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生活 | NGO | 考试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Eteam | Ieco | 产业 | 留言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保宣教 >> 绿色学校 >> 综述与经验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中国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发展大事记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中国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发展大事记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10-19

为配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21世纪议程的实施,1996年国家环保总局、教育部、中宣部联合提出创建绿色学校的倡议。2000年国家环保总局、教育部联合表彰第一批国家表彰绿色学校。从2000年到2003年,全国共表彰了284所绿色学校先进学校,绿色学校园丁奖177名,先进组织单位23个,先进个人76名。截止2002年12月31日,全国已有一万三千多所学校被命名为各级绿色学校。绿色学校创建活动以推动素质教育为原则,从教学改革、实践活动、学校管理多方面来推进环境教育和环境管理的发展,是一项意义深远、具有生命力和丰富创造性的活动。

  绿色学校创建活动的迅速发展得益于我国新的教育改革,这次教育改革对环境教育也给予了充分的重视。2002年朱镕基总理关于加强环境教育的指示,教育部很快进行了落实,2003年3月教育部颁发实施《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2003年温家宝总理又对环境教育做了重要批示,环境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2003年10月,教育部颁发《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试行)》,要求在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各相关学科内容的设计中都渗透环境教育,同时将环境教育作为一个跨学科的主题纳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作为中国环境教育发展里程中的重要一步,绿色学校项目是涉及地区最广、参与学校和师生最多、影响面最大的全国性的环境教育项目,现以大事记的形式忠实记录绿色学校发展过程中的历史足迹,特别是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的工作,同时感谢各界人士的贡献,并激励所有的环境教育工作者为之不断努力。

  一、 表彰工作

  (一)全国表彰文件

  1.1996年12月,国家环保总局、教育部、中宣部联合颁布了《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6-2010)(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提出:到2000年,在全国逐步开展创建“绿色学校”活动。在环保部门和教育部门的倡导下,各地学校积极参与创建绿色学校的活动。

  2.2000年3月,国家环保总局、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联合表彰绿色学校的通知》(环发[2000]73号),即第一批表彰文件。文件颁发不久,国家环保总局致函各省区环保局及教育局,将绿色学校表彰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并由其负责有关绿色学校日常管理工作。

  3.2000年11月国家环保总局、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召开全国创建绿色学校活动表彰大会的通知》(环发[2000]219号)。

  4.2000年11月国家环保总局、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表彰全国创建绿色学校活动先进学校和优秀组织单位的决定》(环发[2000]220号)。第一批表彰了105所绿色学校代表和22个各地环保和教育部门等优秀组织单位

  5.2002年6月10日,国家环保总局和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推荐第二批全国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先进学校的通知》(环发[2002]89号)。

  6.2003年2月26日国家环保总局和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表彰第二批全国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和个人决定》(环发[2003]42号),表彰了第二批共179所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先进学校、78名绿色学校工作先进个人、177名绿色学校园丁奖和23个绿色学校创建活动优秀组织单位。两批共表彰绿色学校284所。

  (二) 表彰大会

  2000年11月22-23日,国家环保总局、教育部在深圳召开第一次全国创建绿色学校表彰大会和绿色学校经验研讨会。共有来自全国各地教育厅局、环保局和受到表彰的绿色学校2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22日上午国家环保总局解振华局长和教育部王湛副部长亲自参加会议,并为受到表彰的105所绿色学校代表和22个各地环保和教育部门等优秀组织单位代表颁发奖状和证书。同时向绿色学校代表赠送了一批环境教育书籍。最后解局点击“绿色学校”网站(www.greenschools.com.cn)启动键,宣布该网站正式开通。下午与会代表赴深圳实验学校和华侨城小学参观。

  11月23日召开创建绿色学校经验研讨会,四川、江苏等先进“绿色学校”代表和上海、深圳等环保和教育部门代表先后在研讨会上介绍各自在创建绿色学校活动中的经验。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代表全国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办公室讲述《绿色学校创建指南》和《绿色学校评估指南》(讨论稿)。

  (三)抽查、复查、调研活动

  1. 第一批绿色学校抽查:

