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勇诚——滇金丝猴的守护者

作者:资敏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4-13

  如果你见过滇金丝猴,会由衷地赞叹这种漂亮的小动物。它们个个都有一副秀气的面庞,脸上白里透红,配上美丽的红嘴唇,全无半点“毛脸雷公”的猴相。然而,就在大多数人对它们还一无所知、甚至连科学家也不十分了解它们时,这个“红唇一族”已被人类逼向了灭绝的边缘,全部种群数量不足2000只。


  20年多前,血气方刚的龙勇诚投身到滇金丝猴科考工作中。那时,全国连一张滇金丝猴的照片都没有,可见人们对这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多么陌生,更谈不上保护了。是龙勇诚让这个唇红齿白的精灵呈现在世人面前。从见到滇金丝猴起,龙勇诚便打算用一辈子的时间来保护它们。


  10年时间,风餐露宿,行走数十万里,他只有一个心愿:绘制一张“滇金丝猴分布图”


  1982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生物系动物专业的龙勇诚被分配到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工作。别人向他介绍云南这个动植物王国时,提到了大象、孔雀等,他都有感性认识,唯独说到滇金丝猴,他想象不出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认为不过就是猴子的一种罢了。


  1987年,龙勇诚到滇西北出差,在当地老乡家见到了15具完整的滇金丝猴骨架。一见到头骨上那滇金丝猴的典型特征——几乎消失的鼻梁骨,龙勇诚又惊又喜。然而,细心的龙勇诚发现,其中12具骨架上带有捕猎致死的痕迹。他的心情瞬间变得沉重起来,他想:围猎活动在当地是如此频繁,在围猎活动中,光打死的就有十几只,那还会有多少只滇金丝猴在围猎中受伤?这些可怜的滇金丝猴又不会像人类那样能疗伤,等待它们的就只有死亡!一个猴群只要受到几次这样的围猎就会从这个世界上完全消失。滇金丝猴既然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为什么没人管呢?谁应该对此负责呢?


  带着这些困惑,龙勇诚向领导申请调查滇金丝猴地理分布和种群数量的课题,得到了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认可和支持。


  当时,龙勇诚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要绘制一张滇金丝猴的分布图,把滇金丝猴所有群体的具体地理位置及数量都标出来。


  龙勇诚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个课题,一做就是一辈子。


  第一次找猴子,幸运之神对他眷顾有加,只用了3个星期,龙勇诚就找到了线索。有村民告诉他,龙马山山上有一种怪猴子,它们有一双杏眼和上翘的鼻子……当地傈僳族人称其为“猕王拿”。这种猴子不像猕猴那样吃庄稼。它们头脑机灵,有集体意识,战斗能力强,在自己生存的领地内一般不准猕猴群进入。春夏季节,它们还要和熊争夺竹笋。在地面上,它们斗不过熊,爬到树上,熊则不是它们的对手……龙勇诚听后立刻兴奋起来,他认定,这种“猕王拿”肯定就是滇金丝猴。


  龙马山是云龙县北部最高的一座大山,海拔为2100米~3600米左右。一路上,他看到了猴子留下的许多粪便,通过对粪便新鲜程度的判断,龙勇诚确定了一条滇金丝猴的活动路径。沿着路径,他向前寻找。


  第4天,当他往山顶攀爬时,突然听到一阵枪声。枪声很密集,一直在山谷中回荡。龙勇诚快速爬上山顶,站在山上往下看,只见不远处巨大的冷杉丛林中,有一对母子滇金丝猴正紧紧相拥,母猴子的双手紧紧地搂住小猴子和树干。


  龙勇诚在山顶上大喊:“不要开枪!不要开枪!”


