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进程

作者:叶齐茂    文章来源:城乡建设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0-10

  德国的城市布局相对合理,城市化进程中形成大中小城市并行发展,大城市为龙头,但不显得过分突出,小城市遍地开花,小城镇遍布全国各地。正因如此,德国的人口流动的方式和流向呈分散型,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没有出现过分集中的局面。这一切对德国各省、地区经济相对均衡发展,对防止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两极分化或畸型发展及缩小城乡、贫富之差别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德国19世纪中叶开始的城市化痕迹至今依稀可见,形成了今日德国城市的基本框架。

  一、德国的城市化进程

  从城市发展的历史看,德国的城市化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815—1840年,城市化兴起的准备阶段。这一时期,农村人口依然多于城市居民,农业产值在整个德国国民经济中占绝对的支配地位。尽管如此,农村剩余劳动力,尤其东部农业区的人口逐渐向城市转移,城市的经济开始获得较快发展。有些大中城市已初具规模,例如,柏林人口17.2万人、汉堡13万人、科隆5万人左右、慕尼黑3万人。它们都是德国城市化的基础,有一定的文化和商业设施,有比较发达的工场手工业。同期,德国的小城市也有发展,分布比较广。

  第二阶段:1840—1871年,德国城市迅速发展的阶段。这一时期,德国西部的一些城市发展很快,东部一些城市人口增长已经超过农村人口增长的速度。大批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因为德国工业革命以来,工业的发展首先集中在城市和原料产地,城市中的工业部门能够给农村流动人口提供工作岗位,为他们创造生存和发展的机遇。例如鲁尔、莱因地区的新兴工业区、柏林地区曾经是手工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工业革命以来已明显地呈现出城市化的新面貌,成为工业、商业集中的地区。同时这些城市不断沿公路、铁路线向外扩展,城市面积不断扩大,人口也迅速增加。在一些较大的城市里,人口增加更突出。

  第三阶段:1871年,这一时期,德国城市化极大繁荣和发展的时期,各联邦城市经济也蓬勃发展,人口迅猛增加,有相当一部分城市的人口已经超过10万。为了加强对外来农村人口的管理,很多城市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划分为工厂区、住宅区、商业区等。商业区大多位于城内区,或工业较集中的地区,这些城市逐渐发展成综合性的大都市。德国城市化的第三阶段也可谓城市化的鼎盛时期。工业城市从农村获得大批劳动力,进一步促进了工业发展,与此同时,一些手工业、商业、服务性行业为主的城市人口也不断增加。不仅工业化带动城市的发展,人口流动为城市的发展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1871年以后,德国的城市化以普鲁士的莱因省和萨克森尤为突出。在城市化进程中德意志帝国人口增加了约58%,从1815年的4110万增加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6490万。在1万居民以上的城市里居住的人口比例从1871年的12.5%增加到1910年的34.7%。

  在城市化过程中,由于资源交通及历史条件的影响,德国西南部和中部城市相对偏多,北部和东部较少,但未出现布局明显失衡状况。虽然德国也出现了一些大城市,如柏林、汉堡、慕尼黑等,但无畸形发展的现象。

  二、德国实现城市化的基本动因

  德国工业革命是迅速实现城市化的基本动因。19世纪的德国受政治、经济、思想等因素的制约,工业革命较英、法等国来得晚。政治上,德国处于四分五裂,联邦林立,并“与教会诸侯和自由帝国骑士以及大修道院,保持着一个僵化的等级社会,封建贵族在其中决定一切”。这些都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尤其是阻碍了商品农业的发展和国内市场的扩大。经济上,1800年前后,手工业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手工业行会极力排斥一切竞争,垄断本地区的产品销售,利用行会规章划地为牢,阻止异乡人进入自己的销售区,以保证本地手工业业主的收入,极大地限制了经济自由发展。思想上,德国早就受到英法启蒙思想影响,各种思潮泛滥,不乏要求变革的思想和主张,但是代表新兴工商资产阶级利益的思想受到根深蒂固封建专制思想的遏制,不能变为改变德国社会、经济的实践。所以到19世纪初德国依然是个有着工业革命准备的农业国。但德国也不乏采用机器生产取代工场和工业生产,进而促进生产发展的实例。30年代德国采矿业比19世纪初已经提高了30%,消费品的生产也增加了好几倍。到40、50年代,工业革命全面展开,并迅猛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德国传统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工业革命就像势不可挡的洪流,强烈冲击着德国旧有的经济基础和生产方式,推动当权者采用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急起直追,走富国强兵之路。工业化进程中,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农村大批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工业和其他行业,产业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科学技术取得巨大进步,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交通运输迅速实现现代化,德国工业化及其引发的经济发展与转变是“德国近现代史中最引人注目的方面、整个近现代史中最令人惊异的篇章之一”。工业革命带动经济全面发展,否则,无从谈起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也谈不上全国范围内实现城市化。

