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天:黑嘴鸥的“助产士”

作者:冯永锋    文章来源:北京青年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5-11
  ◆简介

  刘德天:1950年出生于天津,辽宁营口人,1985年进入《盘锦日报》工作,2010年退休。1991年发起成立中国第一家民间环保组织——辽宁盘锦黑嘴鸥保护协会。2002年以来,先后获得“地球奖”、“福特汽车环保奖”、“阿拉善生态奖”、“母亲河奖”、“辽宁环保十杰”等荣誉。

  刘德天不算老,今年61岁;他所创办的辽宁盘锦黑嘴鸥保护协会更年轻,刚刚20岁。可有不少人觉得他老了,觉得这个机构老了。刘德天对此有些疑惑,他暗暗下了决心,即使是环保老树,也要发新枝;何况,他真的不知道,这个“老”,从何谈起。不过他也明白,黑嘴鸥协会仍存在诸多需要改良之处,他愿意踩在20年的肩膀上,继续攀登。

  ■要让黑嘴鸥与天地共长久,20年,连一秒钟都算不上

  2011年4月20日,刘德天一行4人到了北京,带着刚刚印好的60套书。说是一套,其实也就两本,一本叫《吉祥鸟从蓝天飞过——黑嘴鸥协会20年发展历程》,一本叫《黑嘴鸥传说》。这两本书共用一个书号,如果放在书店里,读者得一块儿买走。

  从编辑到出版这两本书,只花了两个半月的时间。日夜兼程赶得这么紧,就是为了让书能够在4月20日印制成型。每年的4月20日,刘德天都要隆重纪念一番。

  有人相信辽宁盘锦黑嘴鸥保护协会是中国最早的民间环保组织。1991年的4月20日,黑嘴鸥协会在盘锦举办了成立大会。而当前中国比较有名的环保组织,像自然之友,成立于1994年;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成立于1996年;淮河卫士,成立于1998年;更多的环保组织,成立在21世纪之后。谁是中国第一个,这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刘德天想以此为契机,吸引更多的人关注民间环保运动。黑嘴鸥协会成立20年,某种程度上也等于中国的民间环保组织有了20年的发展历史。因此,有许多话,需要在20年之际,一起说一说。

  4月21日,人民网环保频道举办了“新形势下公众如何参与环境保护”研讨会,参加的人,以黑嘴鸥保护协会作为案例,就中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优势与困境,进行了深度的剖析和自由的探讨。

  刘德天被安排第一个发言。他想说的东西太多了,可时间只有15分钟,因此,他得拣最重要的往外倒。

  两三个月来,为了编辑出版那两本书,刘德天拼尽了体力。半个月来,为了能够把20周年的纪念大会在北京举办,他想出了不少办法。刘德天自认为是个有智慧的人,他心里很清楚,要让盘锦黑嘴鸥协会在新形势下有更多的成就,走向全国是必不可少的一步。他说:“走向全国并不是把协会的分支开设到全国各地,而是吸引全国的资源和能量一起到辽宁盘锦去共同保护黑嘴鸥。我们盘锦为保护它支付了20年青春,不过,要让鸟类与天地共长久,20年,连一秒都算不上。”

  刘德天有时候说话比较“魔怔”,比如他喜欢说:“黑嘴鸥是吉祥鸟,我见过很多保护黑嘴鸥的人,得到了好报;也见过不少伤害黑嘴鸥的人,落到了糟糕的下场。我说这些不是迷信,我相信有些东西是相通的。因为愿意保护自然界的人,心地都比较善良,生活中往往会比较顺利。那些动不动想吃黑嘴鸥、抓黑嘴鸥的人,坏事做习惯了,被社会惩罚,也是正常的。”

  ■谁知道“世界第一”之后暗藏的风险?他没想到,从那天起,他开始为保护黑嘴鸥而落水了

  刘德天是《盘锦日报》的记者,在认识黑嘴鸥之前,他对丹顶鹤更感兴趣。

  辽宁盘锦,处在辽河的入海口。几乎所有的入海口,都是一片巨大的天然湿地,是鸟类重要的栖息地,也同样是面临人类污染和资源开发的困惑之地。

  丹顶鹤主要依靠中国东部的湿地存活,江苏盐城的沿海滩涂,是它们的重要越冬地;黑龙江的扎龙湿地,是它们的重要繁殖地。而处在二者之间的盘锦湿地,是丹顶鹤在迁徙路上的重要过境通道。盘锦被称为全国知名的“鹤乡”,刘德天和他的笔作用不小。

