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需要可持续发展

作者:郭尔楚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9-3

  联合国将于201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可持续发展大会。作为2012年大会筹备进程的一部分,中国政府将与联合国于9月8日至9日在北京共同举办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高级别研讨会,围绕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的主题及目标,重点就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国际机制等议题展开讨论。来自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代表及中外知名学者报名参会。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依靠科技进步,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但也造成了严重的资源危机、生态恶化和环境污染,地球家园不堪重负。

  出于对全球环境急剧恶化的关切,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环境问题自此列入国际议事日程,人类开始认识到环境与发展之间的联系,呼吁各国就解决环境问题开展合作。然而,世界环境恶化的趋势并未得到根本改观,环境与发展问题日益突出。

  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签定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等环境公约。这次会议确定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确立了国际社会关于环境与发展的多项原则,其中“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成为指导国际环发合作的重要原则。里约环发大会用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代替了工业革命以来那种“高消耗、高投入、高污染”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模式。

  2002年,联合国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了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确立为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国际可持续发展事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等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名词,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关注的一部分。

  然而,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气候变化、粮食危机、能源危机、自然灾害的影响,特别是可持续发展领域相关国际承诺落实不力,近年来可持续发展所有重大方面的进展都出现逆转倾向,发展中国家遭受重大冲击。《21世纪议程》和千年发展目标岌岌可危。

  国际社会充分认识到,应当采取措施改进可持续发展机制,抓紧可持续发展各相关承诺的落实,特别是发达国家在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等问题上对发展中国家的承诺,为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共同的繁荣与发展。

  2012年将在里约召开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为应对这些新挑战、推进国际可持续发展进程提供了契机。

  中国是国际可持续发展进程的重要参与者、推动者、践行者。中国政府向来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问题。中国领导人出席了1992年里约环发大会和2002年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中国政府在两次会议上分别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并宣布核准《京都议定书》,为推进国际可持续发展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古话讲,不能寅吃卯粮,这是我们的祖先告诫我们要着眼于长远的发展,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为了落实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中国政府确立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中国政府制定的“十二五”规划明确将今后五年中国发展的主线确定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坚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则被确定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希以此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这些目标与国际社会对于可持续发展的追求一脉相承。实现这些目标,既造福于中国人民,也是对世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贡献。中国政府此次与联合国共同举办高级别研讨会,将与各国政府官员、知名专家一起,共同为明年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献计献策,推动大会取得积极务实的成果。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原始森林扩大有助稳固河堤
    在远古时代,森林的形成固定了河流的规模。(自BBC)  地质…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