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留言 | 帮助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境学 >> 环境社会篇 >>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我国的能源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我国的能源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http://www.eedu.org.cn    作者:李连仲    文章来源:宏观经济研究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4-20

  四、我国新时期的能源战略

  目前世界石油需求不平衡加剧,我国能源产业面临巨大压力,为此,我国要制定适合国情的能源安全政策和能源发展战略。

  (一)将能源战略纳入国家安全战略

  面临能源对外依存度增大的现实,确保我国能源安全显得尤为重要。第一,要把对安全能源的认识提高到国家安全的高度,只有把能源战略纳入到国家安全的领域,才能更加有效地保证能源的安全。第二,从战略高度认识能源储备的重要性,尽快地建立国家能源战略储备机制,完善能源战略储备体系。第三,积极开展能源外交,为我国利用国外的能源创造良好的环境。第四,努力实现能源投资和进口的多元化,这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应加强与俄罗斯等其他产油地区的合作,以确保我国石油进口渠道的全方位和多元性,减少对中东地区的倚重,避免比重过大而造成的风险,国家还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辅助国内石油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石油资源的合作开发。

  (二)提高能源应变能力

  我国在未来20年里,将面临比较严峻的能源问题。能源问题从国内问题变成了国际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从体制上和战略上适应这种形势,提高应变能力。本世界头20年,我国必须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型”:一是能源供应要从以简单满足经济发展的基本需求为目标,转向保障需求与环境效益并重,通过优化能源结构,保证环保目标的实现。二是政策重点由注重供应保障能力,转向提高供应能力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联动,而且把后者放到更重要的地位。三是能源产业的发展方式由政府计划和行政管制,向政府引导下充分发挥市场化机制的方向转变。四是能源发展应从依赖国内资源的“自我平衡”转变到国际化战略,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三)解决好石油安全问题

  (1)采取综合措施保障石油安全

  我国应在准确把握国际石油市场和石油地缘政治特点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石油安全观,采取综合措施,保障石油安全。一是建立多元化的石油境外供应渠道;二是加快国内油汽资源的勘探开发,加快石油科技发展,争取在海域和南方碳酸岩盐地区有新的突破,研发替代产品能源和新能源;三是积极参与国际市场上石油期货和现货交易,从市场和竞争中获得更多的石油产品;四是加强石油战略储备和预警体系建设。在石油问题上,我们要坚持国内国外并举,但立足点要放在国内,国内是我们的根本,要最大限度地加大勘探投入,大力发展生产,减少对国外的依赖。但是我们也要很好地利用国外市场,包括到国外合作开发。价格走低时,我们要积极地进口,减少国内生产;价格走高时,我们就多利用国内石油。我们要把我国的石油进口机制搞活,以适应变化的国际市场形势。

  (2)开设石油期货市场

  我国可以通过开设石油期货市场的方式,规避国际石油价格风险。一要抓紧建立和完善中国的期货市场,以远期合同交易方式降低近期价格风险。二要建立国际采购的协调机制,通过国内企业联手采购,争取对我合理的价格。三要加速形成统一、开放、通畅、有序的能源、原材料市场。尽快将隶属于各政府部门的石油专项用户的油品供应系统剥离出来,组建独立的石油销售机构,同时鼓励社会资金进入石油等流通领域。四要建立能源安全保障体系。尽快建立国家级的重要能源、原材料安全保障和风险监控机构,以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

  (3)稳油增储,发挥科技作用

  实施“稳油增储”的战略部署。在2010年前,原油生产稳定在现在的水平,到2020年本土石油产量可以达到1.8―2亿吨左右,争取到2020年在我国本土稳定产量的前提下,使剩余储量的开采时间延长1倍。我国拥有大量的油气资源,但目前的“探明储量”中只有20%―30%可以转化为有经济价值的“商业储量”,迫切需要我们利用地质和技术创新成果,勘探出更多的油田,提高采油率。同时,由于我国探明储量70%都是复杂性的非常规油田,即低渗、稠油、含水、裂缝,这就要求用科技的力量充分挖掘潜力、减少浪费、降低成本。另外还要用科技调整产品结构,不断开发新产品,提高石油产品的附加值。