  绿色表彰领导小组办公室于2000年10月派人抽查了云南、四川、甘肃、青海四省的8所绿色学校。其中有2所学校经抽查未能达标。

  2. 第二批申请国家表彰绿色学校的抽查工作

  全国绿色表彰领导小组办公室于2002年9月抽查了黑龙江、吉林两省、10月抽查了山西省、11月抽查了江苏、上海、浙江三省。11月中旬又抽查了广东和湖南两省。四次抽查共有13个省份的环保局宣教中心人员、环境教育专家6人次,总局宣教办和宣教中心8人次参加。共抽查了32所申报学校,大约占到申报学校的1/6,其中有4所学校经抽查未能达到绿色学校国家表彰的标准。

  3. 对第一批国家级表彰绿色学校的复查工作

  根据《绿色学校指南》的要求,每一批国家表彰的绿色学校有效期为四年,第一批国家表彰的绿色学校在2004年需要重新申报确认。为了有效地促进绿色学校创建工作不断深化。全国绿色表彰领导小组办公室于2003年10月-11月抽查了北京、天津、福建、江西四省的第一批国家表彰的8所绿色学校。共有6省市环保局宣教中心的主管人员及3名环境教育专家参加了复查工作。通过复查,发现多数学校一贯坚持绿色学校的创建,注重持续改进校园环境管理,不断提高环境质量和环境教育工作。但是也发现个别学校领导重视绿色学校创建工作,缺乏务实求真精神,对绿色学校创建工作缺乏正确的理解。领导小组办公室将根据情况对未通过的学校进行通报。

  4.调研绿色学校情况

  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从2001年3月起深入实地进行调研,取得了不少第一手资料,发现了一些实际的问题,对于修改绿色学校指南和调整明年表彰方案都有重要作用。

  2001年1月 南海师范学校、广东广州市天河区长湴小学、广州大学

  2001年3月 西安实验小学

  2001年4月 杭州中策职业中学、杭州胜利小学

  2001年5月 山东青岛二中、青岛师范学校

  2001年7月 吉林市船营十一小

  2001年9月 福建仙游中学、泉州盲聋学校

  2001年9月 北京十三中

  2002年1月 重庆奉节一中、万洲二中、开县汉丰五小

  2002年4月 北京白云路小学

  2002年4月 云南康家园小学、丽江地区中学、曲靖陆平中枢镇中心小学

  2002年5月 重庆32中、重庆渝北区仙桃完小、西南师范大学附中

  2002年7月 河北秦皇岛燕秀里小学

  2002年7月 江西九江第七中学

  2002年8月 昆明外国语学校、昆明一中

  2002年8月 成都西安路小学

  2002年9月 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逸夫小学、赤峰大板五中

  2002年11月 昆明市红旗小学、金实小学、新闻路小学

  2003年3月 浙江台州椒江一中、温州实验中学、温州中学

  2003年8月 内蒙古兴安盟阿尔山林业局附小、锡林郭勒盟东乌期职业中学、

  西乌旗蒙古族小学

  2003年8月 西安高级中学

  2003年9月 重庆市人民小学、重庆市商务学校

  2003年9月 江苏苏州新苏师范附小、常熟市实验小学、常熟市义庄小学

  2003年11月 北京十一学校

  2003年12月 深圳市竹园小学

  二、《绿色学校指南》撰写工作

  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在深圳大会上第一次讲解了《绿色学校指南》的基本思路,随后从2000年9月至2001年9月,又经过多次征求各地环境教育专家和省市环保局宣教中心的意见,共对《绿色学校指南》进行了9次修改,于2001年9月最后完稿,并上报国家环保总局。在修改的过程中,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还到各地宣讲《绿色学校指南》的基本思路,介绍各地绿色学校好的经验和成果。2002年3月经过国家环保总局王玉庆副局长亲自修订,共经11稿终于完成。并于2003年3月印刷出版《绿色学校指南》(暂定稿)8000册。

  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从2001年-2003年9次派人到各地授课讲解《绿色学校指南》。

  2001年3月 陕西省绿色学校校长培训班

  2001年4月 浙江省第一批省级绿色学校培训班

  2001年5月 北京EPD项目实验学校第5次国家讲习班

  2001年6月 山东省绿色学校大会、青岛市绿色学校校长教师培训班

  2001年7月 湖北省和武汉市教师环境教育培训班

  2001年7月 吉林省第一批省级绿色学校培训班

  2001年9月 天津市绿色学校培训班

  2001年10月 辽宁省欧盟环境意识项目第5次教师研讨班

  2003年9月 成都市绿色学校培训班

  2003年10月 浙江第二批省级绿色学校培训班

  三、绿色学校相关培训工作

  1.绿色学校校长系列培训班

  2000年:

  中日技术合作——全国省级绿色学校小学校长环境教育培训班(北京,2000年12月)

  2001年

  l 中小学环境教育培训班(与教育部德育中心合作)(2001年4月,北京)

  l 全国绿色学校第一期省级主管联络人培训班(2001年4月,杭州、上海)

  l 全国首批表彰绿色学校校长培训暨研讨班(2001年7月,大连)

  2002年

  2002年4月—8月,分别在北京(4月)、北戴河(7月中)、九江(7月底)、昆明(8月初)、成都(8月中)举办了五期绿色学校校长培训班,培训了30个省区的幼儿园园长和中小学500多名校长

  2003年

  2003年8月在西安举办了第六期绿色学校校长培训班,100多名各地校长参加培训。

  2.中国全球环境教育行动(GEA-CHINA)-----全国教师培训班

  "中国全球环境教育行动"是由美国非赢利性的民间组织----全球环境传播公司于1997年12月与中国科技部共同发起和创立的面向21世纪的环境教育国际合作项目。该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开发适用于大中小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教育的教材;通过开展环境教育的教学培训,特别是环境教育教学方法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并通过各级学校中开展多种多样的环境教育活动带动全社会的环境改善行动。

  2000年12月,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与"中国全球环境教育行动"项目就未来合作达成一致。2001年11月27日-12月1日,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开始实施该项目中的教师培训计划。这次培训内容主要侧重环境教育的方法策略培训,还包括绿色学校的理论与创建等内容的讲解,参观北京的绿色学校和北京植物园等地点。

  培训由中美双方教师合作完成,共有100余名来自30名省级环保局宣传教育官员和70余名"绿色学校"教师参加了培训。

  3.中德合作系列环境教育教师培训班

  在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长期外国专家艾娃博士的协助下,德国波尔基金会(Heinrich-Boll Foundation)和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开始合作,提供资金支持中国的环境教育活动和培训工作。2001年6月,在北京举办了“第一期中德环境教育培训班”。

  2002年5月至11月,德国波尔基金会(Heinrich-Boll Foundation)继续支持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分别在北京、重庆和云南昆明举办了三期教师培训班。

  2002年5月13至17日,在北京举办了“信息技术在环境教育中的应用教师培训班” 。来自德国的环境教育专家朗纳先生(Mr. Langer)讲解了如何利用国际互联网络进行环境教育的交流与合作,通过此次培训班,帮助绿色学校更好的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环境教育,拓宽了教育的渠道。

  2002年5月19日至24日,与重庆市环保局宣教中心合作,在重庆举办了“中德合作——中国西部地区环境教育教师培训班”。这期培训班专门为中西部地区的一线老师提供环境教育的学习机会,不仅通过德国的环境教育专家的讲授,学习到了德国的先进的环境教育理念,同时还针对中国西部的环境教育情况相互交流和学习,充分感受和领悟了环境教育教学的多样性和实用性。

  2002年11月15日至23日,与云南环保局宣教中心合作,在昆明举办了“全国绿色学校环境教育爱水·节水(国际)培训班,共有全国的60多位教师们参加。德国的环境教育专家海因兹曼先生讲授了德国中小学进行有关于水的教育的先进的理念和方法,以及关于如何使用“水实验设备箱”进行有关保护水的教育的内容;来自美国的水环境设计专家达蒙女士亲自带领学员到滇池进行了水质的野外考察,教给学员们野外环境教育的方法和经验。

  2003年9月21-26日,该基金会又支持在中国的绿色学校中开展新的合作项目—校园环境管理项目。在江苏省常熟市举办了校园环境管理项目启动仪式和第一批试点学校教师培训班。共有山东、江苏、浙江、广东四省12所试点学校的25名教师参加了培训。该培训邀请了两名德国专家进行授课。2003年12月21日,在深圳举办了该项目第一次试点学校交流会,广东省环保局宣教中心和深圳市环保宣教中心、深圳竹园小学及其他几所学校为会议提供了大力支持。在会议上,12所项目试点学校总结和交流了半年来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存在困难与成效,确定了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和交流计划。

  4. 中国瑞典合作“环境小硕士中国项目“(YMPiC)