  不过,1990年5月的一次采访,让刘德天舍鹤奔鸥,成了一个为拯救黑嘴鸥而自动“落水”的人。

  这一年,世界自然基金会鸥类专家梅伟义博士,带领几位中外专家来盘锦考察,想确认黑嘴鸥的繁殖地,是不是真的在辽河入海口的湿地里。

  全球有44种鸥类,黑嘴鸥是被人类认识最晚的。1871年,法国传教士司温侯,首次在我国厦门采集到一个标本,并给它定了名。它长着浅灰的翅膀、雪白的身体、乌黑的圆脑袋、尖尖的黑嘴巴,属于鸥形目鸥科鸥属。

  之后一百多年来,人们一直在探寻黑嘴鸥的繁殖地到底藏身何处,但始终没有结果,只是知道它会在香港、台湾、日本、越南一带越冬。很多鸟类终身都在越冬地和繁殖地之间迁徙,它们按照先辈的习惯,在两个栖息地之间年年往返而毫无差错。繁殖地对于鸟类是最重要的,因为这涉及它们繁衍、培育后代,一个物种再强大,如果丧失了繁殖地和繁殖力,也会在很短的时间内灭绝。现在全球物种的灭绝速度如此之快,就是因为它们的主要繁殖地在丧失。

  1984年,施泽荣在江苏盐城发现首群黑嘴鸥;1989年,梁余在辽河口发现了两个黑嘴鸥巢。因此推断,黑嘴鸥的主要繁殖地,有可能在辽宁盘锦。梅伟义收集到了这个信息后,马上与国家林业部、辽宁省林业厅、盘锦市林业办公室等单位一起,去辽河口的湿地做了为期两周的野外调查。

  辽河到了入海口,当地人习惯地称之为双台河,因此,辽河口湿地也被称之为双台河口湿地。梅伟义在那里看到了大片大片用碱蓬草搭起的鸟巢,至少有一百三十多个,他一再确认,确实是黑嘴鸥的巢。他兴奋得流下了眼泪。刘德天同样兴奋不已,他马上赶写出《中国发现黑嘴鸥繁殖地 揭开世界百年未解之谜》,刊发在《盘锦日报》的头版头条。刘德天说:“盘锦不过是120万人口的东北小城,除了有产量在中国排行第三的辽河油田、全球最大的滨海芦苇湿地和闻名全国的盘锦大米,以及稍有名气的螃蟹,更有全球最大的黑嘴鸥繁殖地。黑嘴鸥,让盘锦有了一个世界第一。”

  谁能认识到这个世界第一的价值和优势?谁知道这个世界第一之后暗藏的风险?刘德天没想到,从那天起,他开始为保护黑嘴鸥而落水了。他说:“环境问题好比有人落了水,这时,呼吁救人是必要的,但是如果每个人都只知道喊,谁也不下水去救,落水者就有可能溺水而亡。这时候,最先看到的人,就需要义无反顾地下水救人。这是我参与黑嘴鸥保护20年来,总结出来的‘环保落水论’。”

  ■所谓的民间环保组织,并不是只能由民间人士构成,而是可以由“处于民间状态的人构成”

  20年来,刘德天总结出一个民间环保组织的发展方式。“民间环保组织一无权,二无钱,保护环境靠什么?靠智慧,靠生态智慧。”

  生态智慧是什么?生态智慧就在生态系统里。“大自然是一本书,我们要读懂它,增进与大自然间的友谊。其实大自然每时每刻都在告知人类,只是人类没听懂而已。20年来,一直都是黑嘴鸥在教我它的秘密,湿地的秘密,大海的秘密,自然的秘密。惭愧的是到现在,我知道的仍旧非常少。”

  1991年4月20日,辽宁盘锦黑嘴鸥保护协会诞生,会务费花去了37块6毛钱,差不多是刘德天半个月的工资。但刘德天成功地把社会上大量有能量的人,聚集到了协会里。名誉会长就好几位,包括当时的全国政协委员、农业部原副部长刘培植,国家林业部保护司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处长王梦虎,盘锦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家騊,辽宁林业厅经营处处长张联慧,还有世界自然基金会湿地项目顾问梅伟义。此外,还有多位名誉顾问。会长,是当时盘锦市政府副市长刘洪滨;常务副会长,是当时盘锦市林业局局长刘玉东;另外还有多位副会长,都是与盘锦生态保护息息相关的诸多要人。刘德天当时是《盘锦日报》读者来信部主任,他担任秘书长。

