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刚察县哈尔盖乡普氏原羚生存现状调查

作者:普氏原羚项目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5-19

  作者:徐新阳  李洋  赵强   林文捷  熊丽  岳光  韩星  张精展

  摘要:普氏原羚(Procapra przewalskii)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偶蹄类动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目前仅存600只左右,分布于青海湖环湖地区。刚察县是其主要分布区之一,并与2007年12月28日在刚察哈尔盖乡成立首个普氏原羚特护区。此次活动我们实地考察并分析了特护区内普氏原羚的生存现状,结果表明草场退化,寄生虫,鼠害,饮水,种群隔离等问题是对普氏原羚生存构成威胁的主要因素,在调查普氏原羚致危因素的基础上并提出了普氏原羚的保护对策。

  关键词:普氏原羚   普氏原羚特护区   草场退化   种群隔离

  普氏原羚,又名中华对角羚,俗名滩原羚,黄羊、滩黄羊等,藏名音译普氏果瓦,英文Przewallsky's Procapra,学名Procapra przewalskit ,属偶蹄目,牛科,羚羊亚科,原羚属,仅生活在青海湖湖滨地区,是湖滨沙化草原地带的代表种。

  1875年,俄罗斯博物学家普热瓦尔斯基(Przewalski)在中国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上发现了这一中国特有的动物。

  据青海省林业局2008年的调查,目前普氏原羚仅存600只左右。鉴于普氏原羚的濒危现状,此物种已经被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和中国动物红皮书归为极濒危物种之一。同时我国已经将普氏原羚的保护项目列入《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重点实施的15个野生动植物拯救工程之一。

  对普氏原羚的保护越来越受到科学界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在保护站内普氏原羚有10多个种群,并且由于网围栏,铁路的阻隔又将普氏原羚分在了四个不同的区域,不同区域间没有交流。

  (1)草食动物和植物之问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是生态学家和保护生物学工作者关心的问题,也是草原
生态系统管理和野生动物保护的关键(Thomas,1979;Forbes,1988)。草食动物的采食活动影响着植物群落(Herms& Mattson,1992;Rosenthal& Be—renbaum,1992;Illius et a1.,1999;汪诗平,2000;汪诗平,2001)于是我们将草场调查作为主要工作之一。

  1(草场调查)研究地点

  刚察县[Gang Cha Xian]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辖县,省环湖重点牧业县之一。位于州境西部,青海湖北岸。县府驻地沙柳河乡,距州府驻地110公里,人口2.9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72.4%,还有汉、蒙古、回、东乡等民族,面积1.2万平方公里。割成东西向的两个区域。 北部为湟水、大通河流域, 南部是青海湖水系,境内主要河流有默勒河、克克塞河、江仓河、沙柳河、巴哈乌兰河、布哈河、哈尔盖河、 吉尔孟河。 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年均温-0.6℃,年降水量370毫米。

  哈尔盖乡[Ha Er Gai Xiang]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辖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府驻地27公里。 人口0.7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81%。面积0.2万平方公里。

  哈尔盖乡基本资料:

  

  保护站总面积为168.1平方公里,我们在保护站内选取了两种不同的地区作为研究地点,分别是镣望塔靠近水渠的退耕还林区和放牧区,由于放牧区面积较小,我们选取了两处放牧区取样,退耕还林区我们取10个样方,两处放牧区分别取5个样方。

  研究方法:采用洋线法分别在保护站内镣望塔靠近水渠的退耕还林区沿直线每100米取一样方共10个样方,在铁路南侧军区芨芨草草原放牧区沿直线每100米取一样方共5个样方,在塘曲农场西南侧芨芨草草原放牧区沿直线每100米取一样方共5个样方,三个区域共取样20。我们将样方内每种植物一一纪录下,对其植物种类生物多样性进行分析,并对放牧区和退耕还林区进行简单的比较 ,对其不同植物的量与普氏原羚主要食用植物作一比较。