  环境小硕士中国项目(YMPiC—Young Masters Program in China)是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和瑞典隆德大学国际工业环境经济学院的合作项目,是环境小硕士项目(YMP—Young Masters Program)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小硕士项目(YMP)是由瑞典隆德大学国际工业环保经济学院从1999年起开发的青年环境远程教育课程项目,即16-17岁学生通过登录互联网中YMP网站学习“环境小硕士”的系列环境课程学习,在完成全部作业和讨论后,获得该学院颁发的国际YMP课程证书,作为积极参与者,有资格参加定于每两年一届在世界各地轮流举办的“全球环境青年大会“(GEYC),现在已经在全世界103个国家顺利实施和拓展,已经分别在瑞典和意大利举办了两届,2004年9月计划在埃及举办。

  从2001年开始中国有个别中学参加了全球环境青年大会等一些交流活动。2003年起开始在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的牵头下,中国正式参加了该项目。并从2003年2月到7月中瑞双方开始在中国黑龙江、天津、山东、河南、江苏、上海、浙江、福建、江西、广东、湖北、安徽、四川、重庆、云南等15个省区的16所学校中进行“环境小硕士”远程教育课程实验。如果教学实验取得成功,将2003年8月之后在中国绿色学校中分批次逐步推广。

  中瑞合作双方希望通过在中国的项目成员学校的发展,建立未来参加全球环境青年大会的基础,力争2008年在北京举办一届“全球环境青年大会”,配合奥运会活动传播环保知识,推广绿色奥运的理念。

  2004年2月:中瑞合作第二批环境小硕士远程环境教育项目(YMP) 实验学校教师培训班,共有15省的16所高中32名英语和环保教师参加。第一试点阶段已于2003年8月结束,第二试点阶段从2003年9月---2004年8月。

  2004年2月17-18日,中瑞合作第二批环境小硕士远程环境教育项目(YMP) 第二批实验学校教师培训班在北京召开。共有18省、市的18所高中38名英语和环保教师参加了培训。两批实验学校共覆盖21个省的34所学校,共有300多名高中学生参加。

  四、 全国性教师和学生活动

  1、 中国环保宣传周•成都活动中的国际青少年环保论坛

  2002年6月初,国家环保总局作为“中国环保宣传周•成都“的承办单位,邀请并组织瑞典、日本、美国、韩国、德国、香港、台湾和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10余名代表到成都参加“中国环保宣传周--青少年环保论坛” 。各国青少年代表与中国青少年代表用英语就各自开展的环境教育活动进行交流。

  2.环境意识——中国少年儿童环境绘画比赛(CEAP--Children Environmental Art Competition)

  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美国一九九零学社(The 1990 Institute)和中国儿童中心于2002年4月共同开展了 “环境意识——中国少年儿童环境绘画比赛”。儿童环境绘画项目和活动将中美两国和全世界博物馆、学校、画廊和文化中心联系在一起,分享共同的目标,来带动尽可能多的儿童和成年人。项目第一阶段在国内举办全国少年儿童环境绘画比赛。第二阶段是将获奖的103幅获奖作品编辑成画册已于2003年3月出版;随后还将被推荐到美国,参加为期2~3年的美国博物馆巡回展。

  这次绘画比赛以“给孩子一片蓝天”为主题,是一项中美民间联合举办的儿童环境艺术项目。这次比赛共有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千余幅优秀作品参加。经过精心评选,从中选出的103幅获奖作品在中国儿童中心展出一个月。2002年10月26日举办了获奖作品展览的开幕式,该项目的共同名誉主席------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先生和美国驻中国大使的夫人雷婷女士和妇联主席顾秀莲等出席了在中国儿童中心举办的获奖作品画展开幕式。全国共有中央电视台等10多家媒体对开幕式进行了报道。

  3.全国绿色学校环境教育多媒体课件大赛

  从2002年3月—7月,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与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专业委员会共同举办了“全国绿色学校环境教育多媒体课件大赛活动”。共有27个省区上千所学校的近万名教师参加,省市层层筛选推荐,最终征集了经过省级推荐的800多件作品,经过专家两次筛选,最终评选出了121件优秀课件作品,177件优秀教案作品,还评选出10个优秀组织单位和百余名优秀组织者。获奖作品涉及的学科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水平较高。2002年10月23-24日在北京召开了本次大赛获奖作品的颁奖和交流大会,来自全国27个省区的140位教师参加了交流大会。此次活动是首次全国范围的此类评选活动。2004年将继续开展第二届大赛。