  当时有人觉得这份名单很庞大,协会一大半领导是官员、企业家。这还算是民间组织吗?刘德天说,所谓的民间环保组织,并不是只能由民间人士构成,而是可以由“处于民间状态的人构成”,所有的人都有民间状态,就像所有人都有生活状态一样;所有的人都有环境保护的能力,只是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他们一时把能量屏蔽了。

  自然界是一个共生系统,社会也是一个共生、互助系统。在这个系统里,每一个人都可能为自然保护出力。政府的保护能量是非常充足的,当官的往往一言九鼎,做保护如果没有政府支持,经常是寸步难行。事业单位、企业单位、学术单位、国际环保组织也有其特殊的能量,环保组织要想办法把这些能量聚合起来,这就是生态智慧的一个体现。

  成立大会上,“名誉会长”之一梅伟义指出:“各种开发对黑嘴鸥构成潜在危机,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为农业提供新土地而进行的大规模围垦工程。”两年之后,梅伟义特地给“会长”、盘锦市副市长刘洪滨写了封信,进一步解释了他对黑嘴鸥栖息地遭受破坏的关注。他说:“1992年,盘锦市政府就明确规定,辽河三角洲围海大堤以外滩涂及其新增滩涂,都作为黑嘴鸥繁殖保护地。而现在,又有人在上面修建养对虾的海塘,应当彻查此事”;“珍稀、濒危物种黑嘴鸥的繁殖地在世界寻找119年之后在中国盘锦找到,这是一个轰动全球的新闻,我们愿意与中国政府一起,共同保护好黑嘴鸥。而当前,它们的数量,可能只有1200只,已经被世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和国际鸟类保护组织列入濒危物种《红皮书》。”

  这封信在报纸上刊登出来后,盘锦市委书记马上指示,保护黑嘴鸥不仅仅是盘锦的事,而且是国际的事,修虾塘破坏湿地的行为,马上停止。

  ■肯定要开发的湿地,就让开发过程来得友好些。完全不能开发的,就要坚决制止

  除了写信、开会、写报道,刘德天做得更多的事,是对开发行为的现场监督与揭露。

  黑嘴鸥的保护最关键的是栖息地保护,在盘锦就是湿地保护,是一寸一寸的芦苇荡、滩涂的保护。“要保护湿地,就得与开发湿地的行为作斗争。有些湿地,是肯定要开发的,那么就让开发过程来得友好些。有些湿地,是未必要开发的,那么就可以让开发来得缓慢些。有些湿地,是完全不能开发的,那么就要坚决制止。”

  1996年,辽宁双台河口自然保护区传来消息,保护区内的8万亩芦苇荡,马上会被人开发成稻田。

  开工的前一天,刘德天带领四五家媒体记者,提前埋伏在芦苇荡中,忍受着湿地里最丰盛的蚊虫叮咬。第二天又等了一天,没有动静,第三天才看到挖掘机轰隆隆地开进。原来是挖掘机坏了,修理了一整天。媒体现场报道团一直等到挖掘机伸开巨爪,抓起第一提土的时候,迅速跃出,拍照的拍照,访谈的访谈。这些现场报道,让开发计划从8万亩压缩到了5万亩,总算有3万亩天然湿地保住了。

  1995年,国家投资410万元,把5700亩黑嘴鸥繁殖地修建成封闭式隔离区,并在里面修筑了四个人工繁殖岛屿。5年之后,由于辽河三角洲开发区内修筑起了拦海大坝,阻隔了海水涨潮退潮时滩涂的浸润和裸露,适宜黑嘴鸥筑巢的碱蓬滩涂,演替成了芦苇、蒿草的滩涂,黑嘴鸥不得不转场,飞往辽河西岸滩涂延命。

  黑嘴鸥的转场行为说明,鸟类有其自己的意志,人类不可能让其改变习性。原有的繁殖地无法让黑嘴鸥安全繁殖,那么把黑嘴鸥“新开发”的繁殖场保护好,也不失为一个办法。刘德天把这个地方取名为“南小河”,为了让南小河不再受损,刘德天使出了所有的智慧,私下沟通、舆论监督、环境教育、市委书记批示、志愿者巡护等,经过数年的努力,用尽了所有的手段,终于逐步促进双台河口自然保护区设立了南小河自然保护站,配备专门人手,提供相应的保护经费。

  建立了保护站也仍旧不安全,养对虾一度是经济收益很好的行当。要养对虾,就要引海水,海水漫上滩涂碱蓬,结果把正处在繁殖期的黑嘴鸥小鸟淹死了七八百只,很多甚至还在卵胎里,未及出世。有没有办法既不影响养虾者的利益,又不影响黑嘴鸥的繁殖呢?有一个办法就是“错开”,在黑嘴鸥繁殖的关键期,4月份到7月份,不引海水,过了繁殖期,再引海水。这样,两方利益都可以得到照顾。

