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文章 >> 绿色生活 >> 生态旅游 >> 文章正文 | ![]() ![]() |
|
|||||
| |||||
穿越青藏线[组图] | |||||
作者:新闻袋袋… 文章来源:央视少儿频道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9-13 | |||||
格尔木以北60公里,是著名的大盐湖——察尔汗盐湖。察尔汗是蒙语“盐的世界”的意思。这里以盐的方式蕴藏着多种元素。仅钠盐资源就够全世界60亿人吃1000年的。而这里的钾资源则占了全国的97%。如此丰富的盐资源,得益于亿万年前沧海干枯的地质变化。虽说是盐“湖”,但眼睛所及之处都是看似普通的泥土。如果抓起一把尝尝,则奇咸无比(听说听说,我是没尝的)。整个察尔汗盐湖地区实际上就是一个大盐壳,地下则是储量巨大的卤水资源。这里有我国最大的钾肥生产工程。通过抽取地下卤水生产的钾肥通过青藏铁路一期工程源源不断地运往全国各地。几十个巨大的卤水池如今也成了工业旅游的重点旅游项目。卤水池边析出的白花花的盐看起来和雪无异,踩上去也发出像积雪一样咯吱咯吱的声响,让人有种八月飞雪的错乱。再往前走,脚下渐渐变软,颜色也渐深,那就是卤水了。早听说喝卤水是要死人地——比如白毛女中的杨白劳——不过听说可以小尝一下,我们所有人都没错过这个机会。进嘴以后奇苦无比,也许因为心里还带着点儿“服毒”的恐惧,让这种苦涩更加强烈了。 南北向穿越察尔汗盐湖的公路看起来与普通公路无异,但它有一个特别的名字——万丈盐桥。万丈——这条公路全长32公里,约合市制万丈;盐桥——这条公路像一座桥梁般贯穿大盐湖。同时,它的路基、路面曾经全部由盐土铺成,就地取材,经济方便。但这种盐铺成的路有个天敌,那就是下雨,一场大雨,路就化得无影无踪。所以经过多次整治,这条神奇的公路如今已经被沥青路面所取代。 而“盐桥”旁边,还有另一条穿越盐湖的重要道路,那就是青藏铁路一期工程。对于即将踏上青藏列车的我们来说,能如此近距离地感受一下这条天路,真是太幸运了。 终于在格尔木登上了进藏的列车。也许是之前案头工作比较充分,也许是一路旅途疲惫,又或许是拍摄任务在身,总之真的踏上了这条神奇的天路,却无心浏览身边的风景,心情非常平静。中途采访了列车上的列车员,请她为我们介绍车上的各种先进设备以及青藏列车人性化的设计,也了解到了她们工作的辛苦。在这里向这些默默无闻的普通劳动者致敬!一路上看着沱沱河、三江源、烽火山、可可西里这些超级景点顺序从车窗外划过,听着列车上发现了远处野生动物的旅客发出的惊呼,14个小时后,列车抵达了拉萨火车站。 其实拉萨是我们此行最郁闷的一站。因为到达正赶上周末,能联系的部门一概休息,所以不光布达拉宫,就是大昭寺、色拉寺、哲蚌寺、罗布林卡这些必去的景点也一概没有进去。逛得最深入的就是八角街了。两天下午的时间都花在了这里。一天工作,一天购物。想想也好,为下次专程来旅行留些遗憾,再来的动力才更大嘛。 |
|||||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 |
![]() |
![]() |
穿越青藏线[组图] 杭州:4条游线条条煽情 美哉 贵州乡村旅游我们看什么 我国小城镇建设的旅游生态学 开发青藏高原旅游要注重生态 《科学世界》:东滩水暖鸟先 浅论旅游环境管理 冷静思考青藏高原旅游热 “人文秦淮” 助推南京秦淮河 旅游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及其 |
![]()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5 中国环境生态网 本站域名 http://www.eedu.org.cn 粤ICP备05001066号 穗监备:4401990805086号 本站申明 本站所有资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