  五、国际交流和重大会议

  1.21世纪公民环境教育及环境科学发展趋势国际研讨会概述

  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香港教育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和吉林省环境保护宣教中心联合主办了 “21世纪公民环境教育及环境科学发展趋势国际研讨会”。本次国际研讨会于2000年8月6日至9日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香港教育学院公民教育中心主任顾思满(Prof. Grossman)、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盛连喜教授、国家环保总局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张坤主任、吉林省环保局张成友副局长共同担任本次大会主席。吉林省刘淑瀛副省长亲临会场并作演讲出席了开幕式并接见了会议主办方代表和外国专家。

  本次国际研讨会分为大会研讨和分组研讨两大部分,分组研讨又分成环境教育和环境科学两个研讨组。环境教育组主要由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香港教育学院负责组织,吉林省环保宣教中心参与主持,共有60人左右参与本组研讨。研讨专题包括:环境教育的国际比较;绿色学校的理论和实践;中小学环境教育的发展特点和未来趋势;环境教育的课程发展及模式;学校环境教育与社会参与的互动;环境教育的教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通过本次国际研讨会几天的交流和研讨,与会者提出了希望政府加大对环境教育的资金和信息支持;应该将环境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融入环境教育中,特别是正规学校的环境教育;注重公民素质教育中的整体环境素养的教育过程,特别是提高未来公民推动参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能力等许多建议。

  2. 中日韩三国环境教育网络(TEEN)访问活动

  2001年3月,中日韩三国环境教育网络专家组在北京、河北等地绿色学校进行参观交流,绿色学校所做的大量环境教育工作受到日本和韩国专家的广泛好评,认为中国学生的环境意识很高。

  3. 美国环境教育代表团访华项目

  2001年5月,美国环境教育代表团由美国民间组织----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组织来华访问,在中国的活动安排由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负责接待和安排。该代表团共有7名代表,其中环境教育专家5名,翻译1名,项目负责人1名。这些环境教育专家从事环境教育多年有着相当丰富的教学和研究经验,既有来自大学的教授学者,也有来自自然博物馆和民间自然保护区的环境教育专家,还有1位来自电力公司的社区环境教育负责人,这样的来源本身就反映了美国社会参与环境教育的多层次性。而且来访专家每人都认真准备了一份论文,在各地进行交流宣讲,因此他们的到访为中国的同行带来了许多新鲜的信息和宝贵经验,具有极大的交流意义。

  美国环境教育代表团访问了北京、青岛和哈尔滨。这些城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使美国专家能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国情和各地区的环境教育开展的特点和层次。共访问了大学1所(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学1所(青岛二中),小学2所(北京白云路小学、青岛嘉峪关小学),这三所学校都是开展环境教育和创建绿色学校非常有成效的学校。访问的科普机构包括北京科技馆、青岛少年活动中心、青岛海洋博物馆。户外环境教育机构包括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哈尔滨的虎园、黑龙江扎龙丹顶鹤自然保护区。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黑龙江环保宣教中心、青岛环保宣教中心、哈尔滨环保宣教中心。自然之友、大学生绿色论坛、羚羊车、哈工大大学生环保组织

  代表团中的成员大多是首次来中国,在他们的印象中,以为中国环境教育方面很落后,因为他们很难得到有关中国环境教育方面的英文资料信息,可是在各地访问时,中国环境教育的大量成就以及学校和公众的广泛参给他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同时充分了解了全国环保宣教中心系统的工作方式和在环境宣传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4.中国环境教育访问德国和奥地利代表团

  2002年6月10-24日,应德国波尔基金会(Heinrich-Boll Foundation)邀请,由国家环保总局宣教办刘国正主任任团长的中国环境教育代表团对德国和奥地利进行了为期12天的访问。该团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基础教育处副处长杨秀梅

[1] [2] 下一页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648所“绿色学校”遍布江淮大
    在绿色体验中成长
    绿芽在校园中成长
    倡绿色理念 建和谐校园
    环境伦理-环境教育的终极目标
    草海给我上一课
    环保先锋在行动
    中学生可以为环保做些什么
    “内”“外”结合才是出路
    我们学校的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