚丰园大米等中山品牌的大宗农产品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大涌全昌菜场、港口顺清菜场、中山信邦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沙溪水生蔬菜现代化示范基地、三角镇蔬菜生产基地等5个农业企业2001年已获得广东省无公害产品生产基地认证。 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
 图:香蕉有机栽培已实现产业化 我市先后建立了'中山市香蕉有机栽培标准化示范区'、'石岐鸽饲养及管理标准化示范区'等2个省级农业标准化试验示范区和中山市杨氏南北鲜果有限公司、中山食出公司白石猪场、中山市三乡古鹤菜场等8家市级标准化示范基地。 通过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减少了化肥和高毒、高残留农药的施用量,改善了土壤、大气和灌溉用水等生产环境,生产出了符合质量安全的农产品,真正体现农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 建立健全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 2002年,我市根据省农业厅'充分整合利用现有资源组建市级检测中心'的精神,组建了'中山市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中心',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在小榄、三乡等镇区率先配备专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检测员和农残速测仪器,并成立农业行政执法队伍,对销售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企业和人员进行严肃查处。在农产品销售方面,在城区'华柏市场'和'竹苑市场'实施'放心菜'工程试点,收到很好的效果,保证了市民菜篮子产品的质量安全。 发展花木生产,营造绿色生态环境
 图: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 花木生产是我市效益农业中的重要产业,近年来稳步发展。2002年全市种植面积5万亩,形成以棕榈科植物、绿化苗木、草坪草、菊花四大品系为主的花木产业格局,品种2500多个。花木产业的发展不仅提高了农民收入,而且还改善了环境质量、净化了空气、丰富了人民精神生活。如小榄镇投入6000万元建成联丰路花木产销基地,100多个花木大户在马路两旁连片种植8000多亩、长达8公里的花木走廊,奇花异树,美不胜收。

图:鱼鸭结合的生态养殖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