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循环助推西部绿色发展 建区域循环经济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人民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6-16

  编者按:从企业“小循环”,到行业“中循环”,再到区域“大循环”,构建区域循环经济,是我国的全新尝试。从循环经济发展史来看,这是西方发达国家所没有经历过的,将对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新的动力。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区域循环经济?区域循环经济将如何构建?我国将在发展区域循环经济上作出哪些尝试?请看本报记者为您展现这一崭新的区域经济发展思路。

  区域循环——

  大量增加了行业与行业之间的纵横融合,形成行业联动和区域互动

  今年3月15日,《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获国务院批准实施,这是国务院批复的第二个区域循环经济总体规划。这个循环经济园区是国内唯一布局在藏区、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循环经济园区。

  而去年12月24日,我国首个省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获国务院批准实施。覆盖甘肃全省的总投资为2133亿元,用于发展72大类重点支撑项目。

  2005年起,我国就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行业范围以及小区域范围内都进行过试点试验。但在甘肃省以及柴达木这样大的范围内,以高起点、高标准进行顶层设计,构建规模宏大的区域循环经济体系,不仅在世界上绝无仅有,在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史上也未曾有过。

  此次,区域循环经济的提出,相比于小区域而言,设计范围远远扩大了。相比于行业循环而言,区域循环的设计大量增加了行业与行业之间的纵横融合,形成行业联动和区域互动,将大大提高规模效应、聚集效应和深加工的能力。

  这对于我国在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脆弱地区探索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科学发展之路具有重要意义。

  青海——

  要围绕氯元素构建一个大区域的循环产业链,想办法将氯回补柴达木盐湖

  青海省柴达木地区位于青、甘、新、藏四省区交汇的中心地带,面积约25.6万平方公里,有盐湖30多个,有86种矿产资源,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特色优势产业基地,也是青海省地方实施三江源保护重要的财力支撑地区。

  “把柴达木地区作为一个大的循环经济园区来由国务院批复,是因为青海的重化工业主要集中在这里,可以充分利用这个地区的盐湖资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齐建国说,青海主要有两块经济区,一块是以柴达木盆地为核心的海西区,另外一块就是西宁地区,其他地区在功能划分上基本是禁止开发的。只有大力支持这两个地区,才能使青海全省的经济发展起来,才能更好地保护我国的三江源。然而,西宁地区靠近黄河源,不适合发展重化工业,因此选择了柴达木地区。但由于这里的生态比较脆弱,所以只有通过发展区域循环经济,才能在发展特色经济的同时,又不会使当地生态退化。

  “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自然环境,发展循环经济是唯一的现实选择。”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表示,该地区具有资源品种多、组合好的特点,有利于区域性大规模整体开发、多产业集群联动发展。

  根据《规划》,试验区将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重点规划建设格尔木工业园、德令哈工业园、乌兰工业园、大柴旦工业园等四个循环经济工业园,构建以盐湖化工为核心的六大循环经济主导产业体系。

  据了解,在柴达木盐湖地区,钾、钠、镁、锂、溴等储量居全国第一位,其中许多矿产属于国家战略资源。例如,钾元素(用于生产钾肥,我国自给率不到30%)是我国粮食生产不可或缺的,是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锂元素用于生产新能源汽车的锂电池,关系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从柴达木盐湖里提取钾的同时,会带走大量氯元素,造成盐湖的氯失衡。”齐建国说,因此,为了维持生态平衡、保护当地环境,就要围绕氯元素构建一个大区域的循环产业链,想办法将氯回补盐湖。但构建这样的产业链经济效益比较低,这就需要国家给予大力扶持。

  甘肃——

  发展覆盖全省的区域循环经济,摆脱初级原料供应者地位

  甘肃是我国资源大省,在174种已探明矿产中,10种储量位列全国第一。然而,甘肃却是我国经济发展滞后地区,全国GDP排名倒数第三;甘肃也是工业能耗较高的地方,据统计,2008年,甘肃省万元GDP能耗为2.01吨标准煤,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倍;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4.2吨标准煤,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57倍。

  甘肃的资源优势为何不能转化为经济优势?专家认为,由于缺乏下游产业链,工业技术水平较低,甘肃只能对原材料进行简单加工,然后以低廉的价格直接向东部发达地区输出,而返销回来的制成品却是当初输出价格的数倍,形成了明显的区域“剪刀差”。东部地区虽然缺乏资源,但有大批上规模的精深加工企业,并且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完善的价格体系和市场流通体系,因此获得了很高的产品附加值。

  “所以,高起点、按省域来规划建设区域循环经济,打造高效、环保、大纵深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形成产业联动、大区域整体推进的格局,是甘肃摆脱初级原料供应者地位,实现跨越式绿色发展的最好出路。”甘肃省工信委环资处处长张锦良说。

  如此规模的省域循环经济建设工程,应如何战略性、系统性地推动?“要与‘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的区域发展战略结合起来,建设以兰州、白银等城市为中心,以平凉、庆阳等9个城市为两翼的七大循环经济专业基地,组团发展,整体推进。” 甘肃省省委书记陆浩强调,必须打破地域、所有制限制,在全省打造循环经济大链条。

  在我国“镍都”——甘肃省金昌市,以“企业小循环—产业中循环—区域大循环”方式构建的市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为甘肃省发展省域循环经济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技术路线参考。

  据介绍,金昌市依托工业园区,以金川集团公司为龙头,以当地丰富的硫化铜镍矿加工为主线,通过当地政府牵线搭桥,先后引进四川新希望集团、贵州宏福集团、中化化肥公司、内蒙古太西煤集团、江阴天宇镍网公司等国内知名企业加盟,延伸出有色金属、冶金、硫化工、磷化工、氯碱化工和煤化工等6条产业链,产业链通过产品、废弃物、电力、热能等进行纵横耦合,建起了网状的区域循环格局。

  “甘肃目前应该着重于‘增链’和‘补链’。在‘建链’、‘增链’、‘补链’的过程中应遵循3个基本原则,一是资源共享,即相互间能够共享原材料、设备和基础设施等;二是废物变原料,即一方的生产废弃物能够成为另一方的生产原材料;三是生产过程的耦合,即相互间的生产环节能够有效衔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宏春说。

  齐建国表示,区域循环经济本质上是需要政府参与的一种经济模式,市场运行了,政府可以逐步退出,但在发展初期,尤其是涉及资源再配置时,政府必须发挥重大作用。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精彩图片
文章评论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环境生态网文章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环境生态网发表的言论,环境生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文章跟帖管理员反映。

绿色进行时
推荐文章
黄河三角洲的“绿巨人”:循环产…
滨化股份自备水库———龙憩湖水库  一种机遇的降临是一定…
绿色生活
驴行天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