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场环境对甘肃省山丹县军马场普氏原羚种群影响初探

作者:孔亮等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5-19

  作者:孔亮 尚兆聪 闫晶 徐新阳 姜楠 陈龙 徐佳 毛源 史美娜  禹露 郑宇惠 张翰 陈芳 魏凯 孙志磊

  摘要:2007年暑假,我们对甘肃省山丹县军马场普氏原羚种群栖息地草场环境进行了为期15天的考查。考察了军马场草场环境对该地区普氏原羚种群迁徙的影响;搜集了该普氏原羚种群栖息地的草场植被覆盖情况;发现了该区的草场环境适合该普氏原羚种群生存。

  关键词:甘肃山丹;草场;环境保护;动物生境

  普氏原羚(Procapra przewalskii),别名滩原羚,属于偶蹄目牛科羚羊亚科原羚属,,曾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偶蹄类动物分布于内蒙,青海,甘肃,新疆等地区。近几年来,人口的增长,耕地面积的扩大,使得普氏原羚栖息地面积日趋缩小,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目前青海湖环湖地区是普氏原羚的主要分布区域(通过假期的工作,发现其在甘肃山丹军马场也有分布),其种群数量非常少。据青海省林业局2004年底的调查仅存273只左右。鉴于普氏原羚的濒危现状,此物种已经被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和中国动物红皮书归为极濒危物种之一。同时我国已经将普氏原羚的保护项目列入《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重点实施的15个野生动植物拯救工程之一。对普氏原羚保护越来越受到科学界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祁连山是我国著名的高大山系之一,位于青藏高原北部边缘,南接青海,北临河西走廊。祁连山林区总土地面积二百六十万公顷,其中林业用地五十三万公顷,有林地十二万公顷;疏林地四万公顷;灌木林地二十九万公顷,覆盖率为16.2%。祁连山有高等植物1044种,兽类58种,鸟类140种,两栖爬行类13种,雪豹、野驴、白唇鹿等国家珍惜保护动物五十多种。祁连山高度的环境异质性,孕育了较为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祁连山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在我国乃至世界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1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甘肃省山丹县军马场普氏原羚种群栖息地环境以及其对普氏原羚生存活动的影响。
  1.2  研究方法:
  (1)考察地点的选择:根据资料及调查了解,选取当地普氏原羚活动地点作为考察主要地点。
  (2)草场植被类型数据测量:采用样方法,随机抽取样方5个,对植被类型相关属性进行测量。(见图1)

  
图1 

  (3)普氏原羚生存活动情况考察:通过跟踪拍摄,蹲点守候等方式。

2  考察区域自然状况估计

  甘肃山丹县军马场地区属于高原草场,位于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冷岭北麓,山丹县南部的大马营草场上,南以祁连山冷龙岭与青海门源、祁连二县交界,东邻永昌县、肃南黄城区,西连民乐大河口林场,北与山丹县接壤,其地理位置为E101°,N38°左右,海拔3000m左右。本次生态组活动主要在军马场一场区域,大沟、丁家沟区域,平羌口、狼牙口区域展开,见图2。

  
图2

  2.1 考察地点草场植被类型覆盖情况:

  本次活动我们对狼牙口、平羌口区域以及丁家沟、大沟区域的草场环境进行了初步考察,具体见附表。

  由调查可以看出,当地属于亚高山灌丛草甸

  (1)自然条件良好:

  阴坡及半阴坡分布杜鹃灌丛和山柳灌丛,主要建群种为青海杜鹃,吉拉柳等,灌丛下分布有嵩草,紫花碎米荠,高山龙胆,癣类等耐低温的草本植物;阳坡,半阳坡分布有嵩草草甸和“五花”草甸,伴生有金露梅灌丛,嵩草草甸由矮生嵩草,西藏嵩草,高山嵩草组成,混生有香青,火绒草,苔草及禾本科植物等;“五花”草甸在降水较多的山峰周围及峰顶夷平面,由兔耳草,珠芽蓼,高山龙胆,高原毛茛组成(见图3)。

  
图3

  (2)狼毒等有害牧草的蔓延已经得到有效遏制

  当地相关部门于今年暑期通过采用新的药物,已经有效消灭了狼毒(见下图4、图5)。

  
图4

  
图5

  (3)鼠害亦得到有效遏制
当地居民采用自己特制的捕鼠器已经基本消灭了中华鼢鼠等鼠类,同时旱獭也遭到大量捕杀,致使在当地,它们已濒临灭绝。

3 该区普氏原羚活动初步调查:

  3.1.1时间:

  2007年7月15日至2007年7月29日

  3.1.2 地点:
  甘肃省山丹县大马营乡军马场平羌口及大沟附近区域(见图1)

