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保护湿地 应对气候变化

作者:苏守芳    文章来源:东北网-鹤城晚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2-4
  2010年2月2日,是第十四个“世界湿地日”。作为“世界大湿地”周边城市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应在这个日子里总结、反思一下:我们是如何珍惜、保护我们身边的大湿地的。

  只有健康的湿地才有健康的人类

  比喻能生动、形象地反映某种物质、现象。因此,人们把森林比喻成地球之肺,把湿地比喻成地球之肾。肾,作为人体的重要器官,它为生命活动起到什么作用呢?医学的解释很明确,一是生成尿液,维持水的平衡:二是排除人体的代谢产物和有毒物质:三是维持人体的酸碱平衡:四是分泌或合成一些物质,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因此,肾功能衰竭不仅损害人体健康,严重可导致人死亡。

  人的肾脏不能衰竭。同样,地球的“肾脏”也不能衰竭。为了保护地球的“肾脏”,全世界环境保护人士都在大声疾呼,保护地球,呵护湿地。只有健康的湿地,才有健康的人类。因为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所以,为了加强对湿地的保护和利用,1971年2月2日,来自18个国家的代表在伊朗南部海滨小城拉姆萨尔签署了《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为了纪念这一创举,并提高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1996年《湿地公约》常务委员会第19次会议决定,从1997年起,将每年的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昨天,是第十四个“世界湿地日”。它的主题是:湿地、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

  生物多样性对于我们来说很深奥,而气候变化却在我们身边时时感受。奇冷奇寒地球“打摆子”

  这个冬天比往年冷得多——这是居住在世界大湿地边缘的鹤城人亲身感受的。新疆大雪,云贵大旱,渤海结冰,黄海流凌——这是我们从国内新闻中看到的。欧洲奇寒,澳洲酷暑——这是我们从国际新闻听到的。气候的变化,给我们人类带来了许多麻烦。虽然气候变化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但人们经过反思追问,也捋出了几个主要原因。所以,全世界将2010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确定为“湿地、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湿地是生命之源,这是1997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所以,保护湿地也就保护了生物多样性。然而,湿地与气候变化又有什么关系呢?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湿地能储存水分,然后慢慢释放出来,尤其是在干旱或雨量稀少的时候,特别重要。而湿地植物和泥土储存了碳,延缓或替代了以二氧化碳形态返回,减轻对气候的影响。所以湿地若破坏,气候变化的影响会随之加剧。“湿地、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今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为医治地球忽冷忽热“打摆子”开出了一剂良方。

  珍惜湿地莫让湿地变“失地”

  年逾半百的老卜奎还会依稀记得,每年端午节的黎明前,三三两两的人群或骑自行车,或步行,跨过西大桥(今西虹桥)西行两三里便可闻得艾草香,采得菖蒲归。因为,那地方有一片浅浅的清水,茂盛的蒿草,嬉戏的野鸭,跳跃的鱼虾。这便是鹤城城中的一块湿地。老百姓将它称为菖蒲沟。如今,这绿色空间却被水泥森林所覆盖。

  就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在秋冬之际,还可以看到铁峰区东湖那即将结冰的水面上落满了迁徙的野鸭鹤类。可如今呢?想起“世界大湿地”,十三年前,记者采访保护扎龙湿地选题时,扎龙乡人大主席佟兆友的一席话依稀回响:1968年我初中毕业后就在甸子上放马。那时候,走出老毛窝棚,就是水。我十多岁的时候,撑船到过南浦路。那时候,野鸭子多的数不清,有时候混到家鸭子群里偷食儿吃……那时候的鱼捞也捞不完,野鸭蛋捡也捡不尽……1987年,我在苇塘里海抓到过北极小鲵。当时咱不认识,后来送到保护区才知道这玩意儿叫这个学名。那时候……