  (四)大力发展替代技术,降低依赖石油进口

  目前,在我国的一次能源结构中,煤炭占67%。解决石油储量不足和燃料油供给问题,要立足于从煤炭液化技术找出路。煤炭液化技术分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两种。间接液化是一种非常成熟的技术,使用煤液化燃料,比普通汽油更有利于环境保护。这项技术应当在国内加快推广应用,迅速建立起庞大的煤制油产业。煤炭直接液化技术在德国、日本和美国也都已取得突破。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进行煤炭直接液化技术研究,并同国外有关研究机构开展了合作。目前,年产500万吨成品油、总投资250亿元的直接液化项目已在神华集团神东矿区开工建设。但总起来看,发展煤制油产业,在我国进展缓慢。根据目前国际石油价格暴涨和我国石油进口剧增的新形势,应当进一步抓紧发展煤制油产业的有关工作,从而使我国油品供应和价格稳定建立在主要依靠国内生产的基础上。此外,在煤炭加工、煤炭高效燃烧及先进发电、煤炭燃烧污染控制与废弃物处理等洁净煤技术领域,也要给予高度重视,加快推广,使煤炭资源得到合理的有效利用,在未来较长时期的能源供给中继续发挥主要作用。

  (五)调整优化能源结构

  近年来,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能源供应质量明显提高。我国煤炭消费量在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已经由1990年的76.2%降为2000年的67.0%;石油、天然气、水电、核电、风能、太阳能等所占比重,由1990年的23.8%上升到2000年的33%。洁净能源的迅速发展和优质能源比重的提高,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改善大气环境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时,要抓住能源供应缓和的历史机遇,不失时机地推进能源各行业的结构调整工作,实现能源工业的均衡发展。

  五、我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政府制定了21世纪能源发展战略:“以电力为中心,以煤炭为基础,大力开发石油和天然气,积极发展核电以及其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了减少资源的浪费、防止环境的破坏,必须高度重视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树立可持续能源发展观

  国家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依靠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双重拉动来保障高效、经济、稳定、安全的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新战略。

  认真处理好国民经济良性增长与能源的合理消费的关系。我国能源资源数量难以支撑粗放的经济结构和能源消费的超常增长,在人均能源消耗标准上,我们不能盲目、片面与西方发达国家攀比,要切实改变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的现状。从长远来看,国民经济增长必须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约能源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树立新的可持续的能源发展观。

  (二)制定国家能源开发长期规划

  (1)制定化石能源可持续开采规划

  化石能源属于一次性能源,保持化石能源的可持续开采显得尤为重要。要研究积极采用先进技术,提高资源的回收率,制定长期开采规划,避免超强度开采和布局上的不合理性,确保能源资源的远景接替。尤其是在我国西部大开发中,要充分考虑经济、环境和资源的合理配置,避免盲目低效开采、资源结构和布局上的不合理。

  (2)着力能源新技术的研究

  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是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结合我国情况,重点研究和发展的能源技术包括:油气地球物理勘探与钻井新技术、海洋石油天然气开发技术、提高石油采收率新技术、煤炭高效洁净利用关键技术、难采和劣质资源的开采技术、一次电力资源的综合开发技术、节能技术、核聚变技术、可再生能源与氢能开发和利用技术以及能源环境技术等。

  (3)研究开发新能源和替代能源资源

  我国石油储量相当有限,而煤炭资源开采强度大,可采出的储量少,回收率低,应加大研究和开发新能源和替代能源力度,如核能、太阳能、海洋能、氢能等,确保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储备。

  (三)大力发展节能技术,开展节能运动

  根据研究,如果采取强化节能和提高能效的措施,到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水平可以减少15%―27%,单位GDP能耗将每年下降2.3%―3.7%。为此,应将节约资源提升到实施国家能源战略的高度,加强政府节能管理体系的建设,制定和实施节能激励政策,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节能新机制。

  [作者: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局局长 李连仲]

上一页  [1] [2]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能源安全:转型之法
    循环经济是理想的可持续发展
    江泽慧: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我国能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
    发展生态农业 促进农业可持续
    基于ET管理的水资源供耗分析
    城市发展与污水处理的一点思
    重建矿山生态环境,实现矿区
    实现周口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
    浅析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及水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