  只听见一声枪响,小猴子从母猴子怀中跳出,顺着树枝溜走了。同一时间,母猴子却松了手,从树上滑落……


  龙勇诚难受极了,他快步赶去,用双手抱起那只奄奄一息的母猴子,在母猴子的屁股上发现了一个枪眼,直径有1厘米那么大,鲜血染红了他的手。半个小时后,母猴子在龙勇诚怀里闭上了眼睛。


  第一次找到滇金丝猴,却亲眼目睹了它被猎杀,龙勇诚的眼睛湿润了,滇金丝猴的命运真是太惨了!虽然早在20世纪70年代它们就被列入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名单,但这实在是徒有虚名!在这里,相关的主管部门不了解滇金丝猴,当地群众的保护意识又极其淡漠,龙勇诚感觉到肩上担子沉甸甸的。


  为了彻底调查滇金丝猴的相关情况,龙勇诚开始了长期的野外生活。1985年~1989年的5年时间,他基本就住在山上,每天只做一件事情——找猴子、记录信息。为了节约科研经费,龙勇诚常常一个人上山,他背一个大大的背包,里面装着睡袋、衣服、压缩干粮、记录的本子、笔、借来的相机……


  龙勇诚说:“在山里,最怕的不是寂寞,而是找不到猴子。找不到猴子,心里就急,只能不停地走,有时候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喝水,就想着怎样才能找到猴群。”


  为了记录准确,龙勇诚先从最南边的猴群和最北边的猴群入手,逐渐包围猴群的中间活动范围;几次进入龙马山、老君山、独闯白马雪山,又几次只身前往西藏东南部的芒康县……一步一个点走遍了云南、西藏;但凡有滇金丝猴出现的地方,就一定有他追寻的足迹。


  一次又一次的上山,不知道穿破了多少双鞋,磨破了多少件衣服,写满了多少个记录本。就这样,龙勇诚用了整整10年的时间,绘就了一张滇金丝猴分布图,用红点详细标注了18个猴群的具体方位,对滇金丝猴有了这样程度的了解在国内、乃至世界都是领先的。


  他最痛恨的就是偷猎,在与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他用人格魅力影响并带动了一批猎人变成滇金丝猴的保护者


  龙勇诚指着自己绘制的滇金丝猴分布图焦虑地对记者说:“你看,这3个猴群,因为被猎杀已经消亡了,短短的10年时间啊。”


  猎杀,是龙勇诚最愤恨的行为。不过,他却在寻找猴群的过程中和许多猎人成了好朋友。他觉得,猎人也可以成为动物保护者、研究者。


  “猎人”和“动物生态学家”看起来似乎是两个对立的概念,但是龙勇诚对此却有着不一样的看法:猎人要猎取野生动物,就必须知道它们的生活习性,否则就打不到猎物,说不定猎人是世界上最早的生态学家。滇西北地区许多少数民族都是从狩猎社会步入农耕社会的,当地人有几百年的狩猎传统。在当地,狩猎能解决一个家庭的生存问题,猎人的地位很高。


  和龙勇诚第一个打交道的猎人是居住在丽江老君山上的傈僳族村民张志明。张志明是一位“全能性”的野外向导,他会做饭、看病、开车、修路、建桥。认识龙勇诚以前,张志明和所有村民一样,从未听说过滇金丝猴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没有“自然保护”、“保护野生动物”的概念。

  1989年的春天,张志明跟随着龙勇诚在老君山上同吃同住、形影不离地生活了5个月。一开始,张志明总喜欢带着那把两尺来长的小火枪,每当看见猎物时,他总是怦然心动。5个月的时间,他们共同查清了老君山地区全部滇金丝猴群的活动范围和大致种群数量,同时,他们也成了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


  龙勇诚为了寻找滇金丝猴的执着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感动了张志明,从那以后,张志明从狩猎者变成了老君山一带近200只滇金丝猴和珍稀濒危动物的“守护者”。张志明对当地猎手们的活动都十分清楚,因此,他反盗猎便如鱼得水,这个套子是下什么动物的?是谁下的?他来自哪个村子?他只要一看就明白。后来,张志明还被当地林业部门正式任命为滇金丝猴保护宣传员。


  多年后,当龙勇诚再次见到他时,张志明正在为北京动物研究所任宝平博士工作,研究主题是“滇金丝猴野外生态行为学”。张志明带着两位当地的年轻村民,一年四季以山为家,与滇金丝猴群为伍,不仅圆满地完成了科研任务,还使偷猎者没有任何盗猎的机会。


  在龙勇诚看来,张志明对滇金丝猴生态行为的研究很专业了。“现在,他可以按照任宝平博士的要求,每天填写野外调查和观察记录,会看地形图和使用GPS,会使用照相机和摄像机拍摄滇金丝猴照片或录像。每当我们在一起聊到这种美丽动物的时候,他总是一往情深、滔滔不绝,讲上三天三夜也停不下来。”龙勇诚说。


