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S:气候变化 暑期社会实践 节能减排 生态文明 环保 生态文明 生态环境 低碳经济 空气质量 健康 能源 新能源 
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低碳 >> 低碳经济 >> 正文

发改委专家康艳兵:绿色低碳发展的方向与路径

发布日期:2015/10/2 17:54:01 作者:王振红 出处:中国网

第二条路径是新型城镇化。中国当前正处于城镇化的加速阶段,即使把2亿多农民工计算在内,目前的城镇化水平也才刚超过55%,未来还要有2-3亿人从农村转到城市,过上更好的生活,与此同时农村地区的老百姓生活水平也会大幅提高,这将导致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中国在消费领域的民生能耗和碳排放将不可避免地刚性增长。 这就要求我们走一条“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以更少的资源环境和碳排放代价,来满足老百姓日益提高的合理的生活水平。在工业化和城镇化都已经完成的发达国家,工业、建筑、交通领域的能耗和碳排放基本上各占1/3,但是目前中国的建筑、交通等消费领域的能耗和碳排放总共才占1/3左右,这并非说明我们多么节能低碳,更主要是由于中国的老百姓当前的生活水平还很低。中国的每百人汽车保有量才10辆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中国许多地方该采暖的还没有享受采暖,该制冷的还没享受空调;中国的人均生活热水消费水平仅为发达国家的20%-25%,一些地方的老百姓半年都洗不上一个澡……这不是我们追求的中国梦,我们中国的老百姓也有权利享受更高的生活水平!

但是,怎么样才能做到以更少的资源环境和碳排放代价来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呢?

一是要引导低碳生活方式。我们中国人口太多,但是资源少,碳排放空间又很有限,所以不能学美国那种奢侈浪费的生活方式。其实纵观全球,有两大发展模式,一种是以美加为代表的奢侈浪费发展模式,另外一种则是以欧日为代表的低碳环保发展模式。在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全球发展新潮流的背景下,中国要积极引导老百姓践行低碳社会方式。低碳并非意味着不提高生活水平,而是要满足居民日益提高的合理生活水平。例如,老百姓生活水平要提高,但这并不意味着家家都住别墅,人人都开豪华车,夏季空调温度都在20℃以下,冬季采暖温度要在25℃以上,等等。这种能源服务需求是消耗能源的根本原因,并且主要取决于老百姓的生活方式、低碳环保意识、甚至是伦理道德和精神追求,不属于技术层面的问题,所以服务需求要合理适度,我们要探索和引导好符合国情的低碳生活方式与合理适度的服务需求。

二是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引导市场选择节能低碳的技术方式来满足既定的服务需求。例如,解决采暖问题,可以采用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小区锅炉房(燃煤、燃气等锅炉房)集中供热、利用稳定的工业余热采暖、热泵(水源/地源/污水源/空气源等热泵方式)、燃气壁挂炉等各种方式,这些技术方式都可以解决老百姓的采暖需求,但是用什么样的技术方式更加节能低碳?需要科学论证,由市场选择,但是我们的政策环境应该有利于推动市场选择更加节能低碳的技术方式。再如,交通问题,城市居民的交通出行需求可以通过公共交通满足,也可以通过开汽车实现,但是这两种出行方式的资源环境代价相差很大,所以要鼓励公共交通出行方式;即使要开汽车,也可以有很多选择,是开大汽车还是小汽车,是用传统的燃油车,还是天然气汽车、新能源汽车,甚至太阳能汽车,满足同样的出行需求资源环境代价相差很大。对于城际交通问题,是用公路运输、水运方式、高铁还是做飞机,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资源环境代价相差很大,所以需要规划建设符合绿色低碳理念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此外,还要积极引导市场采用节能型建筑、绿色建筑,鼓励废弃资源循环利用,并加强污水、垃圾等污染物处理。通过上述方面,引导市场选择合理的技术方式,以更少的资源环境和碳排放代价,来满足老百姓日益提高的合理的服务需求和生活水平。

三是要做好符合绿色低碳理念的顶层设计总体规划和落实机制。例如,城市的规划是否合理?许多城市大部分人每天上下班路上的时间要超过1个小时、甚至2个小时,不但浪费了时间,而且浪费能源,因为规划的不合理,即使开节能汽车,也导致许多浪费现象;再看我们的建筑物,国外的建筑都能使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而中国到处都在大拆大建,有多少建筑能够达到50-70年的设计寿命呢?这是巨大的浪费。这样的情况太多了,所以需要加强规划的顶层设计,同时要加强规划落实的监督和管理。

第三条路径是能源的清洁低碳化。前两条路径主要是以更少的能源消耗满足经济发展目标和老百姓日益提高的合理生活水平,反映的是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来实现低碳发展。而能源的清洁低碳化则是通过优化能源结构来实现低碳发展,即对于同样的能源需求,可以采用更清洁低碳的能源来进一步实现低碳。不同品种的能源碳排放差别很大,同样发一度电,煤的碳排放是天然气的2倍以上,而可再生能源则是零排放, 所以能源清洁低碳化就要求“控煤、提气、发展非化石能源”。但是,目前中国煤炭消费超过全球煤炭消费总量的50%,相应碳排放超过碳排放总量的3/4,而东部一些发达省市单位国土面积的煤炭消费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0-40倍;可再生能源虽然在快速发展,但是包括核电和可再生能源的非化石能源仅占一次能源总量的11.2%;天然气虽然从2000年的247亿立方米增长到当前的1800亿立方米左右,但占一次能源的比重高超过5%。中国当前这种高碳能源结构,与世界发展趋势相背离,需要加快向低碳化转型。但是,由于资源环境碳排放的外部成本尚未充分反映到能源价格中,导致不同能源品种的比价关系不合理,同时相关清洁低碳能源利用技术成熟度与产业化也需要加快解决,而当前的电力管理体制也需要改革,需要我们付出更大努力。

按照这三个路径发展,经济会增长,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会提高,而能源消耗、大气污染物排放、碳排放的代价都会大幅降低,这就是实现了低碳发展。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二氧化碳占温室气体总量的75%以上,而能源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占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90%以上,所以上述三条路径主要谈了涉及到能源的碳排放与发展之间的关系,这是低碳发展的核心路径。而要全面推动低碳发展,也需同时考虑其他措施。由于工业生产过程中也会排放一部分二氧化碳,而污水、垃圾、制冷空调等领域也会产生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六氟化硫等二氧化碳非温室气体,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也应该有效控制。此外,也要积极采取吸收和利用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措施。例如,森林碳汇,通过植树造林,不但美化了环境,而且可以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再如,碳捕集、封存、利用技术,能够把排放的二氧化碳捕集、封存乃至再用于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真正实现“碳循环”,目前国内外在火电厂、油田驱油等领域已经开展了一些试点示范项目,效果还可以,但普遍来说经济性还较差,离大规模应用还有相当的距离,但是在日益严峻的碳排放约束下可能是未来的方向。

上一页  [1] [2] 

将本文章收藏至Google书签 Live Bookmark 百度搜藏 分享到新浪微博 QQ书签 收藏到豆瓣 添加到MySpace Yahoo书签 腾讯微博
  • 下一篇文章:

  • 上一篇文章:
  •