  不太容易统计黑嘴鸥保护协会成功地制止了多少次湿地开发的行为,容易统计的是黑嘴鸥保护协会的会员数量。刘德天说协会有2万多名会员,很多人都不相信。他说,这是统计方法的问题,个人会员,不太多,才3000名左右,多的是团体会员,盘锦的中小学、大学,几乎都是团体会员。保护黑嘴鸥,在盘锦深入人心。有的会员,一直在救治受伤的黑嘴鸥;有的会员,为了救一只要被人食用的黑嘴鸥,甘心花钱买两只烧鸡去换;有的会员,把自己企业的用地发展为黑嘴鸥环保教育基地。

  黑嘴鸥协会还有不少“文化会员”,有的会剪纸,有会的作词,有的会唱歌,有的会画画。刘德天颇为得意他的文化保护论:“用文化的力量保护生态,保护鸟类,是软功夫,是长久之计。我们既要继承先人留给我们的生态文化,又要不断酿造生态文化之新酒,以飨公众。”

  《黑嘴鸥的传说》,刘德天准备好好地卖上几千本,他相信文化的浸润力量。除了出书、写故事之外,刘德天还一直在推进黑嘴鸥进入邮票。辽宁盘锦评选市鸟时,最被看好的鸟类是丹顶鹤,而辽宁省动物保护协会秘书长邱英杰建议“一市两鸟”,最后,黑嘴鸥与丹顶鹤,都成了盘锦的市鸟。

  ■调整协会的工作方式,走向全国,建设团队,是改变的时候了

  以关注一个物种推进环境保护的民间组织,不要说在中国,就是在世界,也不多见。有人因此感叹,黑嘴鸥协会“持续对焦”的精神,值得中国所有的民间环保组织学习。在中国,有许多环保组织,焦点一直是散的,无论是内部人员,还是资金提供方的意志,或者是一个人在不同阶段的想法,都可能让其组织随时产生业务调整。今天还在关心此事,明天就又另辟战场了。但也有人发现,黑嘴鸥保护协会虽然业务边界非常清楚,但其20年来的主要工作方式,还是运动式,不是扎根式。

  4月21日的研讨会之后,有人给刘德天发了封信,这样说:

  据我的观察,大体来说,黑嘴鸥协会过去的经验是“运动式工作法”。这种做法的好处是随时会掀起活动高潮。不足是有些飘浮,没有根系。建议今后开始向“扎根式工作法”改良。方法大体是在当地培养一大批“公民环保专家”——公民湿地专家、公民鸟类专家、公民黑嘴鸥专家、公民斑海豹专家、公民丹顶鹤专家。你的志愿者虽然多,你的活动虽然多,但我可以肯定,你们当地至今没有一个人算得上专家。而要做保护的公民,如果没有过硬的专业对话能力,那么,就很容易被人欺骗和控制。

  刘德天回信说,“公民环保专家”很需要,“我早已深感这方面的不足,现在到了弥补的时候了。”

  刘德天之所以觉得“是时候”,原因多多。2010年12月,他正式从《盘锦日报》退休了。而协会,也到了一边走向全国,一边建设团队的时期。

  退休,意味着他的时间充裕,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到全国各地去筹资、宣讲,引进资源。同时,队伍建设也到了关键时刻。20年来,辽宁盘锦黑嘴鸥保护协会的费用,几乎全靠刘德天支持。20年来,搭了多少钱进去,他没有算过,几十万元是肯定有的。有一天,他掐指一算,他的退休工资四千多元,而现在协会聘请的两三名工作人员,月工资加在一起,需要六千多元。办公室是不用付费了,盘锦环保局帮助提供,但办公运营的费用,总得有人出。

  刘德天说,如果说过去,我们在盘锦当地的“资源借用”方面还算成功的话,那么今后,要向全国募集资源。如果说过去业务主要靠志愿者去完成的话,那么今后,我们要培养一批工作人员,加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队伍,盘锦的黑嘴鸥保护,应当会有希望。20年前,黑嘴鸥只有1200只左右,现在,数量已经回升到了8000只左右,只要我们懂得给自然界让出空间,黑嘴鸥数量即使增长不快,至少也不会再衰减下去。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怪异海洋生物好似外星生命
    在印尼蓝碧海峡发现的这只螳螂虾,有时又被称作“拇指切割机…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