  现在,张志明被龙勇诚称为最好的兄弟、最佳的助手。在这十几年间,还有很多相同的故事发生在柯达次、余中华、蔡沙发等猎人身上。多年后,这些猎人都成了滇金丝猴科考中的中坚力量,成为当地宣传保护滇金丝猴的倡导者。


  采访之际,记者听到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近年来,云南已经发展了110个左右的滇金丝猴巡护员。2600多只滇金丝猴、共15个猴群都有专职的巡护员。“每一群猴子都有人守着,这应该是滇金丝猴保护过程中的一座里程碑!”龙勇诚忍不住喜悦地说。


  20年来,他为了研究滇金丝猴在崇山峻岭间奔走;如今他为了建立一个滇金丝猴专项保护基金而大声疾呼


  20多年对滇金丝猴一如既往的热爱和了解,龙勇诚从一名科学家变成了一名滇金丝猴保护工作者。他现在是大自然保护协会滇金丝猴全境保护项目经理,专职从事滇金丝猴保护工作。


  对于身份的转变,龙勇诚最大的感受是角度不同了,想法也不同了。


  近年来,他的主要工作是帮助基层保护管理机构,建立以保护滇金丝猴为主的野生动植物巡护、监测和管理体系及相关激励机制,目的是希望能真正减少滇金丝猴和各种野生动物的非自然死亡数量。他希望这些举措能得到相关部门的肯定和支持,从而实现从根本上保障滇金丝猴和原始森林中各种濒危野生动物的生命。


  在美丽的香格里拉,有一个地方不是因为景色美丽而出名,而是因为能看到滇金丝猴而闻名于世。这就是塔城——中国滇金丝猴研究基地。在这里,不仅滇金丝猴牵动着龙勇诚的心,还有一群人也让他牵挂。


  原来,在龙勇诚绘制滇金丝猴分布图的那些年,他一次又一次地来到维西县的响古箐,和当地林业局及村民反复交流,研究滇金丝猴的生活习性、制定保护计划。通过他的言传身教,当年跟随他上山的助手自发成立了护猴队,开始对一个猴群进行全程跟踪与保护。10年来,护猴队的全体成员历经千辛万苦,在无比陡峭的山林穿行数10万公里,掌握了这个猴群的基本生活规律,实现了对猴群的全面保护与管理。目前,塔城的滇金丝猴数量已达到800多只,约占全球总数的1/3以上。


  “保护滇金丝猴群的安全,说起来很容易,真正付诸实践却近乎登天之难,没有亲身体验过的人,根本就不可能想象其中的酸甜苦辣。”每当谈起响古箐护猴队的10年历程和那些默默无闻的人们,龙勇诚总是闲不下来,想着要为他们做些事情。


  比如,筹资解决他们的经费问题,给他们添置一些诸如睡袋、鞋子等户外用品。可能的话,给他们上一份医疗保险。


  “护猴队员们需要长途跋涉,每人磨破了的胶鞋都在200多双以上。他们每天付出极强的体力劳作,而收入微薄。10年前,每人每天的工资只有6元,现在每天的收入仍只有30多元。而这些钱中近1/5的部分还要用于购买胶鞋。所以直至今日,每个护猴队员的家里都还十分贫困。不过,这些队员们表示,他们不会为了追求富裕的生活而离开自己呵护多年的‘猴娃娃们’。”龙勇诚动情地说。


  每年春夏季节是猴群的生育时间,也是偷猎最猖狂的时候,为了保护好母猴的安危,护猴队的队员得寸步不离地守在每一个猴群边,“野外生存的条件太恶劣了,得尽快给他们多一些的生活保障”。为此,龙勇诚积极联系社会各界的力量,他还在自己的博客上发出倡议为他们捐赠物资。


  龙勇诚告诉记者,他有一个愿望,就是建立一个滇金丝猴的专项保护基金,吸收一些社会善资,主要用于滇金丝猴保护的4个方面:巡护管理、支持社区发展、科研投入、公众宣传教育。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龙勇诚——滇金丝猴的守护者
    如果你见过滇金丝猴,会由衷地赞叹这种漂亮的小动物。它们个…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