  三、德国实现城市化的先决条件

  (一)科技进步极大推动了德国城市化进程

  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德国的科技取得了巨大进步和发展。据不完全统计,从1851年至1900年,在重大科技革新和发明创造方面德国取得202项,居世界第二位。这些科技发明与革新涉及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等各个领域,尤其是机器制造、光学、电气等工业部门。德国经济上的崛起,特别是工业的勃兴,主要是靠科技进步的力量。科学技术很快变为生产力,使生产成倍增长。德国很多城市由原来的单一的文化城市、驻防城市或港口城市,变为集工业、商业、贸易为一身的多功能城市,加快了全面城市化的步伐。

  (二)德国善于抓住国际国内历史机遇发展自己

  德国吸取工业化起步较早的英法的经验教训,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结合本国情况,加以消化改造,少走弯路,使工业化、城市化在德国土地上长驱直入。19世纪50年代前后,英国开始向自由贸易过渡,在有些国际事务中德国保持中立,德国关税同盟得以巩固和扩大;德国舆论界日益强调民族国家要依靠实力,把“注意力集中到如何使民族国家的经济、技术和军事实力都能事实上得到加强,并增长到预期的程度”。因此各个经济部门竞相争胜,发扬首创精神,首先从英、法、美引进新工艺、成套设备和管理方法。这时期的德国基本上是技术引进国,并以英法美等国为榜样,博采其长处,吸收它们的优秀成果。与此同时,德国也很善于结合本国情况,消化引进科学技术成果,不断地加以创新和革新。19世纪末,德国在以内燃机和电力学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中处领先地位,为建立新兴化学工业、电气工业等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带动产业结构的改变,推动城市化全面发展。工业化、城市化又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开辟了道路。

  (三)消除人口流动的障碍是实现城市化的重要保证

  德国自工业化以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工业产品为载体的新的科技成果愈来愈广泛地应用于农业。农业用化肥、除虫除草剂以及与种种科技手段密不可分的生物工程技术不断推广和应用,农业经营规模扩大。机械化程度提高了,农业产品日趋商品化和社会化,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了。由此产生了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的真正意义上的农业劳动力的转移。这种转移只有在生产、经济发展进程中,不断消除各种障碍才能畅通无阻。首先德国摆脱封建农奴制度的羁绊后,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并为农业人口流动开了绿灯。消除民族分裂实现国家统一,不仅为工业的发展,同时为农业人口流动消除了障碍,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在19世纪初,德国尚存百余个封建领地,相当长时间内还保存着36个具有独立行政职能的侯国。政治经济割裂,货币、法律、海关和度量衡等方面各自为政,阻碍经济发展和与之相适应的人口流动。实现民族统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经历了由局部到全局,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德国统一之后实行统一货币、统一关税制打下基础,同时使德国人口自由流动成为现实可能,为多余农业劳动力转移城市及各个不同行业提供了法律保证,使农村人口流动合法化。此外,在德国铁路、造船业的高速发展及交通运输业革命的条件下,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畅通无阻。加强了城乡信息交流,逐步地改变着农民的传统观念,为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重要保证。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科学发展观视角下西部资源型城市…
       摘 要:伴随着主体资源的枯竭,曾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