  那时候扎龙湿地有多大?佟兆友撑船到过南浦路。那时候扎龙生物有多少样?佟兆友竟抓到过北极小鲵。那时候扎龙的资源有多丰富?佟兆友竟然捡野鸭蛋捡不完……

  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孰重孰轻?摆在我们面前的矛盾如何化解?哥本哈根会议吵吵多日也没整明白,可人类向低碳社会发展却成为大家的共识。因为,全球变暖、冰川消融、海水上升、降雨不均已经危及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这是全世界的事儿,咱们想管也管不着。可眼前的问题,我们却难以逾越。因为这些问题就是我们自己给自己提出的。恩格斯早就给我们留下了一个著名的“警告”:“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如今,我们确实尝到了自然界报复的苦果。若不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在乌裕尔河上游修建“东升”、“上游”、“跃进”、“宏伟”等大大小小三十多个水库,佟兆友今日还可撑船到南浦路。

  湿地变成“失地”,令人痛心;收复“失地”,却让人欣喜。我市劳动湖南扩工程将会增添城市的灵秀之气,而目前仅存的湿地我们更要倍加珍惜,决不让地球之“肾”再出现“衰竭”。

  保护湿地从我们自身做起

  痛定思痛,人们开始觉醒。鹤城人对世界大湿地的保护意识整逐年加强。1997年,我市全国人大代表向全国人大递交提案,呼吁保护扎龙自然保护区的自然湿地。同年10月10日,我市成立了国内唯一保护单一物种的民间组织——中国·齐齐哈尔丹顶鹤保护志愿者协会。2002年5月,经市领导和有关人士多方协调申请,引嫩江之水补扎龙湿地工程得以落实。去年年末,扎龙湿地核心区居民生态搬迁工程也开始调查摸底……

  保护世界大湿地,要从我们每个人自身做起。虽然在保护湿地上我们付出许多经济损失,也取得了很大成绩,可我们并不能因此而沾沾自喜。因为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或许还会无意识地伤害湿地。数年前,记者在陪同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建章考察扎龙湿地时,马院士并提出了一个尖锐的话题:湿地就怕人为割裂,大齐公路、碾北公路横穿扎龙湿地,或多或少会给湿地造成危害。湿地被人为割裂的后果是岛屿化、荒漠化,严重可导致沙漠化。1月31日,记者到富裕县塔哈乡小哈百村采访时,经过一条约6公里的乡村水泥路。这条路是在一片约三千亩的湿地中间穿过,陪同记者采访的村干部指着已经龟裂的水泥路面对记者说:“这片烂泥塘不宜修水泥路面,刚修两年,就这熊样了。要是修砂石路,年年平平整整,还可维持。”

  村干部的话是否有一定的道理?村村通是惠农的好事儿,可也要以科学发展观实施,路面宜硬则硬,宜软则软。如果在低洼湿地上修水泥路面,热胀冷缩,必然龟裂。后期难以修复,而且报废的水泥路面扔在湿地几百年也难以降解。

  院士和村干部的话是否给人们启迪?保护湿地,也要以科学发展观来实施。

  大自然是宏大的,同时也是脆弱的。科学家认为,保护自然最好的办法就是别去或者少去改变它。因为,每一个自然环境都是千万年来大自然用鬼斧神工而造就的。

  保护湿地,要从我们每个人自身做起。如果人类不约束自己的行为,那将成为“最危险的动物”。

  世界上“最危险的动物”是什么?这个答案已经写在德国埃克尔特野生动物园的一座小木屋的墙上,当参观者带着这一疑问打开小木屋门时,迎面立着一面大镜子,参观者的尊荣便立刻显现……

  携手保护湿地,应对气候变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护生物多样性,遏止气候的不良变化。

  历年“世界湿地”日主题

  1997年:湿地是生命之源

  1998年:湿地之水,水之湿地

  1999年:人与湿地,息息相关

  2000年:珍惜我们共同的国际重要湿地

  2001年:湿地世界——有待探索的世界

  2002年:湿地:水、生命和文化

  2003年:没有湿地-就没有水

  2004年:从高山到海洋,湿地在为人类服务

  2005年:湿地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

  2006年:湿地与减贫

  2007年:湿地与鱼类

  2008年:健康的湿地,健康的人类

  2009年:从上游到下游,湿地连着你和我

  2010年:湿地、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保护和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
国际生物多样性科学计划(DIVERSITAS)是国际全球环境变化(…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