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氏原羚项目组山丹县考察报告

作者:普氏原羚项目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5-19
1 地点

  甘肃省山丹县大马营乡军马场一分场平羌口及大沟。

2 时间

  2007年7月15日2007年7月29日

3 人员

  生态组成员(平羌口)   项目组全体成员(大沟)

4 主要经过

  平羌口:

  到达当地后通过与林业部门的接触了解到在平羌口护林站有过发现纪录,于是前往该处实地考察。    平羌口地区位于祁连山脉中部,植被茂密,地形复杂。本次考察中跟据护林站有关人员的建议进入其一侧的狼牙口峡谷开展活动。    狼牙口内曾多次遭遇牧民,据他们提供的信息狼牙口一般只有在冬季时有大约13只类似普氏原羚的羚羊出现。

   大沟:

  从群众口中得知一场某陈姓书记手中有类似普氏原羚的羚羊照片,联系陈后得知他是一摄影爱好者,从05年起开始拍摄到有8只左右的羚羊在附近活动。

  根据当地情况和人文访谈所获得的资料我们进入了一场西南一个小时车程的大沟进行蹲点考察,并第一次发现类似普氏原羚的羚羊四只。

以下为第一次发现时的简要报告:

  时间:2007年7月24日

  第一次发现是在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军马场一场的丁家沟,气候较干燥,昼夜温差大,太阳辐射较强,植被为草原和灌木,且较密,四周多山地。

  发现羊的具体经过如下:

  7月24日下午5点左右,我们一行人走在丁家沟的一个山坡上,正要下山时,忽看见山坡下有四只羊,毛色为棕黄色,角为弯曲状。它们初时为并排行走,当发现我们后,迅速向山下跑去,并分散开来,这时我们发现他们的臀部有明显的白毛。他们奔跑速度很快,且有跳跃性。山下有网围栏,羊并没有翻越网围栏,而是在网围栏附近逗留徘徊了许久,约有几分钟后,羊迅速向东面的山沟里跑去,消失在我们的视野范围内。

以下为第二次发现时的简要报告:

  时间:2007年7月27日

  地点:甘肃省山丹军马场大沟

  地形描述:大沟位于军马场一场西南方向20千米左右处,与丁家沟、东西岔等地共同构成一块黄羊、野兔、马鹿等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由7个左右的草场山脊和山凹组成,面积大概10多平方千米,其四周分布有一块很大的油菜田、沿一条路分布的居民、山脉、一个草场出口,栖息地内零星有居民分布,且草地已经背铁丝网圈划,其中大沟两个山脊形成V字形,被阳光面多为灌木丛分布,向阳面为草地。

  遭遇人员:孔亮、尚兆聪、徐新阳、孙志磊、徐佳、毛源等10人

  遭遇经过:当日下午3:00多,项目组12人在大沟的V字交点处会合,休息片刻,决定分两组沿着两旁的山脊对黄羊进行蹲点守候,刚行进不久,我们组发现三只黄羊(角成对角装,屁股白色,全身棕黄色)在前边的山脊上活动,为了不惊吓到它们,于是大家停下来用DV拍摄,待3只黄羊离开后追赶,后黄羊沿着大沟中的两圈网围栏环绕一圈,我们分别在这边山脊一边追赶一边设三个点停留观察,并通知对面山脊形成合围之势。我负责追察,当黄羊绕两圈围栏(中间围栏低,越过)一周后,发现我们蹲点守候,试图翻越山脊栅栏,其中1只轻松跃过,其余2只体型较小徘徊许久.为防止其跳离栅栏,我便翻过栅栏,横向阻截,但后2只黄羊始终未能翻过,于是第1只又跳回这边围栏,3只一起沿山谷避开蹲点人员,逃开,后这边蹲点人员发现它们山凹中曲折行进,并在一处较低围栏处翻越逃离。

5 结论

  甘肃省山丹县大马营乡军马场一分场确有类似普氏原羚的小羚羊分布。 其数量为7(实际观测)-13(牧民的说法)只 生活范围内草场质量较好,但人为活动影响严重(放牧、采蘑菇等) 其来源可能为本地既有或者来自祁连山区 其活动范围包括大沟、平羌口、狼牙口以及窟窿峡 最早至2005年即存在于一分场周边(有照片记载)

 兰大绿队普氏原羚项目组
2007年8月16日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美俯冲带地幔正移动 比地壳运动快…
据国外媒体报道,据资料记录显示,美国阿拉斯加州俯冲带经常…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