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业节能减排畅想曲现实吗
作为汽车产品而言,显然也同时肩负了这一具有明确目标的节能减排历史使命。当然,由于汽车排放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总排放中,所占的比例具有诸多的不确定性,统计口径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因此,在考虑2020年我国汽车温室气体排放量也只能是一个给予在诸多假定前提下得出的推算结果。这个结果也只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努力方向和概念,而不是真正的具体目标。因此可称其为减排畅想曲。
首先,假定从2005年起到2020年期间,汽车总量与国民经济发展同步增长。汽车产品的CO2排放在全社会的排放中份额不变;第二,根据2005年我国汽车的总体水平,假定其CO2排放量的平均值为280g/km;第三,假定从2010年开始,每年的汽车增量为1000万辆。这是考虑了今后十年汽车的销售增长不可能保持现在的这种高速增长态势,同时报废更新的政策力度将越来越强;第四,假定2005年平均每辆汽车的行驶里程为2万公里,到2020年随着乘用车私车的保有量比重大幅增加,其加权平均的单车年行驶公里数将为1.2万公里。由此通过计算,2005年的CO2实际排放量为1.68亿吨。到2020年汽车保有量为1.6亿辆,按减排40%目标,则单车CO2排放的加权平均值要达到105g/km的水平。
从现在看起来,105克的目标绝非高不可攀。2012年欧盟汽车温室气体排放法规的目标是120克,而目前欧洲各大汽车公司如大众、菲亚特等的研发成果有的已经达到了60克左右的水平。在日本和美国的市场上,丰田普锐斯、本田Insight、福特fusion都已经形成一定规模。
而在我国届时各种新能源汽车的解决方案都将于明年下半年或2011年开始,在政府的鼓励政策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推动下,小批量进入市场。因此,在“汽车产业振兴规划”的三年5%新能源乘用车目标的基础上,未来10年中新能源汽车的比重完全可以实现市场规模的15%。基于以上分析,这个减排畅想曲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
延伸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