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要富 生态要美

中央一号文件全面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作者:闫海超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2-6

本报记者闫海超

新年伊始,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将位置留给了乡村。2月4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下发,将生态宜居作为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进行了全面部署。“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成为乡村发展目标,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绿色发展有了顶层设计。

接下来,如何以绿色发展为引领,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格局,成为乡村发展为之努力的方向。

让更多群众吃上“生态饭”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

“以往的中央一号文件讲农业问题、讲农村经济发展讲得比较多。”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韩俊在2月5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今年的文件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对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都做了全面部署,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的重要行动。”

为了打造宜居的生态环境,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同时,首先要把山水林田湖草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对此,韩俊指出:“要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在加强自然恢复方面,文件明确提出,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继续开展退耕还湿;继续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等林业重点工程,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有效防范外来生物入侵。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如何创新制度供给,最大限度地激发乡村各种资源要素的活力?

中央一号文件部署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和制度建设,在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方面,包括开展河湖水系连通和农村河塘清淤整治,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分类有序退出超载的边际产能。扩大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科学划定江河湖海限捕、禁捕区域,健全水生生态保护修复制度。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把所有天然林都纳入保护范围。扩大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建立成果巩固长效机制。

为了更好地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文件还提出,要继续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

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老百姓吃上“生态饭”,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兴村富民的金山银山。

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成为重点

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中央一号文件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按照“远粗近细”的原则,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三个阶段性目标任务作了部署。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而当前,我国农村环境和生态问题比较突出,乡村发展整体水平亟待提升。因此,着重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成为重点。

针对农村重点环境治理领域,中央一号文件进行了明确部署,一方面是水环境,一方面是土壤环境。

在水污染治理方面,要加强农村水环境治理和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实施农村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扩大华北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范围。实施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

为了进一步开展土壤污染治理,文件指出,推进重金属污染耕地防控和修复,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应用试点,加大东北黑土地保护力度。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畜禽粪污处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废弃农膜回收、病虫害绿色防控。

同时,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业绿色发展行动,实现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严禁工业和城镇污染向农业农村转移。

此外,文件明确要加强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建设,落实县乡两级农村环境保护主体责任。

在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方面,文件还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步骤: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整合各种资源,强化各种举措,稳步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总结推广适用不同地区的农村污水治理模式,加强技术支撑和指导。

紧随中央一号文件之后,2月5日,中办、国办印发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

据了解,2017年,我国已完成2.8万个村庄环境整治任务。2018年,我国将督导2.5万个建制村开展环境综合整治。

必须有真金白银的“硬投入”

实施绿色乡村振兴战略涉及许多方面,需要有全方位的制度性供给作保障,资金运转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

用韩俊的话来说,“必须真刀真枪地干、持之以恒地干,必须有真金白银的‘硬投入’,有更加健全的政策‘软环境’”。

谈到关于“乡村振兴钱从哪里来”时,韩俊说,没有投入作保障,喊是喊不出来的,干也是干不出名堂来的。要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促进公共资源城乡均衡配置,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为了解决乡村发展中的资金问题,中央一号文件全面谋划,提出要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的原则。同时,将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确保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不断增加。

如此一来,健全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成为重要一环。

文件明确,落实农业功能区制度,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力度,完善生态保护成效与资金分配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鼓励地方在重点生态区位推行商品林赎买制度。健全地区间、流域上下游之间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探索建立生态产品购买、森林碳汇等市场化补偿制度。建立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补偿制度。

从这些政策来看,公共财政将更大力度地向“三农”倾斜。韩俊透露,未来国家还将出台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起草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考核评估办法。

此外,文件还肯定了推行生态建设和保护以工代赈的做法,并提出要提供更多生态公益岗位。

增加农业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对文件提出的这点,韩俊也给出了他的看法:乡村振兴,不仅要农业兴,更要百业旺,首先要促进农业全面升级。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制订和实施质量兴农战略,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这是农业发展政策的一个重大创新。

提升农业发展质量,需要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这就必须要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

要达到这一目标,首先要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运用现代科技和管理手段,将乡村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生态经济的优势,提供更多更好的绿色生态产品和服务,促进生态和经济良性循环。

“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是完成目标的手段之一。文件明确指出,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森林人家、康养基地、乡村民宿、特色小镇是方向之一。

对此,各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注意:进一步加快发展森林草原旅游、河湖湿地观光、冰雪海上运动、野生动物驯养观赏等产业,积极开发观光农业、游憩休闲、健康养生、生态教育等服务;创建一批特色生态旅游示范村镇和精品线路,打造绿色生态环保的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

同时,韩俊也指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这五句话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不可分割的,应注重协同性、关联性、整体性,不能顾此失彼、只抓其一不顾其他。”

 
分享到: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长期性植被恢复可控制土壤侵蚀
    图为1936年沙尘暴期间埋葬在南达科他州达拉斯的谷仓区的机…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考试频道点击排行
  • 没有考试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