  3.2 活动主要经过:

  平羌口:

  到达当地后通过与林业部门的接触了解到在平羌口护林站有过发现纪录,于是前往该处实地考察。

  平羌口地区位于祁连山脉中部,植被茂密,地形复杂。本次考察中跟据护林站有关人员的建议进入其一侧的狼牙口峡谷开展活动。

  狼牙口内曾多次遭遇牧民,据他们提供的信息狼牙口一般只有在冬季时有大约13只类似普氏原羚的羚羊出现。

  大沟:

  从群众口中得知一场某陈姓书记手中有类似普氏原羚的羚羊照片,联系陈后得知他是一摄影爱好者,从05年起开始拍摄到有8只左右的羚羊在附近活动。

  根据当地情况和人文访谈所获得的资料我们进入了一场西南一个小时车程的大沟进行蹲点考察,并第一次发现类似普氏原羚的羚羊四只。

  以下为第一次发现时的简要报告:

  时间:2007年7月24日

  环境:丁家沟气候较干燥,昼夜温差大,太阳辐射较强,植被覆盖多为草科和灌木科,且较稠密,地形则多为丘陵。

  具体经过:

  7月24日下午5点左右,项目组12名成员在丁家沟的一个山坡上行进,正要下山时,发现山坡下有四只羊,毛色为棕黄色,角为弯曲状。它们首先并排行走,当发现被追踪后,迅速向山下分散逃去,这时可以看到它们的臀部呈现明显的白色。它们奔跑速度很快,且有跳跃性,被山下的网围栏迫使逗留了五分钟左右后,向东面的山沟里逃开。

  以下为第二次发现时的简要报告:

  时间:2007年7月27日

  地点:甘肃省山丹军马场大沟

  地形描述:大沟位于军马场一场西南方向20千米左右处,与丁家沟、东西岔等地共同构成一块黄羊、野兔、马鹿等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由7个左右的草场山脊和山凹组成,面积大概10多平方千米,栖息地内零星有居民分布,且草地已经背铁丝网圈划,其中大沟两个山脊形成V字形,被阳光面多为灌木丛分布,向阳面为草地。

  遭遇人员:孔亮、尚兆聪、徐新阳、孙志磊、徐佳、毛源等10人

  遭遇经过:当日下午3:00多,项目组12人在大沟的V字交点处会合,休息片刻,决定分两组沿着两旁的山脊对黄羊进行蹲点守候,刚行进不久,一组发现三只黄羊(角成对角装,屁股白色,全身棕黄色)在其所在的山脊上活动,于是停下来用DV拍摄,待3只黄羊离开后追赶,后黄羊沿着大沟中的两圈网围栏(中间较低,越过)环绕一圈,一组成员分别在所在山脊一边展开追赶一边设三个点停留观察,并通知二组在对面山脊展开合围之势。当黄羊绕两圈围栏一周后,发现一组A点守候人员,便试图翻越山脊栅栏,其中1只轻松跃过,其余2只体型较小徘徊30秒左右,始终未能翻过,接着第1只又跳回这边围栏,3只一起沿山谷避开山脊一组A点人员,逃开,后一组C点人员发现它们山凹中曲折行进,并通过翻越一处较低围栏逃离。

  3.3 当地普氏原羚状况估计

  普氏原羚数量为7(实际观测)-13(牧民的说法)只

  其来源可能为本地既有或者来自祁连山区

  受到人为活动的牵制,其夏季主要在大沟、丁家沟区域活动,人类活动(采蘑菇等)少时,也可能出现在大沟区与一场之间的草场区域;冬季在平羌口、狼牙口区域活动

  最早至2005年即存在于一分场周边(有照片记载)

4 结论

  甘肃省山丹县大马营乡军马场一分场近年来由于自然环境状况好转,绝迹多年的保护动物普氏原羚羊重新出现在该处大沟一带,并形成较稳定的小型种群。

  当地自然状况良好,由于牧民意识提高和环境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该地区草场退化情况较少,生物多样性情况良好。适合大小适中的普氏原羚羊种群在该处繁衍。

参考文献:
[1] 蒋志刚,冯祚建,王祖望,陈立伟,蔡平,李永波.普氏原羚的历史分布与现状.兽类学报,1995,15(4):241~245.
[2] 刘丙万,蒋志刚.普氏原羚生境选择的数量化分析.兽类学报.2002,22(1):15~21.
[3] 郑杰,普氏原羚种群现状与保护
[4] 李迪强,蒋志刚,王祖望.普氏原羚的活动规律与生境选择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草场环境对甘肃省山丹县军马场普…
作者:孔亮 尚兆聪 闫晶 徐新阳 姜楠 陈龙 徐佳 毛源 史美娜…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