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绿色生活 >> 生态旅游 >> 文章正文 | ![]() ![]() |
|
||||||
| ||||||
穿越青藏线[组图] | ||||||
作者:新闻袋袋… 文章来源:央视少儿频道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9-13 | ||||||
路途 沿青藏公路继续西行,地势继续升高,连续翻过几座相对高度不高的小山,车外的景色也渐渐发生了变化。进入柴达木盆地后,路旁景物便与青海湖迥异了。 首先路过的茶卡盐湖,是我国古代北方重要的食盐产地。据说我们常说的“青盐”,就得名于青海这里的食盐。不过随着低成本的海盐的兴起,如今这里的食盐生产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不过由于几天来旅途劳顿,这个时候大家基本上都在半梦半醒中………… 由西宁到格尔木800多公里,路况很好,我们乘坐的金杯车经常跑到120-140公里/小时。但因为要走访当地藏族牧民同学的家,我们计划在途中的都兰县停留一晚。为了迎接我们的到来,藏族女孩儿多吉措一家都穿上了节日的盛装。就在拍摄过程中,在这身厚重的礼服与青藏高原毒辣的紫外线的作用下,多吉措突然留起了鼻血,这让我们一行人都感到非常过意不去。屠化更是急忙递上纸巾,教她止住鼻血的办法。令人感动的是,休息了没一会儿,多吉措又主动要求继续拍摄,让我们顺利完成了拍摄任务。
从都兰继续西行,路边越来越荒凉,风也越来越大。在这一片荒凉戈壁景象后,突然进入位于柴达木腹地的格尔木市,不由得感叹这座城市绿化工作的出色。更让人惊奇的是,格尔木市据说是我国地下水最丰沛的城市之一,很难想象在不毛之地的表象下面,蕴含着如血管般密布的涓涓细流。因为是一座新兴城市,格尔木的建筑、街道并没有引起我很大的兴趣,反而是这种市内随处可见的叫做八瓣梅的小花“谋杀”了我几十兆的储存卡。
|
||||||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穿越青藏线[组图] 杭州:4条游线条条煽情 美哉 贵州乡村旅游我们看什么 我国小城镇建设的旅游生态学 开发青藏高原旅游要注重生态 《科学世界》:东滩水暖鸟先 浅论旅游环境管理 冷静思考青藏高原旅游热 “人文秦淮” 助推南京秦淮河 旅游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及其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5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