  研究结果:首先该地区一年可以分为两季:植物生长季(6 ~9 月)和植物枯黄季,我们由于时间有限仅在7月分调查了草场情况。芨芨草(Ach natherum splendens)草原是主要的植被类型,同时隐域分布着狼毒(SteUera chamaejasme)、疏花针茅(s£ pa penicillata)、沙生针茅(Stipa glareosa)等植物群落。主要建群植物有芨芨草、狼毒、碱蒿(Artemisia anethifolia)、披针叶黄华(Thermopsis lanceolata)、马蔺(Iris lactea)、早熟禾(Poa annua)、白花胡枝子(Lespedeza heterophyUum)、镰形棘豆(Oxytropisfalea—tn)等植物。研究表明退耕还林区的植被覆盖度明显高于放牧区的植被覆盖度,说明退耕还林对草场的环境改善起到了明显效果。参照(2)生长季主要以禾本科、莎草科和菊科植物为主豆科:青海黄芪,多枝黄芪,披针叶黄华;禾本科:芨芨草,扁穗冰草,治草),青海固沙草,草地早熟禾,紫花针茅;莎草科:华扁穗草,异穗苔草,粗穗苔草,细叶苔草;菊科:沙蒿,冷蒿等和蓼科的酸模,海韭菜。该地区植物丰富度有所降低,主要原因应为过渡放牧对草场的影响,即使有了退耕还林区,但植物丰富度很难恢复。普氏原羚对这些生境的选择和利用程度不同,这些植物群落的主要特征和普氏原羚的选择性见表1。除上面6种生境以外, 能被昔氏原羚利用的植物群落还有碱蓬
(Suaeda salsa)一西伯利亚蓼(Polygonum sfblrcum)群落,主要分布在青海湖,鸟岛湖水下降后暴露的沙地。植物种类稀少、盖度较低, 常见植物有碱蓬、西伯利亚蓼、西北利亚冰藜(Atriplex sibirca)、碱茅(Puccinellla mlcrandra)等耐盐植物。碱茅是普氏原羚取食植物。碱蓬一西伯利亚蓼群落是分布于鸟岛的普氏原羚主要活动生境。唐古特铁线莲(Cl/matis tangutlca)群落在离草地不远处的流动沙丘.具有很好的固沙作用,普氏原羚很少取食,但取食群落中的其他草本植物。在由于过度放牧影响形成的毒草群落如巨头蓟、狼毒群落以及藏锦鸡儿等有利植物群落中几乎有普氏原羚的活动。(3)芨芨草(Achnatheru~splendens)群落:广泛分布于青海湖北岸的沙山前平原、湖滨平原和青海湖鸟岛。受微地形的影响,水分条件较好的沙漠洼地亦有小面积芨芨草群落分布。海拔3200~3 300 m, 总盖度40% ~6o%, 主要植物种类有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盖度3o% ~加%, 赖草(Leymus secalinus)、冰草(Agropryron crlstatum)、细叶苔草(Carex stenophylla)等, 都是普氏原羚喜欢取食的植物。植物生长季普氏原羚很少取食芨芨草, 但在冬季.当冰雪覆盖大地时,芨芨草是普氏原羚的主要食物。滩地的芨芨草群落由于围栏,限制了普氏原羚的活动。此文献植物盖度为40% ~6o%,而现在的植被盖度平均为20%-%30,由此说明此地草场情况有所退化。

  2 其他致危因素:寄生虫,鼠害,饮水,种群隔离问题

  寄生虫问题:为一种外寄生虫,寄生虫对所寄生的部位及其附近组织和器官可产生损害或压迫作用,这样当寄生虫数量过多时就会对其构成致命性危害,这种寄生虫主要是由家羊身上落下后爬到普氏原羚身上。寄生虫成为对普氏原羚构成危害的主要原因之一。

  鼠害问题:保护区内到处可见鼠洞,对草场的危害也是相当严重,地皮明显被迫坏,如图:

  

  虽然鼠也是生态系统中的一环,但数量过多后就打破了正常的生物链,对整个生态系统构成了威胁。有效的减少鼠的数量对保护草场的稳定是致观重要的。

  饮水问题:据了解饮水问题主要是在冬天,饮水的地方都结冰这样对普氏原羚的影响也是相当的大,保护区内有建立饮水工程,建立了三个饮水池,专门供普氏原羚饮水,但冬天饮水依然是不便的,在冬天时普氏原羚主要是舔食露珠和冰块。

  种群隔离问题:在保护站内普氏原羚有10多个种群,但由于网围栏,铁路的阻隔又将普氏原羚分在了四个不同的区域,不同区域间没有交流,这样完全将四个地区的普氏原羚分开没有交流,由于各个区域的数量本来就很少,这样对种间交流非常不利,不利于产生具有较强抵抗力的较优后代,对基因交流构成影响。从长远上讲,不能产生有利遗传,对普氏原羚的长期发展不利,这样下去在不久的将来有可能因为没有更多的基因交流造成普氏原羚的灭绝。

  综合分析:

  (1)当前草场退化是对普氏原羚构成威胁的重要因素之一

  沙丘前的植物群落人为干扰少,昔氏原羚的活动空间较大。普氏原羚可以利用离沙丘较远的芨芨草草滩。秋季,芨芨草、针茅等禾草植物较高,普氏原羚白天有时也停留在芨芨草草地。夏季食物充足时,普氏原羚只取食采食植株上部的鲜嫩部

  (2)普氏原羚对不同生境的选择有季节性变化, 在牛、羊进入夏秋牧场之后,分和草丛下低矮鲜嫩的草本。冬、春季,普氏原羚的采食生境是放牧牧场,此时普氏原羚主要在离沙地较近的冷蒿—针茅群落和沙地灌丛植被活动。但冷蒿—针茅群落和沙地灌丛植被中能取食的植物生物量很少。在非枯草期普氏原羚的食物量就不够丰富,这对普氏原羚的生存发展非常不利。

  (3)普氏原羚曾分布于青海湖沿岸。出于人口增加,家畜与普氏原羚对食物资源的竞争加剧,非法狩猎严重,到1986年.普氏原羚仅存350只左右。到1994年,普氏原羚的数量已不足300只。目前,普氏原羚的栖息生境不断恶化,是普氏原羚面临灭绝的重要原因。虽然现在总的数量较之前有所增加,但600只的数量仍然是极其濒危的,并且现在的环境情况又不容乐观。

