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生活 | NGO | 考试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Eteam | 产业 | 留言 | FAQ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环境学 >> 环境社会篇 >> 构建和谐社会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心灵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内核       ★★★ 【字体: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心灵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内核
http://www.eedu.org.cn    作者:李士菊 侯…    文章来源:光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3-8

 

    二、构建社会主义心灵和谐的必要性

    心灵和谐既然是人类的本性和期盼的深层目标,那么这个需求对于人类来说就是持久的,强烈的,现代人也不能例外,或者说,现代渴望获得心灵“拯救”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烈。因为,首先,虽然科学发展了,社会进步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提高”了,但在物质“极大丰富”的同时,人们越来越没有安全感,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使人们普遍感到失去了生活的意义,因为现代人仍然生活于各种危机——生态危机、人口危机、能源危机、精神危机——之中,当人们在焦虑、不安中对现存的生存环境进行反思的时候,更深层的苦闷更无法解脱。这种苦闷源于“人类落后于自己的作品”——有人概括为人类在三个领域中的失败:第一个是技术领域,本来是为了方便人类的工作而发明的机器,现在反而使人成了机器的奴隶。机器不再像工具那样是人的器官的一种延伸,相反,人却成了机器的一种延伸。人实际上是机器的一种附属品,听机器发号施令。第二个是经济的领域。现代化规模急剧地扩展,以便满足不断增加的人口的各种需要,但是经济生产却没有达到一种合理的协调,无论是生产的过程,还是商品的消费,都越出了人所能够控制的范围,整个社会不再听命于人的指挥。第三个显示人类精神失败的领域是政治领域。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敌对双方的人都以恐怖的眼睛看到对方是如何成为各种不可理解的力量的玩物。这些力量表面看起来是与人的意志相连的,但实际上它们摆脱了人的支配,一再地践踏人的尊严,最后把敌对双方都引向毁灭。进入21世纪,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更加突出,恐怖主义和以反恐为目标的阿富汗战争、英美入侵伊拉克战争都充分显示了美国单极霸权主义的本质。所以,现代人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他亲手培育了一切凶猛的怪兽,但却不能够成为驯兽大师;它既是强有力的,同时又是最软弱无力的。人的这种现实状况使我们要对人的存在进行探究,因此,追问“人的实存”就成为本世纪20年代以来哲学人类学的必然话题 。

    当人们深深感到他们所创造的这个世界和产品越来越摆脱自己的控制,成为一种独立的东西,甚至会反过来控制人自身的时候,人们心灵所经受的震撼和挣扎——人们的无助和无奈是前所未有的。所以,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贫困的人和生活富足的人都感到了心灵的束缚,都感到了内心的焦虑,虽然程度可能是不同的。应该说,在这个人被物化的时代,人们都非常向往回归“精神家园”的感觉,重新找回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构建和谐的人类共同体。

    在中国,大量心理和心灵问题的存在除上述原因之外,更有社会主义的特殊原因,其一是,上个世纪末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给社会主义事业带来的严重挫折使社会主义国家的人们在心灵上承受着巨大的震撼;其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在带来生产力高度发展和法制要求的同时,也使负面效应——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损人利己的个人主义、唯利是图假冒伪劣的旧商人习气迅速在各个领域蔓延,特别是官场上的贪污腐败、权钱交易不仅严重损害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形象,也在人们心目中对社会主义的美好预期大打折扣。

    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尽管很多,但这些目标的实现都与构建人们心灵和谐有关,因为只有实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目标,即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提出的九大目标,其中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完善,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政府管理水平和管理体系更加完善;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水平明显提高等目标,心灵和谐的构建才有可靠的基础和保证。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构建和谐社会 让全体人民共享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创新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
    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责任重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