  (4)禾本科是普氏原羚采食的主要植物类群,占可识别植物碎片的33 5% ~68.4% ,其次豆科、菊科、蔷薇科和莎草科。。8月,普氏原羚采食48种植物,占当地植物种类的60 8% ,占普氏原羚采食所有植物种类的96% ,但此期普氏原羚不采食狼毒和马蔺。从11月开始普氏原羚食物中出现狼毒和马蔺,狼毒和马蔺在食物中所占比例逐月上升,到3月达到最大值:狼毒占7.7% ,马蔺占4 6%。这首先是普氏原羚对环境的适应,草场的草质量并不高,对普氏原羚有比较大的影响。

  (5)种群隔离是对普氏原羚的生存构成威胁的主要原因之一

  普氏原羚是群居生活的,雌雄分开,只有在交配期才会雌雄相交,这样再有种群隔离现象对普氏原羚的繁殖很不利。

  就保护站内的普氏原羚,被分在四个区域,每个区域又有几个种群,这样以来每个种群的数量就很少,并且又只能在交配季节才有交流,这会对普氏原羚的繁殖数量有影响,并且繁殖的后代可能因为亲代的不利基因产生弱小的个体。长期的种群隔离,必然会是各个种群的不利基因产生并且产生抵抗力低的个体。 这样很容易造成,普氏原羚因为没有更多较优基因的选择,而产生较弱的后代致使普氏原羚的灭绝。

  保护措施:1 积极实施普氏原羚保护工程。普氏原羚保护工程是集多年保护管理工作的实践经验和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基础上形成的重要的战略性行动计划,对普氏原羚保护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科学行动措施,尽快实施该工程对拯救与保护普氏原羚物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要积极争取国家林业局的支持,使该工程规划早日实施。3.2 尝试实施社区共管,加强普氏原羚栖息地保护。普氏原羚濒危的重要原因除历史上毁灭性的滥捕滥猎外,目前的主要致危因子是栖息地丧失、生境破碎。青海湖环湖地区的普氏原羚栖息地保护,仍存在着与牧业生产的矛盾。今后省主管部门应在实施国家退耕还林工程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中,尝试性地开展社区共管工作,同时应利用环湖部队所有的农场土地移交地方政府的这一难得机遇,争取划拨部分土地用于普氏原羚资源保护和人工繁育基地的建设,为下一步实施拯救工程做好准备,并为缓解生态保护与畜牧业发展之间的矛盾和为普氏原羚的正常生息繁衍创造有利。

  (6) 在普氏原羚栖息分布区域实行严格的禁牧措施。环湖地区的沙丘洼地和荒漠化沙区是普氏原羚躲避人为活动干扰,进行隐蔽、反刍休息和补充采食的重要栖息活动场所之一。据调查统计,普氏原羚栖息分布区的42%区域,属沙丘地和荒漠化沙区,区域内仍有一定程度的放牧活动。针对这一问题,省主管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省政府的“禁牧令”,禁止在普氏原羚分布的沙区内进行放牧活动,加强对沙丘栖息地的保护,为普氏原羚的生息创造良好条件。

  3 采取多种形式,进一步强化对公众的宣传。普氏原羚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保护普氏原羚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不仅需要政府主管部门的努力,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支持。加强对公众的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保护意识极为重要。应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进一步面向社会各个阶层加强宣传,增强拯救、保护普氏原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形成全社会保护普氏原羚、支持普氏原羚保护工作的新局面。

  4  对鼠害问题,最好的方法是生物防治,引入鼠的天敌,寄生虫可人为的在普氏原羚饮水处撒下治疗药物来防治,任何虫害都要防治根源才是最有效的方法,草场问题应限制家羊的过渡放牧 ,或者禁止在普氏原羚保护区内进行放牧,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可采用人工施肥,并且可以专门种植一些普氏原羚喜欢吃的食物。种群隔离问题应尽快去掉阻碍其种群间交流的障碍,保证四个区域内的普氏原羚能够进行交流。

参考文献:
(1)青海湖草原围栏对植物群落的影响兼论濒危动物普氏原羚的保护  刘丙万 蒋志刚   生物多样性2002,10(3):326~331
(2)普氏原羚的食性分析  动物学研究1999.Feb.2O c1 J:74~77
(3)普氏原羚的活动规律与生境选择   奎迪强  王祖望 兽类学报 第l9卷第1期  1999年2月
(4)普氏原羚生境选择的数量化分析刘丙万 蒋志刚 第22卷第1期2002年2月     兽类学报      
 (5)   普氏原羚的采食对策  刘丙万 蒋志刚“    动物学报48(3):309~316,2002           
(6)普氏原羚种群现状与保护    郑 杰     青海省林业局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美俯冲带地幔正移动 比地壳运动快…
据国外媒体报道,据资料记录显示,美国阿拉斯加州俯冲带经常…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